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ryou
-
2 # wj咳咳
對照性原則(principle of control)是2003年公佈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美醜對照原則,主張將兩種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有效地突出兩者之間的矛盾,構成一種巨大的反差,從而更為深刻地揭示出兩個事物相反的本質特徵。
法國大文豪雨果在其《克倫威爾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醜對照原則”,他的《巴黎聖母院》就是運用這一原則的典範作品;而法國又一位頗具影響的詩人、文藝理論家波德萊爾則倡導了“以醜為美”理論,他的《惡之花》正是這一理論的代表力作。
對於這兩位大家的文藝思想,人們已從不同側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雨果的美醜對照原則,是遵循了對比邏輯,沒有改變事物本身的性質;而波德萊爾的以醜為美,則改變了矛盾雙方事物的性質,雨果在其《巴黎聖母院》中,將他的美醜對照原則運用到了一種極致。
崇高美和悲劇之間的對照
悲劇是美學中美的一種形態,在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雨果用悲劇這一美的形態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悲痛、哀傷、崇敬與惋惜的感情。雨果正是用悲劇這一美學形式來表現美醜之間的強烈對照,透過毀滅美的事物去揭露醜的罪惡,從而給讀者帶來強烈的審美感受。
愛斯美拉達是美的化身,她的外貌是美麗的,她的心靈是美麗的,她對愛情的嚮往是美好的,但就是這樣一位極美的人卻得到了一個悲劇性的結局。愛斯美拉達的愛情是一個悲劇,在這個愛情悲劇中,雨果的美醜對照原則體現在愛斯美拉達對愛情的忠貞和菲比斯對愛情的玩弄這兩種不同的態度上。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一書中,憑藉著崇高和悲劇兩個美的形態展示出美醜對照寫作原則帶來的魅力,給讀者帶來一場審美的美感盛宴。
對照原則
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後,惡與善並存,黑暗與光明相共。
是法國作家雨果在1827年《<克倫威爾>序言》中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