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愛源

    其實:中國古代,我們祖先,非常聰明。創造,天文學。來測量,時間,天,二十四季節。春,夏,秋,冬,四大季節。公曆,農曆。

  • 2 # 紅葉蕭蕭1

    中國古代日曆起源於商末,公曆公元前N多年起源於古埃及,以太陽執行南北歸線的迴歸週期來計算一年為365天。到羅馬時期修改為365.25天,16世紀被教皇十三世重新修改為365.2425天,更接近迴歸年,每400年有97個閏年,被稱為陽曆,二十世紀被世界各國普遍採用,又叫公曆。中國的歷法採用的是陰曆紀年,是以月球繞地球執行週期計算的,月球繞地球只有29.5天,一年相差太多,於是採用大小月與閏月的方式來修正,規定每一個望月有一個節氣,就增加了一個閏月。中國於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採用公曆與陰曆合用的,這樣與太陽曆同步,就是中國今天的日曆。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就更準確的驗證了太陽的執行規律。

  • 3 # 驛路情

    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新曆年”或“公曆年”。而陰曆年則正式叫做“春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插座一直開著費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