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54253667806

    是手工或機器把豆漿壓出來

  • 2 # 天使之翼甜甜

    1.1豆腐邊洗淨簡單改下刀。

    2.鍋內加鹽和花椒粉煮開後把豆腐邊放入,加入食用鹼面煮六分鐘即可

    3.把煮好的豆腐撈在乾淨的洗布中濟幹水份繫緊,用重物壓實10小時左右。

    4.把豆腐塊取出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硬皮取出,在雞湯裡煮透撈出控水

  • 3 # 使用者1813320993327

    1、鍋裡放熱水,把鹼面放裡面化開。然後把幹豆腐放在裡面大火煮兩三分鐘。水開關火泡二十分鐘。

    2、二十分鐘後拿出幹豆腐,放在準備好的屜布上。包好後,用盡全力壓出水分。

    3、壓好的幹豆腐包放在一邊冷卻成型。時間可根據溫度高低自己看著辦。我由於有事是放在冰箱裡冷藏了一晚上才繼續做的。

    4、冷卻後,切成一釐米寬的片。要一釐米厚度的。不然煎的時候容易散。

    5、把切好的豆腐片放入油鍋裡面炸至兩面金黃。為了保證效果,我待炸過的豆腐塊涼一點後又炸了一遍。根據情況可以省略。

  • 4 # 康品君

    嘌呤主要存在於富含蛋白的食物中,大豆也富含蛋白,因此大豆及其製品包括豆腐、豆漿、豆皮等也被列入痛風飲食的黑名單。黃豆、豌豆的嘌呤含量確實很高,每100g分別含嘌呤166.5mg和229.1mg,比肉類嘌呤含量還高。從這個角度看,似乎痛風人群確實要少吃豆類。但事實是這樣的嗎?No。

    以黃豆為例,黃豆做成豆漿後,含水量大大增加,其中所含的嘌呤也被大大稀釋了——日常購買的豆漿中所含的嘌呤大約僅為20mg,1杯濃豆漿約有38mg,痛風人群喝一杯完全沒有問題,但也不能當水喝喲。

    大豆做成豆腐以後,每100g所含的嘌呤含量也降到55mg,屬於嘌呤含量較低的食物,完全可以吃,但要注意適當減少其他蛋白食品尤其是肉類的攝入(重點!)。痛風人群以每日每公斤體重1克蛋白質為宜,病情重時可限制在0.8克以內,且以植物蛋白為主(例如大豆蛋白)。

    2012年一項研究分析發現:動物蛋白攝入量越高,高尿酸風險越高;而植物蛋白攝入越高,高尿酸風險反而越低。總的大豆類食物食用量與高尿酸風險無關,而且吃豆製品的量與高尿酸風險負相關,即吃的豆製品越多,高尿酸風險越低——參與研究的上海3978位中老年男性吃豆製品最多的前20%人群,高尿酸風險比倒數20%的人群低1/5。

    總結:痛風人群可以食用豆腐等豆製品;但最重要的飲食預防措施是,減少動物蛋白的攝入。

  • 5 # 營養醫師曾瑤池

    痛風病人可以適量吃豆腐

    透過對痛風病治療方法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豆腐不會引起痛風病發作的結論。治療痛風病患者的傳統方法之一就是減少病人攝入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但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髮展,這種治療方法的科學性和治療效果的有效性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現代營養學研究結果證明嚴格控制痛風病人飲食中的嘌呤含量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其它營養學治療手段如控制體重、限制酒精攝入量、控制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等方法對痛風病人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飲食中含有適量的嘌呤,比嚴格控制嘌呤含量的飲食,可能對痛風病人更有幫助,尤其是那些吃降尿酸鹽藥物也無法控制血漿中尿酸鹽含量的病人,更應該透過飲食攝取一定量的嘌呤。這是因為儘管高蛋白含量的食品含有大量的嘌呤,會增加體內嘌呤的產生,但這類飲食通常也會增加尿酸的排洩,甚至可能降低血漿中尿酸的水平。

    由此可見,國外有關豆腐與痛風病的關係的報道中,根本沒有提到過攝入適量的豆腐會增加痛風病人血漿中的尿酸鹽含量的報道,相反,透過臨床實驗證明了豆腐並不會引起痛風病人血漿中尿酸鹽含量的顯著增加,可以作為痛風病人的健康飲食。而國內倒是有相關的文獻報道,但論文中的結論並沒有透過實驗證明,只是想當然的認為豆腐嘌呤含量高,所以會導致痛風病人血漿中尿酸鹽含量的增加,這種結論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也是錯誤的觀點。

