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九世之仇尤可復

      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體積巨大,不知道有幾千裡。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脊背,不知道有幾千裡。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好像懸掛在天空中的雲。這隻鵬鳥啊,在海水運動的時候將要飛到南海去。南海是個天然形成的水池。

  • 2 # 老粥科普

    這是一個很有腦洞的問題。

    宇宙中有沒有一個比地球大一萬倍的“地球”?

    也許有。

    但在這樣一顆星球上,你絕不會看到地球上的寧靜祥和,相反,它極有可能如同地獄一般。因為它是一顆褐矮星(Brown dwarfs)。

    (褐矮星 Brown dwarfs 想象圖)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是木星,這顆巨大行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由於木星是顆氣態行星,它主要是由氣體組成,所以木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318倍。我們不能把木星稱為“地球”是因為它沒有陸地,它由氣體、被強大氣壓壓成的液體和固體構成。

    那顆比我們地球“大一萬倍”的傢伙應該是固態的,否則它不可能有高等生物生存,所以那個“地球”的質量至少是木星質量的31.4倍。鑑於這個質量處在木星質量的10到90倍之間,因此它們的核心擁有高達百萬度的高溫,卻沒有足夠的質量和溫度觸發核聚變並透過核聚變產生能量,所以褐矮星不能像恆星那樣發出明亮的光芒,它們只會發出紅光或紅外光。

    它像是一顆行星,但它不是行星,而是一顆失敗的恆星,它可能有自己的行星。

    這樣的星星,在宇宙中有很多。

    (紅圈處表示美國宇航局的WISE太空望遠鏡在距離我們30光年位置發現的褐矮星,以及它們與太Sunny度的對比)

    褐矮星適合生存嗎?

    很難。

    鑑於前面分析的原因,褐矮星擁有一個極為炙熱的核心,這極高的溫度會透過其外表逐漸散發出來,因此褐矮星的表面溫度很高。一顆質量為地球一萬倍的褐矮星,它的表面溫度絕不會低於你家的烤箱。事實上至今已經發現的一顆比木星質量大20倍的褐矮星,其最低表面溫度也在150度以上,烤熟一隻鴨子完全不在話下。

    如此高的表面溫度會給星球表面大氣以強大的推動力,使其沸騰,於是它的表面風暴比木星要強許多倍。

    (褐矮星大氣分析)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這顆星球即使有堅實的陸地,它極高的溫度和稠密狂暴的大氣也會炙烤表面的一切。

    它不適合人類生存。

    一萬倍大的人是啥樣?

    我們進一步假設,這顆褐矮星某一天冷卻下來,達到了適合孕育生命的溫度,並且它表面也不再有肆虐的風暴,會有一萬倍大的人出現嗎?

    不可能。

    地球上成年人的平均重量大約在50公斤以上,就假設是50公斤吧,一萬倍大的人,他的體重至少是50萬公斤,也就是500噸重。地球上已經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的重量大約是180噸。所以我們可以想象一個500噸重的巨人,即使他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也只能終生泡在水裡,只要一出水,他就會被自己巨大的體重壓成全身粉碎性骨折。

    (潛水員與藍鯨)

    如果在一個質量為地球一萬倍的星球上,後果則要嚴重得多。

    根據球體的體積公式:V=(4/3) × πr³

    這個星球的質量是地球10000倍,它的體積差不多也是地球的10000倍,它的半徑 r 大約是地球的21倍。

    根據萬有引力公式: F = GMm/r²

    這個星球對它表面物體的引力將是地球的22.6倍。一個500噸重的巨人在這顆星球的表面則要承重1.13萬噸!

    所以,這個星球上即使有某種生命存在,它的體積也只會是比地球上的人類小N倍,並且擁有強大骨胳的生物。

  • 3 # 時空通訊
    這個10000倍首先要確定是質量還是體積,一般在天體對比中主要使用質量為標度,那我們就以質量來計算吧。

    太陽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不好比。木星是地球質量的318倍,要30多個木星才有地球質量的10000倍。

    而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質量相當於太陽的0.1%。宇宙最小的恆星約太陽質量的8%,因此木星只要再提升質量70~80倍,也就是地球質量的22260~25440倍,就可以變成一顆恆星。

    這是因為天體質量達到太陽質量的7~8%,強大的中心引力壓力就會激發核心的氫核聚變,成為一顆紅矮星。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小的恆星,其表面溫度約2500~5000度。

