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841260154184
-
2 # 湖南醫聊
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會暈車、暈機、暈高,談“暈”色變,深受其苦。
不管什麼“暈”,最常見的表現為噁心欲吐或嘔吐,頭昏腦脹,眼花,耳鳴,嚴重者會臉色蒼白,出汗,口唇發紺,共濟失調,雙下肢發軟等。
這些在醫學上統稱為“眩暈”。
眩暈指的是自身或環境的旋轉、擺動感,是一種運動幻覺。
而引起眩暈的疾病大約有上百種,其中70%是屬於周圍性眩暈,而大多數週圍性眩暈卻與我們的耳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為耳朵不但能聽見聲音,還可以控制平衡。
耳朵裡深藏了一個前庭系統,它有兩個所謂的“兄弟”即視覺系統和四肢肌力協調系統,共同來維持人體的平衡。
而大部分的眩暈症狀都是“老大”也就是內耳前庭系統“生氣”了。
當汽車、火車啟動、加減速、剎車,飛機升降、晃動、顛簸時等這些刺激使前庭內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傳遞到大腦中樞這個“總司令”並感知。
這些前庭電訊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是一旦超過人體的耐受值,就會就會出現不適。
有朋友會納悶為什麼我看到高也暈啊?這是因為“老二”視覺系統和“老三”四肢肌力系統“打架”了。
當身在高處,往下看時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縮小,一切變得遙不可及,跟平時習慣的視像大相徑庭。
這時視覺資訊大減,眼睛也無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實物進行運動參照,視覺範圍擴大了很多倍,傳遞給大腦中樞的資訊和平時的資訊不一樣,一時無法做出判斷。
難以對四肢肌肉發出行動指令,因此動作無法協調,身體失去平衡,大腦出現眩暈感,雙腿難以邁步。
當然,眩暈症也是可以提前預防的。給“眩暈”朋友專業指導如下:
患暈車的人在出發前1-2小時時間先服用一次劑量的藥物,如苯海明片(乘暈寧)、東莨菪鹼,可減輕症狀或避免發病。
另外,加強前庭康復鍛鍊。
實際上人體前庭系統有非常強大的代償功能,哪怕得了很嚴重的眩暈,也可透過康復鍛鍊得到好轉。
但如果終日坐著不動,眼睛只盯著電腦、手機,人體的平衡功能就會衰退。
假如最初觸發眩暈的刺啟用動不斷重複,大腦就會開始調整適應,人體平衡障礙漸漸改善,達到適應狀態,所以暈車、暈機、暈高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
3 # 家庭醫生線上
大家對於暈車並不陌生,還有不少的人深受其害:頭暈、噁心、嘔吐,難受極了。那麼,人為什麼會暈車?怎樣預防呢?下面說道說道,以作共享。
從醫學上說,暈車、暈船和暈機統稱為暈動病。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外因,即車輛、船舶、飛機的運動、顛簸、搖擺或旋轉等任何形式的加速運動,一句話,外界環境的刺激;二就是內因,即我們的前庭神經發生的“疾病”,也就是前庭神經的敏感性。
說到前庭神經,它是人們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一個很重要的器官。就好比是眼睛的作用是視覺反應,鼻子的作用是嗅覺反應一樣,耳朵的作用就是產生聽覺,而前庭的作用就是維持人體平衡,前庭可以感受到人體頭位、體位的變化,可以隨時調整人身體的姿勢,達到身體平衡。
因為每個人基因遺傳和身體素質不同,當我們的內耳前庭器感受到運動刺激的時候,會刺激我們的中樞神經。每個人忍受這種刺激是有一定限度和時間的,也就是說敏感性不同。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是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限度不同,這個限度就是暈車與不暈車的區別了。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出現暈車的症狀。
如何預防和治療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其實運動病不是真正的疾病,與通常意義上疾病不同,如上所述,它僅僅是敏感機體對超限刺激的應急反應。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根治或治癒措施,現有的各種防治方法都是暫時緩解症狀或延緩它的發生。因此,可要注意以下問題:
1、吃酸東西。有暈車病的人,在上車之前可以帶一些酸酸的東西上車吃,例如青橘、話梅等,酸的東西可以麻痺我們的神經,可以緩解我們對交通工具所產生的顛簸刺激!