    痛風病人吃豆腐的優點

    根據現代營養學觀點進行分析,豆腐不會引起痛風病的發作,完全符合痛風病人的健康飲食的要求,同時還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豆腐蛋白含量高,有利於促進痛風病人體內尿酸鹽的排洩。

    2、豆腐脂肪含量低,能量低,有利於控制痛風病人的體重及血漿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進而降低病人血漿中尿酸鹽含量升高的風險性。

    3、豆腐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滿足現代營養學對痛風病人營養提出的要求,即痛風病人飲食中允許含有適量的嘌呤。

    4、豆腐中含有豐富的異黃酮、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低聚糖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成分具有各種保健功能,如預防和抑制肝功能疾病;預防和抑制糖尿病的發生;預防和抑制動脈硬化;預防和抑制傷風與流行性感冒等。有利於痛風病人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增強自我恢復的能力。

  • 6 # 馬博士健康團

    痛風患者因為疾病的原因不得不忌口,醫生總是叮囑要慎食高嘌呤食物。豆腐也被列為高嘌呤食物之一,那麼痛風患者真的不能吃豆腐嗎?

    1、 痛風是什麼病?

    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的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導致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洩不良,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覆發作的炎性疾病。根據其發病機制,痛風患者的飲食需注意避免高嘌呤食物。

    2、嘌呤是什麼東西?

    嘌呤是有機化合物,無色結晶,在人體內嘌呤氧化代謝成為尿酸。高嘌呤食物具體定義為每100克中含嘌呤100~1000mg的食物,例如動物的肝、腎、胰、心、腦、肉餡、肉汁、肉湯、鯖魚、鳳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鵝、斑雞、石雞、大豆製品、酵母、香菇、紫菜等。你可能會發現,這些高嘌呤食物都是味道鮮美的,因為“鮮”真的與嘌呤有關!簡而言之,得了痛風病就好像與美食無緣了。

    3、痛風能吃豆腐嗎?

    痛風病人談“高嘌呤食物”色變,什麼都不敢吃。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尤其像豆腐這種既廉價營養又豐富的食物,還是可以適當吃的。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和其他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雖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在做豆腐的過程中,經過浸泡、擠水等製作工藝,嘌呤含量已大大降低,因此即便是高尿酸血癥(痛風病前期)的患者,也是可以適量吃豆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的。

    張帆 營養學博士

  • 7 # 茄子營養師

    痛風患者要控制血尿酸的濃度,儘管人體自身產生的內源性尿酸佔三分之二,外源性佔三分之一,血尿酸高,並不完全是吃導致的,食物就佔三分之一。

    痛風是高尿酸血癥持續存在的結果。當體液中的尿酸鈉持續處於飽和狀態時,在某些條件的激發下,如勞累、酗酒、飲食不節、大魚大肉水產海鮮動物內臟高嘌呤攝入導致血尿酸增加、區域性受涼、激動、緊張、高應激狀態、疲勞、運動過度等等,就會導致體液中溶解的尿酸鈉進入過飽和狀態,形成尿酸納結晶,沉積在關節、腎臟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中,之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生化過程,引發炎症反應,從而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結節和痛風性腎病等疾病。所以說吃一頓高嘌呤的食物,無異於注射高濃度的尿酸,所以飲食的嘌呤也要注意攝入。

    但是痛風膳食配餐的三低兩多:“低熱量、低脂肪、低嘌呤、多飲水、多堅持”,裡面對於嘌呤的限制是放在第三位的。

    合理的熱量和平衡的營養才是“王道”,痛風膳食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配餐的第一原則就是:限制總熱量。是正常人推薦熱量的八折攝入,比推薦量低300到600大卡左右。透過每天的運動,把體重減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因為如果僅僅限制嘌呤攝入,而忽視總熱量,饅頭米飯水果吃多了(都是低嘌呤)也會碳水化合物超標轉化脂肪,越來越胖,反而對痛風控制不利。如果總熱量和三大產能營養素均衡攝入不超標,減少300到500大卡的熱量攝入,畢竟吃進去的嘌呤是外源性,只佔20%到30%,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你又不會吃很多,偶爾吃一些可口的瘦肉雞肉,豆腐等,也無傷大雅。

    傳統的低嘌呤飲食將動物內臟、海鮮、肉類、酒、豆製品等高嘌呤食物均列為痛風患者的禁忌。近年很多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進一步評估了飲食對痛風的影響,明確了動物內臟、紅肉、高嘌呤的海鮮、酒等是痛風的危險因素,儘量避免。而適量禽類、富含嘌呤的蔬菜和適量豆製品(不要大量喝豆漿)對痛風的影響不大。