    這樣看來,比地球質量大10000倍的天體似乎還成不了恆星。但是且慢,雖然成不了最小的恆星紅矮星,但也不是行星裡算帳了。

    理論上認為,大於木星質量15倍以上到70倍的星球,就會變成一個褐矮星(棕矮星)。

    褐矮星是個什麼梗呢?說穿了就是一種失敗的恆星,說他是恆星吧,核心的氫核聚變沒有形成,但是氫的同位素氘會被點燃,雖然不及氫核聚變激烈和高溫,其表面溫度最高也能達到3000度,已知生命是無法存活的。

    這個原理沒有任何質疑的價值,因為這是整個天文學界的共識常識,並得到許許多多觀測證實,不是我等一個普通吃瓜群眾非專業人士憑著一點生活常識就能夠否定的。

    那麼這個宇宙有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呢?最近的觀測證據表明,有一顆編號為WISE J085510.83-071442.5的褐矮星,只有木星質量的3~10倍,這就說明了木星在宇宙中就已經是大質量行星了,比木星大還保持行星性質的天體很少。

    目前已知最大的行星是太陽系外的TrES-4,這是一顆位於武仙座編號為GSC 02620-00648的恆星屬下的一顆行星,距離我們約1435光年。這顆行星的體積約木星的5倍,但質量只有木星的0.85倍,因此是一個虛胖子。

    大質量行星幾乎都是氣態行星,雖然體積龐大,但密度很小。根據人類對生命的認知,氣態行星完全不適應生命存活。

    因此可以基本確定的說,所謂大地球10000倍的地球是不存在的。

    但如果你還要要問這麼大的星球生物會不會比地球生物大一萬倍,那我告訴你你完全搞擰了,這是一個毫無一點物理學常識的人才會幻想的問題。

    因為在宇宙中,質量越大的星球引力重力就越大,木星重力是地球的約2.33倍,也就是說如果你如果在地球上有100斤,在木星上就有233斤,你在地球上有155斤,在木星上就有349.5斤,試問,你能站得住嗎?

    這還是因為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體積巨大,距離中心質點就更遠,所以重力場相對就較小。而一般類地行星才更有可能孕育生命,如果木星是一個類地行星,那它的表面重力就會比現在大的多。這樣人類是根本沒有辦法在這種星球立足的。在這樣的星球上,生命只能長的很小很矮,才能夠適應這種巨大重力。

    因此,如果這個宇宙真的允許存在比地球大10000倍的星球,生命就會被重力壓成又小又硬的小豆豆。有的科學家認為中子星上的核生命只有微米級大小就是這個道理。

  • 4 # 宇宙探索

    一萬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體積大一萬倍,質量大一萬倍還是直徑大一萬倍?三種完全不同的結果,而且結果相差很大!

    就暫且假設是體積大一萬倍吧,意味著直徑是我們地球的大約21.5倍,即27萬千米左右,如此地球的質量獎達到木星的7.7倍!

    這樣的巖質行星是不會存在的,大質量的行星通常會以氣體巨行星存在,比如說木星!而如果質量達到15倍木星質量以上,通常會以褐矮星存在,達到70個木星質量就會形成恆星!

    即使如此大的地球能夠存在,上面也很難出現比我們大一萬倍的人類,甚至恰恰相反,上面的人類會非常矮小,“底盤”會非常大非常壯實,因為如此大地球的引力將會非常巨大,沒有足夠強大的“底盤”實力,很難在上面行走,就像你揹著一百斤的東西,你的腿必須足夠壯實!

    同時,上面的人類(包括其它生命)行動也會非常緩慢,這也是強大引力的作用!

    事實上,目前科學家所發現的類地行星與地球的大小很相似,所謂的超級地球也不過是地球質量的2-3倍而已!

  • 5 # 姿勢調查局

    無論宇宙有多大,這一點絕對不可能。

    比地球大一萬倍的行星是很有可能存在的,上面有外星文明的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沒有。

    但可以肯定的是,直接將地球放大一萬倍是不可能的。只要有體積大於地球一萬倍的行星存在,就一定跟地球不一樣;即便上面有生物,也必定跟人類完全不同。

    儘管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很侷限,但完全可以推論廣闊的宇宙中,應當會有體積比地球大一萬倍的行星。畢竟光是太陽系就存在比地球大一千多倍的行星——木星。

    不過,之所以拿出木星來舉例,就是為了提醒一下: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是完全由氣體組成的。人類肯定無法在一團氣體上面站立,所以假設木星上有生命,它的形態就一定跟人類不同。

    這一點毫無爭議,對吧?

