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兜的小黃鴨
-
2 # 樂天派小農人家
不支援,我是長沙的,象我家是女孩子在本城過的挺好,這輩子只要沒重大變故,城鄉有的是房產不需要掙錢就能過好一生,讓她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國不放心,外國也不想象那麼好,她能無憂無慮健康快樂的生活就好。
不支援,我是長沙的,象我家是女孩子在本城過的挺好,這輩子只要沒重大變故,城鄉有的是房產不需要掙錢就能過好一生,讓她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國不放心,外國也不想象那麼好,她能無憂無慮健康快樂的生活就好。
要清楚,目前海內外對學者最直觀的考核,就是科研成果。換句話說你的科研成果如何會直接決定你未來的走向。
那麼在選擇時,就應該考慮,哪裡有助於你出科研成果,哪裡有助於你未來的職業發展,然後決定優先去哪裡。
這個就要根據你自己對於自己日後的人生規劃是怎麼來看了。當然,也要儘量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的,先大概試想一下讀博之後(大概3-4年之後)你是什麼樣子。
鑑於對海外博士群體的長期近距離接觸,那麼對出國讀博的優勢比較瞭解,在這裡多提幾句,供大家進行參考。
一,頂級的期刊都是在國外。如果你可以在國內找到一個大牛(中牛)做你導師的話,在頂級期刊的發表上是有一些優勢的,也許你的xxx導師就是某一雜誌的審稿人,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nature總是被外華人霸佔,而在國內能發出來一篇簡直是如同中彩票。
二,國際學術人脈的建立。在國外你會有機會參加各種國際會議。(海外的博士通常是有機會飛往各個國家去參加會議的),這對你國際學術人脈的建立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國外的這幾年獨立的生活以及國際化體驗是國內博士所體驗不到的,同時,有利的英語環境會促使你英語水平的大幅提升(長期做科研,少了英語能力,會發現很有限制)。
另外,還有一個不得不關注重要資訊,國家的人才引進政策。
近幾年對千人引進的要求都是需要有海外工作科研經歷。同時,據統計,青千總人數里,國內本土博士的比例大概是海外博士的兩倍。(對於國內本土博士來講,自己的老闆就是自己未來發展的大樹,這點海外博士是欠缺的。)
最後,即使你選擇在國內讀博士,那麼出國聯培或者是到國外做博士後也是必經之路。
決定呢,最終還是需要自己來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多方面考量。但這裡,我們可以根據我們專業的眼光,對讀博對自身未來的綜合發展進行分析,以供題主參考。
學會用蘇格拉底試的詰問反問自己,讀博能否為自己人生的下個階段換來更大的選擇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它的價值就已經得到了體現。
從對自身綜合的長遠發展上,我們來看看讀博有什麼影響。
第一,博士的長遠經濟效益。
美國國家統計局調查研究顯示,從長期的經濟效益角度看, 博士的確比碩士畢業生的長期積累平均工資水平要高,但是這個區別要依據領域而定。 對於商科,工程類這個區別不大。 而對於理科和心理學, 這個區別高達30%以上。 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專業在本科和碩士階段的積累不足以進入相關的核心領域, 而博士則大大拓展了可能的發展路徑。
除此之外,研究還指出,碩士其實是價效比最高的學歷, 付出的時間較少但是在不少領域都有大量提升。 更令人驚訝的是, 理工科壓過商科是所有高學歷人群工資水準最高的領域, 理工男可以含笑酒泉了。 這從根本體現了經濟的實體還是要靠理工科的搭建。
但既然有人願意多付工資,業主還是對博士具有一些期望值。 最重要的就是專業知識, 如果你博士積累的專業知識恰好與你工作的領域對口,這些專業知識對企業顯然是很好的工具。 這就是我們有時候說的, 某一個領域開始發展,老闆帶著他的PhD去挖礦了。
第二,博士對於個人能力提升的幫助。
首先,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是一個非常綜合和多元的素質。 某種程度上,管理和公關需要的思維能力一點不比科研少,而且需要人思維更加迅速全面。 博士可能在這些方面沒有優勢。 一個人任何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透過學習提高, 而時間放在哪裡就會提高哪裡。 博士提高的是分析性的思維能力, 包括綜合概括,邏輯推理等。其次,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科研其實是一條比較有優勢的途徑。讓一個人思維能力增進最快的方法,無非三點,一是博覽群書,二是和高手過招,三則需要個人花功夫思考-所謂自己和自己過招。 如果這三點和你的環境相關,那就非常不錯。科研則和以上三點都非常符合,因此但從外部環境而言是比較有優勢了,同樣的,這還在很大程度取決於自我管理的水平。
最終的決定還是要自己來做,但一旦決定讀博,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尤其時國外讀博,寬進嚴出,沒有真的科研產出,是難以“混”出一個文憑的。科研之路不好走,但很多事情往往如此,越難撬開的殼包裹著越精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