    限制嘌呤攝入主要是限制動物嘌呤的攝入量,而富含嘌呤的蔬菜由於並不明顯增加血尿酸水平,且在健康人體中攝入蔬菜與血尿酸水平及腎結石發病風險的降低有關。2012年ACR痛風指南鼓勵痛風患者攝入新鮮蔬菜。

    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腦、豆腐等)是亞洲的傳統食物,以往認為屬高嘌呤食物,建議痛風患者避免食用。目前研究則發現攝入豆類和豆製品是痛風的保護因素,其可能的機制與豆類促尿酸排洩作用有關。此外,豆類及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彌補限制紅肉攝入帶來的蛋白質攝入減少,還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因此痛風患者可增加攝入豆類和豆製品。豆腐,豆乾,豆皮等豆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去除了豆漿裡大部分嘌呤,嘌呤是水溶性的,在製作豆製品,豆腐,豆乾,豆皮過程中,水分要去除很多,也就去除了很多嘌呤。每天攝入100克豆腐是安全的。但不要大量喝豆漿。每天喝一杯豆漿,在總熱量不超標的前提下是可以的。

    關於痛風病人不能吃豆製品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已久。在電視的尋醫問藥欄目中,經常可以看到某專家斬釘截鐵地斷絕了某患者想嘗試豆製品的念頭,在某綜藝節目的知識問答中,豆製品也列入痛風患者飲食的“黑名單”。透過媒體的傳播,看來,這種說法已經家喻戶曉了吧?

    其實在“食物嘌呤含量表”裡面,豆製品只是處於需要限量的警示級別罷了。其實,有關學者研究測定食物的嘌呤含量,發現大部分豆類的嘌呤含量並不算太高。而另一個常見的現象也可以幫助豆製品“洗脫罪名”:素食的和尚為了保證蛋白質的供應,首選的食品就是豆類,在素食文化中豆製品的食物幾乎是要頓頓不離的,而事實上,和尚患痛風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見,將豆類和豆製品視為“洪水猛獸”並不合理。

    但是,在選擇豆製品時,痛風患者可以放心選用豆腐,每天一個小手掌大小的豆腐,100克是可以吃的,前提是總熱量不超標。但不能大量飲用豆漿,一天喝五六杯豆漿當水喝是不可以的。原因在於嘌呤是水溶性強的物質,在製作豆腐時,豆中的嘌呤已“隨波逐流”排走了,成品的豆腐中嘌呤含量已經變少了;而磨製豆漿的過程中,嘌呤則駐留在了豆漿中。同樣是豆製品,豆漿的嘌呤含量可遠勝豆腐好幾倍。

    這是痛風配餐供參考,這套450大卡,有50克豆皮。

  • 8 # 黎醫生談健康

    豆腐的原材料是黃豆,黃豆的嘌呤含量較高,約等於肉類,屬於高嘌呤食物,對於痛風人群來說,應儘量少吃黃豆(特別是幹黃豆)。由於豆腐是由黃豆製作而成,導致許多痛風患者不敢吃豆腐,認為豆腐也屬於高嘌呤食物,食用後會增加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但實際上,這種認識並不正確,豆腐屬於低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完全可以進食。豆腐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是食物,營養價值豐富,深受大眾的喜愛。豆腐是由黃豆多次溶水稀釋後製作而成,嘌呤含量已經被稀釋了數十倍,同時,由於嘌呤易溶於水,豆腐中的嘌呤又被進一步的稀釋,早已成為了低嘌呤食物,是適合痛風患者進食的食物。同理,豆漿也是如此,嘌呤含量較黃豆明顯降低,痛風患者也可適當飲用。當然,由於我們個人體質存在差異,痛風患者的飲食還需個體化,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並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規律服藥,方能穩定控制病情。 日常生活中需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不吃動物內臟、帶殼海鮮和肉湯,少吃動物性肉食、魚肉、幹香菇、幹豆類;要多吃新鮮蔬菜、多飲水,以白水為宜,應避免飲用果汁、可樂等果糖豐富的飲料;要戒菸限酒,急性期不能飲酒,緩解期可適當飲紅酒;要適當運動、注意保暖和控制體重;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在積極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降尿酸藥物,以最大限度的促進尿酸鹽結晶溶解和排出。建議大家將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以內,如有痛風石形成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頻繁發作者,應控制在300umol/L以內,但不宜低於180umol/L。需要注意的是,痛風急性期不建議開始降尿酸,應先積極消炎止痛,待病情緩解後,再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 9 # 醫學莘

    痛風患者應嚴格限制飲食,以減少痛風急性發作。我們鼓勵痛風患者低嘌呤飲食,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但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成百上千,哪些食物是高嘌呤食物,哪些食物是低嘌呤食物?若無相關科普,普通痛風患者很難記清這些食物的分類,那麼痛風患者能吃豆腐嗎?