    此外,大家都知道,木星幾乎是由氫氣組成的,這一特性導致它特別輕(質量很小),可即使很小,它的質量仍然比地球大了300多倍。這說明什麼呢?

    看過流浪地球的都知道——木星的引力要比地球大得多!

    一團比地球大1000多倍的氫氣,質量都比地球大了300多倍,如果直接將地球這種實體行星放大一萬多倍,那將是多巨大的質量?多恐怖的引力?

    以人類的軀體而言,顯然是無法在這種重力環境下維持的,不光是人類,在這種引力下,任何地球生物站上去,能直接被吸成一灘肉泥。這與尺寸無關,與結構有關。

    實際上,還不僅僅是生物無法抵抗,地球上一切物質,都無法抵抗這麼強的引力。甚至連山體的密度都會變高,換句話說,在那麼強的引力下,地球上的山會被壓平、石頭會被擠碎。

    除了實體物質的密度,氣體的密度也會變得極高,所以氣壓也會隨之而變得超高。

    可以想象一下,把一個人放在幾萬米的深海中有什麼後果。

    所以,假如有這麼巨大的行星存在,並且具有文明。那麼它上面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飛禽等一切物質的結構,統統都必須要適應它的引力環境。同樣,上面的“人類”,也絕對不可能跟地球上的人類的長相一樣。

  • 6 # 兔斯基聊科學

    比地球大一萬倍星球得有多大呢?星球越大,上面的生物就一定越大嗎?宇宙中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的星球呢?咱們來聊聊。

    地球有多大呢?地球的直大約是12756公里,質量是大約5.965×10^21噸,也就是大約6000萬億億噸。在太陽系中木星是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是大約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果按地球的質量的一萬倍計算的話,這個星球的質量大約是30個木星的質量那麼大。宇宙中存不存在30個木星質量大小的星球呢?

    圖示:地球和木星比較

    你別說科學家在宇宙中還真是找到了這樣的星球。科學家為了尋找這顆星球花了12年的時間,總計觀測了300過個夜晚和1600次測量。這顆木星質量30倍,地球質量10000倍的星球位於獵戶座,距離地球1500光年。不過令我們失望的是,這可不是什麼類似地球的星球,它們是褐矮星。

    褐矮星是什麼樣的星球呢?褐矮星被科學家戲稱為“失敗的恆星”。它們是一種介於木星和恆星之間的一種天體。科學家認為,如果木星的質量在增加大約70倍,也就是質量達到太陽的7%就會變成一顆最小的恆星。而褐矮星呢,就一類質量比木星大,但是質量又沒有達到太陽質量的7%的一類天體。它們的質量無法是自身發生核聚變反應成為一顆恆星。因此也就成了“失敗的恆星”了。

    圖示:質量比地球大一萬倍的褐矮星

    雖然褐矮星不是恆星,但是它們的表面溫度和地球相比較也非常的高。它們的溫度通常在500℃到2700℃之間。它們也有類似木星那樣的風暴。因此我們可以推斷褐矮星這樣的天體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

    星球越大上面的生物也就越大嗎?我覺得恰恰相反。科學家還沒有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發現生命。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太陽系中星球上的高山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在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它現在的高度是8844.43米。科學家認為它曾經的高度達到過15000米以上,但是後來卻被自身的重力壓垮了。

    圖示:火星最高山峰奧林匹斯火山

    而火星上高度超過萬米的高山比比皆是,最高的山峰高度超過了21000米。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九分之一。因此火星上的重力要比地球小很多,火星的山峰在低重力環境下可以堆積的很高。

    圖示:地球和火星比較

    同樣的道理,如果比地球質量大一萬倍的星球上如果存在生命的話,這些生命會被極大的重力壓扁的。相反那些比地球質量小的星球上面如果有生命的話,它們的體型會普遍要比地球上的生命大一些。

    所以,某個星球是地球的一萬倍,上面的生物不可能是地球上的一萬倍大小的。它們之間不是單純的正比例關係。

  • 7 # 大聰明BigClever

    根據目前的觀測結果來看,宇宙中不太可能存在著一個比地球大一萬倍的“地球”。

    宇宙中數量最多的的大型星體就屬“恆星”與“行星”了,我們的太陽系內部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相應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則都屬於行星。而其中的行星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比如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就屬於“巖質行星”,而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星體則屬於“氣態行星”。