2、姜。姜能預防暈車,姜的作用在於它能吸收胃酸,以阻止噁心。還可以將薑片貼在肚臍及手腕內關穴上,外面用活血止痛膏固定,此家庭療法經廣泛試用,對暈車帶來的噁心有極佳的療效。
3、聞風油精。風油精可以透過刺激的味道刺激我們的神經系統,讓我們神經處於一個興奮的狀態!這也可以緩解我們的暈車症狀。
4、上車睡覺。在車上睡著了你就不會記得顛簸的刺激感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車上睡覺最好事先準備一個小毯子,蓋在身上,這樣可以防止感冒了。因為,如果感冒了,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暈車。
5、必要時可以服用眩暈停,惡吐建議口服嗎丁啉。
-
4 # 健康養生週刊
資料圖片
暈車為前庭系統引起
田廣永告訴記者,暈車本身是前庭系統引起的,有的人適應性比較強則不易暈車,有的人相對較差則易暈車。為何坐前面會比坐在其他位置好些,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前面視覺單一,注意力集中;二是顛簸小。並且坐大巴車比坐火車和小車更容易暈車,究其原因,田廣永認為有如下幾點:
1.速度:火車勻速平穩、不顛簸,故不容易暈車,而大巴車經常剎車、一走一停較容易造成暈車;
2.車內環境:密閉的大巴車空氣流通差;
3.注意力:有些人在開車的時候不會暈,因為此時他們專注於察看路況,加之視野也好;而坐車時卻容易發生暈車,是由前庭功能引起的。
輕微暈車對健康影響不大
田廣永認為,輕微的暈車對健康的影響不大。日常生活中,因暈車而吐得過於厲害,有膽汁水吐出,味道比較臭,並且有成黑色的物質,則可能是胃炎膜損傷。就此他建議,此時可以吃一些藥物,以避免加重傷害。
如果只是偶爾暈車,田廣永則認為這種情況不用擔心,可能跟本身的心情和當天的飲食有關。
克服暈車的方法
田廣永介紹,通常暈車暈得比較厲害者可以考慮吃暈車藥,如苯海拉明、眩暈停等效果都是差不多的,大人小孩子都可以吃。
普通的暈車不需要治療,可以透過訓練來使前庭、平衡系統慢慢適應。他建議,平常生活中,可以多坐車,經常坐車會慢慢接受適應,如同飛行員轉圈需經過長期訓練來適應,以減少暈眩感。
同時他也表示,如果害怕會發生暈車,則可以帶些話梅、陳皮、薑糖在車上吃,或者聞一些果皮,以防暈車。田廣永指出,對於在車上使用橙皮姜蔥等等進行氣味吸取,主要是注意力的轉移。
此外,他建議,坐車前不宜吃得過飽或過少,飢餓時乘車更易引發頭暈、嘔吐等現象。
-
5 # 科學興農
暈車很多人都常有的一種現象,在醫學上又稱為暈動病,目前普遍認為暈動病與人體內耳平衡器官——前庭有關。
前庭位於內耳,認為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一個重要器官。前庭器官過分敏感或發育不全,會引起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就會導致暈動病。也就是說很多人的暈車是因為前庭器官敏感過度所致,人在坐車之際由於行車的顛簸,前庭器官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這時候對於前庭敏感的朋友就會出現暈車,這是大多數人所共有的特點。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個別現象,汽車再不濟平衡性還是要比腳踏車平衡性好很多吧,可是很多人腳踏車並不暈車,而舒服平衡性更好的汽車卻暈車了。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唯一的解釋就是很多人暈車並非因為前庭平衡問題。這種被視為視覺和本體感覺錯位。身體的前庭系統的工作具有慣性,比如在急剎車之際,前庭立馬感知並反饋大腦資訊,“我正在急剎車”,而此時身體此時為大腦反饋資訊並未檢測到急剎車,那麼此時大腦整理出的資訊結論是:我並未活動為何會暈轉呢?可能身體出故障了。於是調動身體機能嘔吐等來應激保護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視覺的參與更是會加劇該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行車中看手機會加重暈車的原因。
