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如果你的職工醫療保險辦理退休之後,那麼每一個月是會有。額度上你的醫保卡賬戶的。

    因為這個房卡的額度。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不相同,它是根據你醫療保險的參保年限和每一年的繳費基數來決定的。大約每個人上卡的費用在100塊錢到500塊錢不等。

    但是這個費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我們國家基本養老金的增長在不斷的變化。實際上也是隨著基本養老金的增長也在增長。

    基本上可以說和在職職工是差不多的,就是按著這個。醫療保險的最低繳費基數的每個月的4%左右來返還到個人醫保卡中去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2 # 使用者黃山路老芋頭

    什麼比例都沒有!

    "門診費″補貼!每月都有(合肥2018年標準)228元!一年你算算大概2600元!一年門診看完就"自貼″了!

    企退職工(下崗退休,無單位人)與企業退休職工和事業退休職工(有單位人)相比!

    無單位人:上述門診費一年2600元!

    有單位人:一年門診費3000元!(但看完3千後,可直接到單位再報銷!一般是95%報!這是門診情況!住院?有單位人可持"住院發票″到單位進行"二次報銷″!)

    無單位"企退人″與他們差別"巨大″!

  • 3 # 守住職場底線

    企退人員由於本人不再交納個人醫保費,每年只交大病統籌費(一次性從養老金扣留),往個人帳戶打錢是依據社平工資的百分比計算,省級統籌按省級社平計發,地區級統籌按地區級社平計發,社平工資越高計發的醫保費越多。有單位與無單位的企退人員還又有差別,一般有單位與無單位的差別在一倍左右,行政事業又比企退人員又高一倍左右,目前的醫保狀況千差萬別,因此,在退休人員醫保個人帳戶中每年打入的醫保金也是差異較大,統籌不同,行業不同,退休體制不同打入金額不同。零話就業人員退休個人帳戶還沒有醫保金。

  • 4 # 高樓避愁

    目前,大病統籌是按各統籌地區的醫療保險為統籌單位,也就是省級以下市、州為統籌單位,沒有實現省級統籌。由於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以規定又略有差異。

    就涼山州而言,在沒有使用《社會保障卡》以前,由州醫療保險局按月(或季》以退休金總額為基數,按3.5%打入指定銀行發給的銀行卡中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這個銀行卡包括退休金和門診藥費,一卡兩用。該銀行髮卡的同時,發給配套的《活期存摺》,退休人員取退休金大多數是持《活期存摺》取退休金,對銀行卡取錢熟悉的人或到異地取退休金用卡取。僅僅是退休金和門診藥費各設一個密碼。

    門診藥費不能取現,只能支付門診費用和在藥店購藥。住院則憑《涼山彝族自治州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就診醫療手冊》住院。但在後階段也可以以持銀行卡住院。

    最近一年來部分地方開通了《社會保障卡》取退休金,門診藥費在未開通《社會保障卡》取退休金前已經將門診藥費打入了此卡,門診看病取藥和藥店購藥也只能持此卡了。

    《社會保障卡》看門診或藥店購藥,離開本地到了異地,也可以在開通了的異地定點醫院或定點藥店就醫門診或購藥,這是使用《社會保障卡》唯一的一個方便之處。

    綜上所述,由於大病醫療還是由各市、州為統籌單位,而且各地醫保局規定也不盡相同,在大政策的框架內也略有差異,因此,比例或許也不一致。比如涼山州規定不足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按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作為計發門診藥費的基數,這就照顧了工資低的人員。是一項非常人性化的規定。

    圖片為本號自攝,所以技術轉差,請見諒!

  • 5 # 職場小編

    企業退休人員在正常辦理退休後,當地醫保中心每月會在醫保個人賬戶中劃入金額不等的醫療費,那麼醫保中心每月是按什麼比例劃入醫療費呢?

