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23457369970

    1987年,43歲的退役解放軍團級幹部任正非,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 成立了華為公司。當時,除了任正非,可能誰都沒有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裡的小公司,即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訊製造業的歷史。

    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此時,國內在程控交換機技術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識到了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他將華為的所有資金投入到研製自有技術中。此次孤注一擲沒有讓任正非失望——華為研製出了C&C08交換機,由於價格比國外同類產品低2/3,功能與之類似,C&C08交換機的市場前景十分可觀。成立之初確立的這個自主研製技術的策略,讓華為冒了極大的風險,但也最終奠定了華為適度領先的技術基礎,成為華為日後傲視同業的一大資本。

    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此時,國內在程控交換機技術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識到了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他將華為的所有資金投入到研製自有技術中。此次孤注一擲沒有讓任正非失望——華為研製出了C&C08交換機,由於價格比國外同類產品低2/3,功能與之類似,C&C08交換機的市場前景十分可觀。成立之初確立的這個自主研製技術的策略,讓華為冒了極大的風險,但也最終奠定了華為適度領先的技術基礎,成為華為日後傲視同業的一大資本。

    如果說小客戶還可以單靠價格打動,但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主流客戶,單純的價格戰就很難起作用了,這些客戶更關注的是裝置提供商的綜合實力,也就是說,從裝置的設計、生產,到運輸、安裝、除錯,以及到後期的服務,都要有完善的持續的解決方案。

    華為獨家中標QSC 的NGN專案後,在與華為一起召開的 中標釋出會上,QSC總工Frank Thelen這樣解釋他們最終選擇華為的原因:“以提供全面的商業通訊解決方案而著稱的QSC將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便捷和經濟的通訊服務。其’端到端‘的完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我們客戶化的需求。”

    在中國,做一個 ,競爭對手是全球各發達國家的世界級鉅子,他們有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積累,有歐美數百年以來發展形成的工業基礎和產業環境,有世界發達國家的商業底蘊和雄厚的人力資源和社會基礎,有世界一流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研發體系,有雄厚的資金和全球著名的品牌,有深厚的市場地位和客戶基礎,有世界級的管理體系和運營經驗,有覆蓋全球客戶的龐大的營銷和服務網路。

    2007年8月6日,華為釋出2006年年報,其2006年的實際銷售額為672億元人民幣。有研究機構預測,華為的銷售額將在2007年年度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從兩萬元資金起步,到1000億銷售額,華為用了18年時間。

  • 2 # 甲醛超標01

    任正非的創業故事 

     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頭的任正非沒有想到,好運氣即將降臨到自己和這個國家身上。任正非只佔華為1%的股份,段永基曾經擔心有一天他會不會因此而被人趕下臺,而任正非的回答是,如果這一天到來了,說明華為成熟了。  

    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頭的任正非沒有想到,好運氣即將降臨到自己和這個國家身上。  

    一  改革開放已近10年,全國的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就在那一年,中國政府的經濟建設目標變得十分明確,提出了中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總體戰略部署:第一步目標,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目標,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這是一個很振奮人心的計劃,但是似乎和任正非還沒有太大的關係。

    那一年他43歲,從部隊以團副的身份轉業,來到成為改革試驗田的深圳。在這裡,先他而來的妻子成為南油集團的高管,卻最終結束了兩人的婚姻關係。

    任正非自己還只是南油集團下屬的一個電子公司的經理,對於已過不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來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見的平淡無波。然而和所有始於那個年代的創業故事一樣,機會從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從此走上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給1987這個本來相對平淡的年份,加上了一點重量。  

    故事的開始方式很深圳。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一個做程控交換機產品的朋友讓任正非幫他賣些裝置,任正非以2.4萬元資本註冊了深圳華為公司,成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擬交換機的代理。憑藉特區一些資訊方面的優勢,從香港進口產品到內地,以賺取差價——這是最常見的商業模式,對於身處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優勢,至於是代理交換機還是代理飼料,都是一樣的。更何況任正非本人也是通訊技術的門外漢,他的爺爺是一個做火腿的,父母是普通教師,他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的專業是暖供,十幾年的軍旅生涯可能使他成為中國比較早用上電話的人,卻遠不足以令他對這個產業有深入瞭解。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天上掉下一塊東西,人們覺得只要是餡餅就已經喜出望外了,實際上天上掉下的是塊金子。

    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熊秉群先生在總結中國電信產業30年曆程的時候曾經說過,中國的電信產業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上世紀80年代,在這個階段裡各個企業以購買國外的裝置或者是建立合資企業的方式進行發展。正是有了這些合資企業,才使國內的製造企業數量有了一定的增加。

    第二個階段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最主要的就是在程控交換機方面的突破。“雖然程控交換機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當時的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透過六五計劃、七五計劃研發出了中小容量的程控交換機,但是當時這樣的一些成果,要轉化為產業,特別是成為商用化的裝置,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第三階段,就是進入21世紀的通訊產業突飛猛進發展的10年。  43歲拉起旗幟單幹的任正非,在這個時候突然表現出了他的商業天才。在賣裝置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中國電信對程控交換機的渴望,同時他也看到整個市場被跨國公司所把持。當時國內使用的幾乎所有的通訊裝置都依賴進口,也就是“七國八制”,即美國AT&T、加拿大北電、瑞典愛立信、德國西門子、比利時貝爾、法國阿爾卡特,以及日本NEC和富士通。民族企業在其中完全沒有立足之地,任正非決定要自己開始做研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手機會突然閃屏變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