而關於腳踏車為什麼不暈車呢?由於在腳踏車的運動中,身體的整個機能調動大腦的感知是你就在運動,身體反饋給大腦的資訊同前庭反饋給大腦的資訊一致性,出現暈車的機會也就小很多了。
那麼針對以上情況,怎麼可以減輕暈車呢?1、對於前庭敏感的朋友,唯一的辦法可能是需要鍛鍊你們前庭敏感耐受度。可以透過原地旋轉,行車中反覆顛簸,多坐車,來增強前庭耐受能力。2、行車中閉目養神,少看手機。3、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從而抑制副交感神經。降低身體前庭透過神經向大腦傳輸的訊號。比如風油精、生薑片等。4、前排通風。5、暈車藥,常暈車的人最好備下適合自己的暈車藥並隨身攜帶,上車前半個小時服用。
-
6 # 中科院中國科普博覽
人類暈車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傳統理論認為,是由於半規管閾值過低導致平衡感異常繼而引發植物性神經紊亂,該機理從原則上來說是正確無誤的。不過最新的研究認為,視覺器官與內耳平衡器官資訊收集的不同步才是造成暈車的主要誘因。
一般來說,人體發生暈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感覺器官之間資訊收集不同步——眼睛看到了移動,內耳平衡器官沒有感受到空間變化,或者視覺上沒看到位置移動,但是內耳平衡器官們一致認為你其實動了。例如乘車時坐在後排,視線受到阻擋,無法看到行進過程中的急轉彎以及坑窪不平的路況。不過,乘客的平衡感覺器官卻能夠感受到位置的變化。本質上來說,暈VR和暈車遵循同樣的原理,但是具體表現又恰恰相反。視覺呈現的畫面太過驚險刺激,而平衡器官卻完全感受不到位置的移動,機體自然會產生抗拒。
第二階段:視覺和平衡感覺器官發生矛盾後,隨之而來的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糾錯或者保護機制。關於你到底動了沒有這個問題,中樞神經沒太想明白,左右護法意見不統一,你這個幫主日子肯定好過不了。對大腦來說,首先的判斷便是人可能處在異常甚至危險的境地中,之後大腦開始指揮植物神經做出應對。你的身體會出現一系列暈車症狀:唾液分泌,排汗,頭暈,噁心等等。
第三階段:既然第二階段中出現的這些身體反應既不會改善視覺和平衡感,又不能讓身體感到舒服,那為什麼大腦還要隨便瞎指揮呢?其實,這些植物性神經紊亂引發的症狀,主要有兩大用意:其一是保護,例如劇烈創傷後的暈眩和休克;其二是警示,用異樣感提示身體進行趨利避害性的行為,例如聞到不快氣味時的噁心以及嘔吐。植物神經反覆操控身體做出讓你不適的反應,最終的結果就是胃部劇烈收縮引發的強烈嘔吐。
出品:科學大院
-
7 # 快樂的小大夫
我們的內耳裡的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們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當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這些器官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並感知。這些前庭電訊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如果前庭很敏感,產生的訊號特別多,我們的大腦就暈了。其實一般人也就是頭暈、噁心、吐,極少有嚴重者可有血壓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顫。
如果你暈車了,可以嘗試閉目仰臥。坐位時頭部緊靠在固定椅背或物體上,避免較大幅度的搖擺。其實在旅行前1~2小時先服用上一次暈車藥,可減輕症狀或避免暈車,不過可能會非常困的呼呼大睡,我就是這樣。但這個並時間長了是可以適應的,大學三年的5小時回家車程讓我不再暈車,多鍛鍊,你也可以的!