    全國各地劃入到醫保卡個人賬戶的比例並不相同,有些地方是以職工退休工資和年齡按一定的比例劃入,有些地方是按一定的金額定額劃入。

    以退休職工上年度月平均退休工資為基數,按一定比例劃入

    以武漢為例,退休年齡在70歲(含70歲)以下的,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退休費為基數,按4.8%劃入;退休年齡在70歲以上的,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退休費為基數,按5.1%劃入。

    以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一定比例劃入

    以北京為例,退休年齡在70歲(含70歲)以下的,以本市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4.3%劃入;退休年齡在70歲以上的,以本市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4.8%劃入。

    以廣州為例,退休年齡在70歲以上的,以本市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4.1%劃入。

    按照定額劃入個人賬戶

    以上海為例,對於74歲(含74歲)以下的退休人員按照1680元/年的定額劃入,75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照1890元/年的定額劃入。

    綜上所述,每個城市劃入到醫保個人賬戶中的比例並不相同,發達地區劃入的比例和金額要稍微高一點。一般來說每月都會有200元至500元不等金額劃入到醫保賬戶中。

    今年八月份,國家醫保局釋出了職工醫保改革方案,其中有一條就是退休人員劃入到醫保卡的金額形成一個統一方案,醫保個人賬戶劃入金額按照所在地區改革當時基本養老基2%計算,也就是如上海市一樣採取定額劃入模式。

  • 6 # 葉公來幫忙

    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

    職工醫療保險有兩個賬戶,一個是醫療保險統籌賬戶,另一個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統籌賬戶裡的錢歸國家,由國家統籌安排,個人賬戶裡的錢歸參保職工個人。參保職工不但生病住院時可以按照規定的比例報銷醫療費,而且醫保部門每個月都會往個人賬戶裡打錢,由個人用來支付平時到藥店去藥和到門診看病的費用。

    當職工的醫療保險繳費繳足當地規定的繳費年限,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後,不但可以每個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還可以享受終身免費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個醫療保險待遇包括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有病住院時可以按規定的比例報銷治療費用,另一個方面是醫保部門會按比例給退休人員醫保卡里打錢。

    至於說醫保部門是按照什麼比例給企業退休人員醫保卡上打錢,由於醫療保險這一塊目前仍然沒有實現全國統籌,自然也就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和方法,由各地自行制訂政策。但有_點可以肯定,只要企業職工退休前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都符合當地的規定,醫保部門一定會往醫保卡里打錢。

    比如: 廣東廣州市醫保部門是按照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資3.9%的標準,每個月給退休職工醫保卡里打錢;

    又比如:廣西南寧市醫保部門是按照退休職工本人月養老金額3.5%的標準,每個月往醫保卡里打錢;

    又比如: 江蘇省醫保部門是按照退休職工本人上年度月養老金額5.5%的標準,每個月往醫保卡里打錢;

    還比如; 上海市打給退休職工醫保卡里的錢為74週歲以下的,每人每年1400元;75週歲以上的,每人每年1575元。都是按年度一次性打入。

    由此可見,由於全國醫療保險沒有實現統籌,各地給退休職工醫保卡里打錢的標準和方法不相同,但只要職工退休前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和年限符合當地的政策規定,他們退休後醫保卡里都可以收到醫保部門打入的醫療費。

  • 7 # 中年老劉聊財經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

    城鎮職工醫保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

    其中用人單位繳費費率一般為職工月工資基數的8%左右,各地略有差別,比如上海地區單位繳納9.5%、天津和南京單位繳納9%、杭州單位繳納11.5%;個人繳納工資收入的2%。以上繳費比例可以根據經濟的發展情況做適當的調整。

    個人繳納的2%全部流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的部分一部分流入職工個人賬戶,一般單位繳納30%左右流入個人賬戶,另外一部分則用於建立統籌基金。

    流入個人賬戶的部分,職工可以在定點醫保藥店買藥,或者用於定點醫保醫院支付門診費用。

    對於在職人員而言,每個月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有多少?