    從黃豆到豆腐,嘌呤含量變化較大

    我們都知道豆腐由黃豆加工而來,每100g黃豆的嘌呤含量大約為116.5mg,屬於中嘌呤食物(當每100g食物嘌呤含量為25-150mg時,為中嘌呤食物;高於150mg為高嘌呤食物,低於25mg為低嘌呤食物),經過加工,製成豆腐以後,每100g豆腐的嘌呤含量大約為55.5mg。所以,從黃豆到豆腐,嘌呤含量幾乎減少了一半。但無論是黃豆,還是豆腐,都屬於中嘌呤食物,非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可以吃,但是要限量,痛風急性發作時最好少吃。

    其次,由黃豆衍生而來的一些食物,如豆漿、豆芽,這兩者的嘌呤含量差距較大,痛風患者食用時需注意。豆漿每100g的嘌呤含量大約為27.7mg,臨近低嘌呤食物邊緣,痛風患者是可以喝的;豆芽每100g的嘌呤含量為500mg,屬於高嘌呤食物,長期食用會升高尿酸,甚至誘發痛風,痛風患者應儘量少吃,甚至禁止食用。

    哪些食物痛風患者可以放心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低嘌呤食物是痛風患者可以放心吃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麵食、粉條、奶製品、蛋類、海參、桂魚、大部分蔬菜(除開豆芽、香菇、紫菜、蘆筍、豆苗菜等)、大部分水果、乾果等。這些食物幾乎都屬於低嘌呤食物,少數屬於中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高嘌呤食物是痛風患者應密切關注的食譜,急性發作時應禁食高嘌呤食物,緩解期也應儘量少吃,主要包括:大多數肉類,絕大多數水產類,蔬菜中的豆芽、香菇、紫菜、蘆筍、豆苗菜,高濃縮肉湯等。長期進食這些食物會升高尿酸,增加痛風發病。

    生活中痛風患者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所有的痛風患者都應多飲水,最好每日2000ml以上,以促進尿酸排洩;我們提倡痛風患者適當運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消耗大量ATP,增加尿酸來源,升高尿酸;限酒,無論是啤酒,還是白酒,都應少喝,不喝最好,因為酒精不僅會升高尿酸、還會抑制尿酸排洩,不利於病情的控制。控制好血脂、血糖,減輕體重,血脂太高了,它的代謝產物酮體會抑制尿酸的排洩;血糖太高了,發生胰島素抵抗或高胰島素血癥時,會促進人體對尿酸的吸收。

    綜上,豆腐屬於中嘌呤食物,非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可以適量食用,可以喝點豆漿,但應少吃或不吃豆芽等食物,大米、麵食、粉條、奶製品、蛋類、海參、桂魚、蔬菜、水果、乾果是痛風患者可以放心食用的食物,肉類,水產類,豆芽、香菇、紫菜、蘆筍、豆苗菜、高濃縮肉湯等是痛風患者應避開的食物。其次,痛風患者還應多飲水,避免劇烈運動,限酒,控制好血糖、血脂,避免尿酸的升高,誘發痛風。

    感謝閱讀!

  • 10 # 銀杏葉的守望

    豆腐屬於低嘌呤食物,營養價值豐富,是適合痛風患者食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豆腐的原材料黃豆,特別是幹黃豆,其嘌呤含量較高,約等於肉類,屬於高嘌呤食物,是痛風患者不宜食用的。豆腐雖然是由黃豆製作而成,但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過數次的過水稀釋和過濾,由於嘌呤易溶於水,當黃豆最終形成豆腐時,嘌呤早已降低了,屬於低嘌呤食物。所以,單就嘌呤含量而言,痛風患者是完全可以吃豆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個人體質不同,一些人吃了豆腐也會引起痛風發作,那麼,這類人群就不適宜吃豆腐了。嚴格意義上來說,痛風並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的東西,但良好的飲食習慣卻是痛風患者病情控制必不可少的一環。所以,痛風患者應嚴格限制高嘌呤、高果糖和含酒精食物的攝入,做到不吃動物內臟、帶殼海鮮和肉湯,少吃動物性肉食、魚肉乾豆類、幹香菇;不飲果汁、可樂等果糖豐富的飲料;急性期需嚴格戒酒,緩解期最好不飲酒,如飲酒必須嚴格控制量,且以飲紅酒為宜。痛風患者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多飲水、積極戒菸(吸菸者發生痛風的機率更大)、適當規律運動、注意日常保暖、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急性期應積極使用止痛藥物,以迅速緩解症狀,緩解期注意使用降尿酸藥物,以最大程度促進尿酸鹽結晶溶解後排出。

