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有書共讀

    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皇位的傳承都是“父位子傳”。不過,1000多年前的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很特殊。

    他去世前,兩個兒子趙德昭(26歲)和趙德芳(17歲),都已成年;可繼位的卻是他的三弟趙光義,即宋太宗!

    那麼,是什麼事讓趙匡胤違背皇位繼承傳統,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呢?有書君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可能性最大。

    一、由於“金匱之盟”的出現。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即趙光義繼位的第六年,他突然在朝廷中首次正式公開了“金匱之盟”。

    說哥哥趙匡胤之所以傳位給自己,是因為母親昭憲太后杜氏臨終前,要求趙匡胤這麼做的,還讓他們兄弟約誓了,大臣趙普也參與了整個過程。

    關於金匱之盟的說法是這樣的:昭憲太后杜氏臨終前,叫時任兵部侍郎、樞密副使的趙普進宮寫遺命。

    告誡宋太祖趙匡胤要吸取後周恭帝柴宗訓因年幼(被宋太祖逼迫退位時僅8歲)失國的教訓,百歲後將皇位傳給三弟趙光義。

    宋太祖哭著答應了,昭憲太后杜氏讓趙普寫了約誓書,並藏在金匱中,秘密儲存在皇宮裡。

    雖然朝臣們對“金匱之盟”的突然出現很震驚,但還是慢慢接受了它。

    太宗繼位已是定局,而“金匱之盟”的出現,有效的遏止了各種關於太宗篡位的傳言,讓趙光義繼承哥哥趙匡胤的皇位,從此有了權威依據。

    杜太后去世時,正是大宋剛剛開國第二年,趙匡胤時年35歲,倖存的兩個兒子,二兒子趙德昭11歲,四兒子趙德芳才3歲。

    如果這個時候趙匡胤有個三長兩短,皇位傳給兩個兒子中的一個,確實都會有“主少國疑”的隱憂。

    而時年23歲的三弟趙光義,從鞏固大宋江山的角度來說,繼承趙匡胤的皇位,的確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因此,出於對江山社稷的考慮,杜太后跟兒子訂立金匱之盟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二、趙匡胤心裡對皇位繼承者的綜合考量。

    截止到宋太祖死時,他只有兩個兒子。

    當時他的小兒子趙德芳根本沒有成年。二兒子趙德昭“成年”了——25歲。但是五代亂世的政治角逐中,25歲依然是被視為幼稚而缺少歷練的。

    關於這點,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後唐莊宗李存勖,少年就從軍歷練,24歲即王位,還因為“年少”而被議論呢。李存瑁之能幹,趙德昭根本沒法比。自己兒子幾斤幾兩,太祖心裡是很清楚的。

    太平盛世,25歲算得上是成年儲君了。可是對於五代那個亂世,趙德昭的年紀依然太過稚嫩。

    太祖的心裡,第一位是要保全趙家的榮華富貴,保住趙德昭的性命,而不是把他往帝位上一推,然後像李存勖,李克寧那樣叔侄相殘爭個你死我活。

    還有,太祖和太宗的兄弟關係可能是真的非常好。在太祖的眼裡,也許太宗趙光義才是那個他心目中最信任,也最能夠肩負起整個江山社稷的繼承人。

    畢竟陳橋兵變中,弟弟趙光義全力以赴將他推上了皇位,功不可沒。

    他是真心實意地想傳位給弟弟。因為他很清楚,沒有整個趙家的榮華富貴,德昭德芳的富貴也就是水中月鏡中花了。

    當然,太祖也未必完全想不到太宗會有私心,將來會把皇位傳給他自己的兒子。

    但綜合考量,他還是覺得,即便有這個隱患,還是傳弟更為穩妥,因為對整個趙家更為有利。

    三、太監“放水”定大局

    關於這種可能性,得從年輕的宋皇后說起。宋氏是趙匡胤的第三位皇后。兩人相差25歲,屬於典型的老夫少妻,但夫妻二人恩愛無比。

    趙匡胤去世時,宋皇后才25歲,也沒有孩子。

    由於太祖是猝亡,沒來得及留下任何話。而宋皇后是守在太祖身邊的。如果不出意外,皇位繼承人可以說,宋皇后說誰就是誰了。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讓她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據說,宋皇后當時想要選擇的候任皇帝,是趙匡胤的四子,時年17歲的趙德芳。

    從宋皇后的角度來看,她的選擇很好理解。首先她肯定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人,來做下一任大宋皇帝。

    而丈夫趙匡胤的三弟趙光義,比宋皇后還大13歲,有一套自己的班底,根本就不可能為她所控制。

    同樣,如果比自己還大1歲的繼子趙德昭繼位,肯定也不會照顧這個一向沒啥感情的小繼母。

    而宋皇后剛剛入主東宮時,趙德芳才9歲,宋皇后理所當然會承擔起繼母的責任。再加上宋皇后一直沒有孩子,平時就有撫育之情的趙德芳,自然就成了她最理想的皇位繼承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本來,宋皇后以為,王繼恩是丈夫趙匡胤在世時很信任的太監,交給他辦事應該比較靠譜。

    可這個王繼恩一出宮就把宋皇后出賣了,他根本就沒去找趙德芳,而是直接奔趙光義府上去了。

    不得不說,趙光義的確非常具備做皇帝的政治素養。他一直在悄悄為繼位做著準備,朝中上下都有自己的親信。

    其中,王繼恩也早已被他收買為心腹了。

    就這樣,太監王繼恩臨門一腳起了決定性作用,力促趙光義繼承了哥哥的皇位。

    總之,諸多原因交織在一起,趙匡胤最終將皇位傳給了弟弟。

    儘管後世對於宋太宗繼位一直多有詬病。但在當時,太宗繼位的確是最合情合理的一種選擇。

    因為,這首先顯示了宋太祖順應母命,踐行孝道;再則,有效避免了骨肉相殘,穩定了局勢;

    還有就是,選擇了一個有為之君,併為後世樹立起了一個深謀遠慮,胸襟坦蕩的仁君形象。

  • 2 # 老哲111

    疑竅重重是懷疑有很多的疑點。撲朔迷離是指很複雜很混亂,想找出真相不容易。

  • 3 # 使用者2620299044899

    疑竇重重意思是。疑,可疑的。竇,孔,洞。指有許多讓人懷疑的地方。出處清周亮工《書影》:《養屙漫筆》載東坡緘封與李方叔者為二章(章持、章援)所竊事……第中尚有疑竇。撲朔迷離意思是比喻事物錯綜複雜,滿足辨別。出處古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例句。這件案子撲朔迷離,讓警方無從下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的小孩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