    至於最終有多少流入個人賬戶中也不一定,這與當地政策有關,同時還與職工個人年齡、退休狀態還是在職狀態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在職人員而言,目前各個地區社保單位的政策分為兩種,一是按比例流入,二是按定額流入:

    第一種(按比例流入個人賬戶):舉個例子講,北京市是按照既定比例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

    如下圖所示,按照北京市2018年的標準,在職職工中:

    35週歲以下的,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是自己繳納的2%的部分+單位繳費基數的0.8%;

    35週歲=45週歲以下的,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是自己繳納的2%的部分+單位繳費基數的1%;

    45週歲及以上的,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是自己繳納的2%的部分+單位繳費基數的2%。

    因此,對於在職人員,即使繳費基數一樣,如果年齡不一樣,那麼最終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也是不一樣的,理論上年齡越大則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越多。

    比如小張和小李同為北京某單位職員,繳費基數都是5000,小張23歲,小李36歲,那麼小張每月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是5000*(2%+0.8%)=140元;小李則是5000*(2%+1%)=150元。

    第二種(按定額流入個人賬戶):比如上海市就是按照定額流入個人賬戶的:

    如下圖所示,按照上海市2018年的標準,在職職工中:

    34歲以下的,按年流入個人醫保賬戶210元;

    35歲-44歲的,按年流入醫保賬戶420元;

    45歲-退休前的,按年流入個人醫保賬戶630元。

    實際上按照上海市的水平,按定額流入比起按比例流入,全年收到的錢是較少的。

    但是無論按照定額流入個人醫保賬戶,還是按照繳費比例流入,遵循的規律都是年齡越大則收到的越多。

    對於退休人員而言,每個月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有多少?

    對於退休人員而言,退休後醫療保險就不需要個人繼續繳納了,同時按月會收到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錢,這部分錢同樣可以用於定點藥店買藥或者定點醫保醫院支付門診費用。

    同在職職工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計發方式類似,各省也存在兩種方式,比如上海市是按照固定金額流入個人醫保賬戶的,2018年上海市對於74歲以下的退休人員,按年將1680元流入個人醫保賬戶,對於75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年將1890元流入個人醫保賬戶。

    另外一種就是按照繳費比例流入個人醫保賬戶,其中又分為按照“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資”的一定比例流入,比如北京市2018年按照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資的4.3%流入退休人員的個人醫保賬戶中。

    另外就是按照“退休職工本人上年度月養老金額”的一定比例流入退休人員個人醫保賬戶中,比如江蘇省按照退休本人上年度月養老金額5.5%流入個人醫保賬戶、廣西南寧按照退休本人上年度月養老金額3.5%流入個人醫保賬戶.

    結語

    給退休人員往醫保卡上打錢,具體是多少,各地存在差距,既有按固定金額按年打入的,比如上海;也有按照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資的一定比例打入的,比如北京;還有按照本人月均養老金的一定比例打入的,比如廣西南寧等。

    少的有一兩千元,多的有三四千元,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 8 # 老七35341

    謝邀:退休人員的醫保卡,只要在職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每月就會按退休金百分之五,打入醫保卡個人帳戶,用來買藥吃,或者醫院治病刷卡消費。卡上錢再多,不可取現金。如持卡人去世,醫保卡還有剩下的錢,家屬帶上相關證明,到醫保中心辦理退款手續,醫保卡登出。

    痴長六七。

  • 9 # 趙文府83

    國有企業,前些年連工資都開不了,後來進了託管中心,醫保卡打錢,是不可能的,退休後,有的企業有,後來企業的退出,誰給你醫保卡打錢,

  • 10 # 範世界

    全國企退人員大體一致每月給醫保卡里打錢,這是社保和醫保聯動的統一規定。由於社醫保還沒沒實現全國統,各個地方略不同。基本是按本人退休金,沒有退休的按當地上年社平工資作為計算基礎。每月5%左右不等打入個人醫保卡,這個錢就是屬於個人的了,用不完還可以後人繼承的。本人可以買藥或就醫時當現金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ds238電錶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