  • 11 # 康愛多用藥指南

    痛風是屬於 “富貴病”的一種,因為一般只要常常攝入海鮮、酒、肉湯、動物內臟等等,便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倘若想要防治痛風,最好少吃高嘌呤的這些食物。但是,也有人說,患上痛風后也不能吃豆腐,這是真的嗎?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一、痛風后不能吃豆腐,這是真的嗎?別急,真相這裡有!

    事實上,患有痛風后,是可以適當的吃豆腐的。不過,倘若是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那麼就要避免吃豆腐了!

    主要是因為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大豆則是高嘌呤食物,但是大豆在製作豆腐的過程中,經過了多項工作後,所含有的嘌呤量其實已減少了許多,並且大豆內所含有的草酸量,也同樣減少的許多。

    另外,有科學研究顯示,其實豆類、豆製品對痛風還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身體的健康。

    雖然說痛風患者可以吃豆類和豆製品,但是也不能過量的吃,攝入食物的時候,最好要搞清楚一天總嘌呤的攝入量。

    二、那麼,痛風患者平時的飲食應該怎麼吃呢?

    想要緩解和控制痛風,最好要增加人體尿酸的代謝能力,這樣更有助於控制尿酸、預防痛風,在飲食上,主要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1、降低紅肉的攝取量

    紅肉類包括有豬、牛、羊等肉類,而且根據臨床醫生髮現,其實大部分的痛風病人,都非常喜歡吃紅肉,而且都顯著有肥胖的情況。倘若患者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有所緩解後,可以少吃紅肉,一天別超過50 克。

    2、降低海鮮類的攝取量

    因為經常多吃海鮮類食物,則會誘發痛風,即便海鮮的熱量不高,長期大量的吃也不會使人出現顯著肥胖的情況,不過卻會讓體內的尿酸水平上升,所以要減少吃海鮮。

    3、降低膳食熱量和脂肪的攝取量

    主要是由於脂肪會阻擾腎臟對於尿酸的代謝,另外如果大量攝入高脂肪食物,則會使人出現肥胖以及代謝紊亂的問題,所以降低膳食熱量和脂肪的攝取量,不僅有助於減肥,還能促進尿酸的排洩。

    4、調整主食

    精細米麵要避免與油脂過多的食物搭配,在主食方面建議可以適當吃些雜糧薯類食物,可以起到減肥和減少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除此之外,建議多吃果蔬,尤其是較為低糖的果蔬,低脂奶類食物也可以適當的食用,還要儘量的多喝水,但是要避免喝酒和甜味飲料。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面板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 12 # 只有營養師知道

    痛風患者是可以少量吃點豆腐的,包括其他豆製品,如豆漿、豆腐乾都是可以的。豆腐是大豆做成的製品,很多痛風患者會覺得害怕吃這些豆製品,因為大豆類中嘌呤含量較高,而嘌呤就是尿酸的主要合成物質,尿酸過多會導致關節處聚集尿酸結晶,讓關節腫脹疼痛誘發痛風,因此,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應當注意控制,痛風患者應當選擇嘌呤含量較少的食物,那豆腐出自嘌呤高的大豆類?真的能吃?

    豆腐的確是痛風/高尿酸患者可以選擇的食物,大豆雖然嘌呤含量較高,但豆腐在製作過程中會浸泡、稀釋,最終做出的豆腐嘌呤的含量已經大幅降低了,再加上我們烹飪的時候蒸煮加熱,這還會進一步讓嘌呤下降,所以最終在豆腐中含有的嘌呤其實並不高,與此相對的豆腐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礦物質豐富,特別是鈣質最佳,蛋白質含量也不低,很適合適當食用補充營養。很多痛風患者喜愛豆漿但不敢喝,其實豆漿也是吸收後的大豆製品,嘌呤含量不算太高,是可以適當飲用的。如豆腐每餐吃個100g,豆漿喝個200ml完全是沒問題的。