    兩者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行星物質含量及結構的不同。說得直白一點,“巖質行星”的結構主要由岩石組成,而“氣態行星”的內部物質則主要是以氣體狀態存在,不過一般的“氣態行星”也都會有一個固態的核心。另外“巖質行星”與“氣態行星”最大的差距就是體積上的差異,從太陽系內部的情況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四顆“巖質行星”的體積是要明顯小於另外四個“氣態行星”的。比如太陽系內部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就相當於是最小行星(水星)的體積的23000多倍,畢竟木星的直徑大約140000公里,而水星的直徑不到5000公里。

    如果我們放眼整個宇宙,“巖質行星”與“氣態行星”的差別基本上也與太陽系內部相類似,比如人類目前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氣態行星”是“HD100546b”,其體積大約是地球的300000倍,直徑已經基本達到了太陽的70%左右,距離地球亦有著300億光年以上的距離。這顆行星的體積與地球相比是非常巨大的,但其畢竟只是“氣態行星”,與地球本質上是有著巨大的差異的。

    而在“巖質行星”領域的觀測結果來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巖質行星”是“TOI-849b”,其體積大約是地球的39倍左右,其從行星結構上與地球是有著一定的相似性的,但可惜的是這顆行星的“大氣層”最終都被奪走了,理論上也很難存在生命體。

    宇宙的非常廣袤的,僅僅可觀測宇宙的尺度就達到了930億光年,我們人類目前對於宇宙的瞭解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們也不能斷定宇宙中就一定沒有比地球大一萬倍的“巖質行星”,只能說從目前的觀測成果上來看,“巖質行星”的體積確實很難有如此之大。

    假設有一顆“宜居星球”是地球的一萬倍大,那麼上面的“外星人”就會比我們“人類”大一萬倍嗎?

    上文已經提到了,根據目前的判斷,宇宙中其實是很難出現體積極其巨大的“巖質行星”。這裡我們就假設有這樣一顆“巖質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萬倍,同時也是一顆“宜居的星球”,具備液態水、大氣層等一系列基礎條件,而且該星球上面也“孕育”出了類似於“人類”的“外星人”。

    那麼這些外星人的體積和質量會是人類的1萬倍嗎?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們就假設地球人類的平均體重的120斤,那麼增加1萬倍以後就會變成1200000斤,也就相當於大約600噸的總量。要知道地球上最重的藍鯨也就是180噸的重量,而且還是海洋生物。像人類這樣的陸地智慧生物,大部分的進化都會以“大腦”為核心,是很難具備如此高的體重的。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實際上星球的“萬有引力”是與其自身重量有著直接關係的,比如月球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8,對應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1/6左右。如果一個行星是地球的一萬倍,那麼其“萬有引力”固然也是非常驚人的,如這個星球上的“外星人”或者“外星生物”的重量還特別龐大,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這些“外星人”或者“外星生物”很難在這顆星球上自由的活動。

    所以說,外星生物的質量與體積與其所在行星的質量與體積的對應關係應該是“成反比”的,理論上質量越大的行星上的生物應該更小,反而是一些質量較小的行星上面可能存在體積更大一點的生物,畢竟引力作用小,行動起來也比較方便。

  • 8 # 熱心老趙

    有有,肯定有這種可能。有句話叫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裡可以改成不是沒有而是你想不到,只要敢想象,能想得到,那個事情就一定會有。還有一句話叫做信則有,不信則無。從這幾方面去推測你所想象的那情況,也能證明那是一定有。

    宏觀遠大的戰略目標先不去管。咱從你自己說起,你夜裡睡覺做夢變成一隻小螞蟻,在往上看看人類,定然比你大了一萬倍。這自然地球也一樣大了一萬倍。這個回答好象有些答非所問的胡亂摻和,像寫文章一樣跑題不合實際,但總不是會離題太遠,張冠李戴。

    從夢中回到現實,這廣袤無邊的宇宙,論說是很應該有外星文明,只是依地球人的科技水平還沒有能力能夠去找到。既然宇宙這麼大,據說大些的星星,就比太陽系還大,上面如果有人類的話,地球人與他一比就真像小螞蟻一般,這自然也都

    是有可能的。

    只是你提這樣的問題有些無聊,是不是吃飽沒事撐的。

  • 9 # 上進田上草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題主提問,確實大膽!

    有此想法,想亦當然!

    好好學習,努力鑽研!

    未來絕技,秒行光年!

    萬倍地球,等你發現!

    萬倍人類,到你眼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醉花陰寫了哪些景物和節令?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