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k孔設計

    一排排,一片片這些詞屬於疊詞運用


    疊字在創作中獨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形象性。詩中疊字運用得恰到好處,可使所描繪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徵更加形象。《古詩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開頭六句連用了六組疊詞:“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前兩句寫景,用“青青”、“鬱郁”描繪出春天草木濃密的生機;後四句寫人,四組疊字將思婦的體態、儀容、裝扮等寫得十分逼真,簡直呼之欲出。


    二是確切性。疊字既可以摹聲,又可以摹色,達到摹狀的修辭效果,使表達的意象更加確切。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用“隱隱”、“甸甸”摹擬車馬聲,非常確切,渲染了蘭芝被遣歸家時的悲涼氣氛,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疊字還可以摹擬各種聲音;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用“蕭蕭”摹擬落葉聲;黃巢的《題菊花》中“颯颯秋風滿院栽”,用“颯颯”摹擬風聲風聲;岳飛《滿江紅》中“憑欄處,瀟瀟雨歇”,用“瀟瀟”摹擬雨聲……疊字撮合婚姻時寫道:“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這裡“諾諾”、“爾爾”是答應聲,相當於現代漢語中“好,好”、“就這樣”之類的詞,兩組疊詞把說嘴媒婆的油滑、奉承的性格寫得活靈活現。再如《木蘭辭》用“唧唧復唧唧”的疊詞,寫木蘭的嘆息聲,也十分精當。


    三是音樂性。疊字可使詩的音律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詩的前四句分別用疊字領起,節奏明快,富於音樂美。


    四是加強性。疊詞讀上去比較順口,而且起強調作用。

  • 2 # 太幸運了呀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是關於描寫“情感抒寫·愛國憂民”類的詩句。

    詞人是抗金的民族英雄,祖國慘遭禍辱,自然感到痛心疾首。當綿綿細雨初停,萬物刷洗一新,登高憑欄,面對大好河山被外虜踐踏蹂躪,不禁怒火滿腔,憤慨不已。這種隨物觸發的盛怒,是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的流露,是發揚蹈厲英雄氣慨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心亭看雪 中湖上影子幾句話很有特點 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