-
8 # 家庭醫生雜誌
暈車、暈船、暈機等都屬於暈動病,是指交通工具在加速中產生的顛簸、搖擺,刺激人體前庭神經造成的疾病。患者會出現噁心、出冷汗、頭暈等症狀,給旅途帶來不便。
內耳前庭是感受人體平衡的器官,當交通工具運動時,會產生前庭電訊號。如果這些刺激超出了人體承受的限度,就會出現暈動病的症狀。每個人的耐受性不同,所以只有部分人會暈車。
暈車時,應將頭部緊靠在椅背上,儘量保持平衡,有條件的話儘量平躺著閉眼休息。患者可用適量的風油精塗抹在太陽穴以及風池穴上,輕輕地按摩。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也能有效減輕症狀。
容易暈車的人,應在上車前1-2小時服用暈車藥,可減輕甚至避免暈車。提前訂好前排的座位,因為車輛前部較穩定;備好酸酸甜甜的話梅,當患者感到噁心想吐時,含上一塊話梅,可以幫助緩解情況。
不要在車上看書看手機,最好閉目養神;不要空腹坐車,也不能吃的太飽;坐車時保持愉悅放鬆的心情能預防暈車。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請給我個贊吧。【87】
-
9 # 魏醫生線上
大家好,我是神經內科Dr魏。人為什麼會暈車?這是一個神經系統的問題。暈車是一種普遍現象,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受到影響。暈車醫學上稱“暈動病(Motion sickness)”,又稱“運動病”,最早是由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描述的,他寫道:“在海上航行會出現頭暈、嘔吐的表現”。暈動病一詞在 1881 年由歐文(Irwin)首次使用,用以描述由於身體反覆振盪運動而引起的疾病,它包括在乘汽車,乘火車,乘飛機,乘電梯,娛樂場所(旋轉木馬、過山車等),盪鞦韆等情況下會產生不適的感覺。類似的症狀也會出現在太空進入和從太空返回時。暈動病通常表現為頭暈、面色蒼白、上腹不適、嘔吐、出冷汗、胸悶、四肢冰冷、心慌等。然而,運動並不是表現出這種疾病的絕對條件,對運動的感知也會導致暈動表現。例如,儘管受影響的人沒有身體活動,但在觀看大型運動場(足球、籃球比賽)或參加遊樂園中的虛擬現實遊戲時,人們可能會感到暈運的症狀。 哪些人容易得暈動病?
一、暈動病的不同型別發病機率
暈動病是一種普遍現象,幾乎每個人一生中至少經歷過一次暈動。一項國外研究表明,需要就醫的暈動病的機率,暈船4.2%,暈汽車4%,暈機1%,暈火車0.13%,新手飛行員的暈機發生率在10%~ 31%之間,隨著這些飛行員的經驗積累,總體發生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暈船是暈動最嚴重的形式之一。一項研究顯示,多達 25%的乘客在坐船的2~3天內出現程度不等的暈動病。在極端惡劣條件下,多達 60%的乘客(甚至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二、依據症狀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而言
● 尤其是在月經期間,女性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容易患暈動病。 在這方面,孕婦特別容易患暈動病,大概是由於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所致。
● 暈動在兩歲以下的兒童中很少見,可能是由於該年齡組兒童缺乏足夠的視覺輸入。
● 年幼的嬰兒通常處於 臥位,因此不太容易暈動。
● 6~12 歲的兒童最易得暈動病,高峰在 9 ~10 歲之間,易感性會在青春期後下降。
● 與兒童相比,成人暈動病發生頻率相對較低,並且在 50 歲以後較少發生。
● 儘管暈動病可能發生在所有種族的人中,但種族差異也很明顯。研究表明,華人比白人更容易得暈動病。
● 暈動病可能是家族性的,如果父母雙方都有童年的暈車、暈船等經歷,那麼他們的孩子患暈動病的機率大大增加。
● 在患有偏頭痛、耳石症和美尼爾病的個體中,暈動病更為普遍。
● 光照射會增加暈動病的易感性。睡眠不足也會增加易感性。
● 盲人與閉眼的正常人一樣容易患暈動病。另一方面,舞者、跳繩者、體操運動員和雜技演員的暈動病發生率較低。
● 仰臥位也可能降低暈動病的易感性。
暈動病兒童最常見
暈動病雜技演員較少見
重點來了,暈動病是如何發病的?從嚴格意義上講,暈動病不是病理性疾病。相反,這是對真實或虛擬運動刺激的正常神經生理反應,通常發生在前庭系統完好的個體中。而那些因疾病或手術破壞了前庭迷路功能的患者通常不會得暈動病。暈動病通常是由於個體沒有適應的低頻、垂直、橫向、角度或旋轉運動觸發的,儘管它也可以由虛擬刺激器動作觸發(例如,在大螢幕上玩複雜的影片遊戲,觀看 3D 立體電影或使用虛擬現實耳機)。