    痛風患者誘發痛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體內的尿酸較高,尿酸是誘發痛風的主要因素,而嘌呤是尿酸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但嘌呤並不只是從食物中攝入的嘌呤,另外還有自身分泌的內源性嘌呤來源,但內源性的嘌呤確是總嘌呤的主要來源,大概佔有七成含量,而我們自身卻無法主動控制,而從食物中攝入的外源性嘌呤只有三成含量,其實即使少量吃一點高嘌呤食物,也不會突然性就對總嘌呤有較大影響而誘發痛風。為了配合內源性嘌呤控制最好藥物和食物一同調理,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

    植物性食物其實對於尿酸的代謝十分有好處,而且豆製品中的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等成分反而有助於調理尿酸和痛風,適當食用反而是能夠預防痛風的經常發作,所以我並不贊同痛風患者不能吃豆腐的說法,反而適量吃點豆腐是對病情十分有利的。

  • 13 #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如果單純的從豆腐的嘌呤含量來看,其嘌呤含量每100克含有60多毫克的嘌呤,是屬於中嘌呤含量的食材,一般建議痛風患者要少吃,尤其是發作的時候不要吃。但是這種認識真的是對的嘛?研究報道介紹

    為了研究食用豆腐到底會不會增加得痛風的風險,和會不會導致痛風反覆發作。專家開展的研究涉及了新加坡5萬多名華人。 受訪者在1993年至1998年被招募時年齡在45歲至74歲之間。研究人員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並跟進了1999年至2004年和2006年至2010年的醫療狀況問題。他們隨訪的51114人中,僅僅有2197人患上了痛風,發病率為4.2%。而且在研究中還發現,那些食用豆製品最多的人患痛風的風險比那些吃得最少的人要低!

    是不是很神奇?

    而且現在有研究表明攝入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豆類、菠菜、蘑菇和花椰菜。不增加出現痛風的可能性。

    回到現實中來,研究是研究,臨床上我們應該怎麼辦?

    以上的這些研究,並沒有從根源上發現到底為什麼食用豆製品不會導致尿酸的增高,是從一些大資料和常年的隨訪當中得出的結論,具有普遍性。但是臨床上也確實遇到過一些患者,只要進食比較量大的豆腐就會出現痛風發作的情況,相信這是與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導致的。

    所以豆腐到底該吃還是不該吃?

    個人認為完全可以吃!畢竟有這麼多國家的臨床研究證實了攝入植物性的高嘌呤食材不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

    只是我們要注意攝入的量和頻次,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物質資源要豐富的多,即使再喜歡吃豆腐,也沒有必要每天都要攝入大量的豆腐,有那麼多的可以補充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為什麼單單要跟豆腐較勁呢,對吧!?

    而且烹飪的方法也很重要,比如想吃豆腐,非要做成海鮮豆腐湯,或者搭配著海鮮醬、香菇醬吃豆腐,那就很有可能導致痛風的發作,畢竟像海鮮、很多醬料的嘌呤含量出奇的高。

    雖然到現在也有很多醫生會告訴患者不要吃豆類以及花椰菜、香菇這些植物性的高嘌呤食材。但是醫學的研究是一直在進步的,很多理念也在時刻的更新著,導致痛風發作的因素是特別多的,很多人痛風的發作是由於身體內源性的原因導致的,控制飲食也僅僅是控制痛風發作的一部分,個人覺得只要堅持正確的生活狀態,大量的飲水,適當的進行有氧運動,適度的、少量的攝入一些中嘌呤含量的食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以上就是對您問題的解答,個人覺得豆腐這種食材痛風的患者完全可以吃,只不過要控制攝入的量和頻次,注意烹飪的方法,是可以避免痛風發作的。

  • 14 # 李藥師談健康

    高尿痠痛風不能吃豆腐?這種說法並不完全科學。

    我們來看看高尿痠痛風不能吃豆腐這種說法的來源——通常我們認為,豆類屬於嘌呤含量較高的食品,幹黃豆中,每100g嘌呤含量在116mg左右,綠豆中的嘌呤含量在75mg以上,而我們常吃的綠豆芽、黃豆芽等其嘌呤含量也在150mg左右的水平,從這些數值上來看,豆類食品,確實是屬於中高嘌呤的飲食了。而高嘌呤飲食,外源性的攝入較多的嘌呤,會導致血液中的外源性尿酸產生過多,導致血尿酸水平的進一步升高,進而誘發痛風發作,是值得注意的事情,在生活中,確實也有很多朋友,一喝豆漿,或者一吃豆芽,就會誘發痛風的發作,對於這樣的情況,對於進食豆類或豆製品,當然是值得注意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豆腐,豆腐是黃豆加工後而成的豆製品,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之一,由於豆類中含有的嘌呤,是有一定水溶性的,因此在豆腐製作的過程中,多數的嘌呤已經溶解於水了,實際上真正我們吃到的豆腐,其嘌呤含量並不高,含水分較多的南豆腐,每100g中所含的嘌呤含量一般不超過20mg,而即使是北豆腐,其嘌呤含量也不會超過50mg的水平,因此,從嘌呤含量來看,豆腐的嘌呤含量並不高,屬於低嘌呤的食物,是可以高尿酸患者完全可以食用的一種食材。