發生暈動病的機制是大腦從不同的感受器接收到有關真實身體運動或虛擬環境的訊號出現衝突所致。人體主要感受器是眼睛,前庭器官(內耳迷路、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是人體對自身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內耳,有助於控制平衡感,半規管能感受旋轉運動的刺激(臨床上耳石症眩暈就是半規管的問題),橢圓囊和球囊對重力敏感,告訴你是站起來還是躺著。假設你坐汽車兜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直行,轉彎,倒車,上坡或下坡,你的眼睛就會感受到外界訊號,內耳迷路也能感受訊號,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依舊可以感受到訊號,但是這些訊號都有可能不同,大腦不能同時接受所有這些不同的訊號,會引發神經生理反應,這就是為什麼你最後會感到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迄今為止,感覺衝突和神經失配理論是最普遍接受的暈動病理論。
前庭器官
大腦在接收所有外界訊號通常會整合在一起才有意義。但有時你的大腦也會收到衝突的訊號,例如,在飛行的飛機上,你感覺自己在移動,但你的眼睛告訴你的大腦你似乎哪兒也沒去。反之亦然,經過一段漫長的海上航行,你可以站在陸地上一動不動,但仍然感覺自己在移動。
另外暈動也可能是由過度興奮的平衡中心向嘔吐中心的“溢 出”或“輻射”引起的。暈車可能與心理有關。有些人甚至在坐車前或登船前就會出現暈車症狀,有些人用安慰劑有效。
暈動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取決於運動敏感輸入訊號的衝突程度以及個人適應異常環境的能力。如果易感個體學會接受這種相互矛盾的感覺資訊而沒有出現暈動症狀,則認為適應發生。
暈動病的症狀有哪些?● 暈動病會很快發作,多見出一身冷汗,感覺自己想嘔吐
● 頭暈
● 面色蒼白
● 唾液分泌增加
● 上腹不適
● 食慾不振
● 四肢冰冷
● 胸悶心慌
● 有些人會頭痛,感覺很累,或者呼吸淺快
如何預防和緩解的暈動病?對大多數人來說,暈動症狀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一旦你習慣了這種情況,不管是汽車的移動還是船的搖晃,它們通常都會消失。但是,如果暈動病不會自行消失,你可以做一些預防和緩解措施:
● 易感人士應在旅行前避免過量進食,應清淡飲食,保持水分充足,避免飲酒。
放鬆點。找點東西集中注意力,無論是深呼吸還是從100開始倒數。閉上眼睛也有幫助。
● 看一個穩定的物體。如果你在車裡,透過擋風玻璃往外看。
● 不要抽菸。開窗呼吸新鮮空氣(飛行除外)。
● 旅途中悶熱的氣氛可能使人容易暈車,應避免。
● 應避免在移動環境中閱讀或觀看影片螢幕。
● 建議坐在前面的座位上
● 生薑:可以往嘴裡含幾片生薑,這種方法也可以有效的緩解暈車。
● 薄荷糖:薄荷的香味可使身體平靜下來。
● 風油精、清涼油塗抹雙側太陽穴區域有一定效果。
● 針灸和穴位按壓:有報告稱刺激手腕下方的某個點有助於緩解噁心感。
● 太陽鏡可能會減少視覺輸入,可能是有益的。
風油精止暈
注意: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運動刺激的情況下,並且暈動症狀明顯,可以採用逐漸暴露的方法去脫敏,逐步增加刺激強度的方式來多次運動,持續暴露於運動刺激會導致習慣。習慣化過程帶來的變化被保留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習慣/脫敏是一種有效的長期對策。這種習慣化高度適應於特定的刺激,約 50%的人可能會成功適應。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佳,你仍被暈運病困擾,建議嘗試藥物:
● 苯海拉明(抗組胺藥):這種用於緩解過敏的藥也有助於暈動病。第一劑應該在旅行前一小時服用。每隔4~6小時服用1次。
● 東莨菪鹼(抗毒蕈鹼藥):作用較強且較短暫。臨床用於鎮痛、止咳、平喘,對暈動病有效。
● 異丙嗪(抗組胺藥):可用於鎮吐、抗暈動以及鎮靜催眠。
注意:這些都有副作用,包括嗜睡和口乾。
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暈動病通常在旅行結束後消失。但如果你仍然頭暈,頭痛,繼續嘔吐,伴有聽力下降或胸痛,以及涉及到用藥,請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Alexander KC,etal.Motion sickness: an overview.Drugs in Context,2019,8:DOI: 10.7573/dic.2019-9-41
回覆列表
魚很難養的,我養了多少條了,還專門買了那種有過濾器的浴缸,結果現在照樣一條不剩。還是養養小烏龜什麼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