    而對於高尿痠痛風患者是否能吃豆製品的問題,是否能吃嘌呤含量稍高的蔬菜,目前學術界還有一定的爭議性,多數的文獻報道認為,植物性的嘌呤相對於動物性嘌呤,其升高尿酸的作用並不強,究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與含有植物性嘌呤的食材中,除了含有嘌呤以外,同時還含有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這些營養元素有的有助於改善身體代謝機能,有的有助於改善腸道菌群的健康度,這些方面的營養補充,都有潛在的增加尿酸排洩的作用。

    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豆製品敏感的痛風患者,本來有高尿酸的問題,痛風還沒發作,一喝豆漿,一吃豆芽,接著就會發作痛風,對於這種“敏感性”的朋友,當然應該儘量的減少豆製品的攝入,以避免誘發痛風的情況。但對於不存在食用豆製品會引起痛風的朋友,對於豆腐這種食品,當然還是可以吃的。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不管是什麼食材,都要注意適量攝取,如果本身就要高尿酸的問題,還是堅持天天大量的吃豆腐,也並不是什麼可取的做法,有了高尿酸的問題,除了要注意減少嘌呤的攝入以外,注意營養搭配,注意身體營養均衡,提高身體免疫力水平,增加身體代謝能力,才是最佳的飲食做法,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控制好尿酸,減少高尿酸帶來的痛風、腎臟損害,心血管影響等方面健康危害。

  • 15 # 痛風醫生劉良運

    很少有人不愛吃豆腐吧?但是痛風患者面對豆腐時,就開始糾結到底能吃還是不能吃了。不少人認為認為豆腐及豆製品都是屬於高嘌呤食物,食用豆腐後可能就會導致尿酸增高或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為什麼會認為豆腐等豆製品是高嘌呤食物呢?這是因為豆腐等都是高蛋白食物,而高蛋白食物往往都伴隨著高嘌呤。所以作為高蛋白的豆類和豆腐順理成章被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給“拉黑”。

    對於痛風及高尿酸血癥患者而言,飲食上重視嘌呤食物的攝入是非藥物治療重要的方式之一。如果豆腐屬於高嘌呤食物,自然就需要避開。但是豆腐真的嘌呤很高,可以導致痛風急性發作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清楚。

    痛風患者確實要少吃高嘌呤食物

    嘌呤,是有機化合物,一般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嘌呤對於人體而言並非一無是處,它在供給人體能量、調節人體代謝、組成人體輔酶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尿酸是嘌呤在人體代謝的終產物,人體的尿酸80%來源於細胞代謝分解的核酸及其他嘌呤類化合物這些內源性嘌呤代謝;20%來自於每日攝入的食物中的嘌呤這些外源性代謝。高嘌呤食物增加尿酸的生成,對血尿酸的控制有不利影響。

    什麼是高嘌呤食物呢,是指每100g食物中所含嘌呤大於150mg的食物,常見高嘌呤食物包括:

    肉類:肉脯、濃肉汁、肉餡、小牛頸肉、鵝肉;內臟:各種動物下水,肝、腰、心、腸、肺、胰、腦等;水產類:魚皮、魚卵、魚乾、沙丁魚、鳳尾魚、蛤蜊、扇貝、生蠔、帶子、海螺、花甲等甲殼類海鮮等。

    通常來說,這些食物的嘌呤含量都超過了200mg/100g,尤其是內臟類食物,豬腰、豬肝等嘌呤含量更是超過300mg/100g。

    為什麼通常都建議痛風患者要少吃高嘌呤食物呢?因為人體血尿酸水平是相對平衡的狀態,會在420μmol/L上下波動,但是當尿酸生成過多或者腎排洩異常就會發生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血尿酸水平波動太大,就會出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飲食可以影響尿酸生成及腎尿酸排洩進而引起血尿酸水平的變化。大量進食高嘌呤飲食就會增加尿酸生成,升高血尿酸濃度,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大豆等豆類確實屬於高嘌呤食物

    除了肉類、水產類食物外,是不是還有一些食物嘌呤含量較高呢?有,這些植物性食物的嘌呤含量確實也屬於高嘌呤食物:

    香菇:嘌呤含量為214.5mg/100g;紫菜:嘌呤含量為274mg/100g;麥芽:嘌呤含量為513mg/100g;豆粉,嘌呤含量167.5mg/100g;黑豆(幹),嘌呤含量170.4mg/100g;黃豆(幹),嘌呤含量218.2mg/100g;

    我們還是關注一下豆腐的前身大豆吧,對於其他的高嘌呤植物性食物,在我講解關於大豆及豆腐等豆類和豆製品的同時,也許也能迎刃而解。

    醫生也常常要痛風患者少吃中嘌呤食物,避免高嘌呤食物,從這點上看,是否大豆也應該避免吃呢?實際上,我們必須要明確幾點:

    首先幹大豆的水分含量僅為10%多,其他動物性食物的水分含量在70~80%左右,水分含量不同的食物比較嘌呤含量可能略顯不公平;其次,一般人也很少吃幹大豆,即使炒豆子也沒人能一直吃,通常也是製成豆製品食用,比如做成豆腐、豆漿、豆渣、腐竹等;最後,如果是煮熟的大豆,因為充分含有水分,那麼嘌呤含量也會大大降低,一般在45mg/100g左右,秒變中嘌呤食物。

    雖然現在醫學界不少人認為痛風患者不宜攝入大豆食物,但是有研究表明,大豆的攝入並不會增加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風險。天津以及廣州都有過相關調查,天津的調查報告顯示:大豆食品的攝入與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呈負相關,每日大豆攝入量<50g的男性是>150g患病率的1.347倍。

    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們可以進一步進行科學解釋。

    豆腐有南北但嘌呤無高低的區別

    沒有幾個人不愛吃豆腐,包括豆漿、豆渣等,也深受人們喜愛。豆花有甜豆花和鹹豆花的區別,豆腐其實也有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區別。

    大體來說,南豆腐是嫩豆腐,北豆腐是老豆腐,其實也就是說南豆腐相對比較柔軟、顏色鮮嫩和白。一般來說,北豆腐適合炒和煎,南豆腐適合拌或做湯;我們常見的川菜麻婆豆腐就是採用南豆腐製作的。

    豆腐有南北之分,豆花有甜鹹之別,但是豆製品的嘌呤卻沒有什麼差別。有些人想當然覺得,大豆的嘌呤含量高,所以豆製品嘌呤含量自然就高。實際上並非如此,當大豆製成豆製品,其水分含量也就高了,嘌呤含量自然就低了下來。不信我們可以來看看:

    水豆腐,嘌呤含量67.6mg/100g;幹豆腐,嘌呤含量93.8mg/100g;內酯豆腐,嘌呤含量100.1mg/100g;豆渣,嘌呤含量48.6mg/100g;豆芽,嘌呤含量5.05mg/100g;熟豆漿(甜),嘌呤含量28.9mg/100g;蠶豆,嘌呤含量35.5mg/100g;生豆漿(10%),嘌呤含量28.9mg/100g;生豆漿(15%),嘌呤含量45.8mg/100g。

    我們現在知道,豆腐、豆渣、豆芽、豆漿等,實際上和大豆不一樣,已經屬於中等嘌呤或低嘌呤食物。這些食物能不能吃呢?2017年英國痛風管理指南就指出鼓勵進食脫脂牛奶、低脂酸奶、大豆及植物來源蛋白質、櫻桃。而哪怕從痛風患者的飲食標準來看,也可以適當攝入。

    另外一方面,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進食豆腐、香菇、萵筍、四季豆、菜花等中高嘌呤的植物性食物並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風的發病率。而且適量進食豆製品,可以鹼化尿液,有利於尿酸排洩,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但是可能有些人還是在爭議,豆製品哪怕嘌呤含量並不高,但是其蛋白質含量高,是不是蛋白質含量高也同樣會對尿酸有影響呢?有研究表明,蛋白攝入總量與高嘌呤風險無關;動物蛋白攝入量高,高尿酸風險會越高;但是植物性蛋白攝入高,高尿酸風險反而會越低。

    豆腐等豆製品可以吃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總體來說,大豆類及大豆製品類食物的攝入量與高尿酸的風險沒有明顯關聯。因為幹大豆嘌呤含量較高,就把豆腐、豆漿等與肉類並列為痛風患者的“危險食品”還是有失公允。

    多項研究指出豆製品減低痛風發作風險及使高尿酸血癥患者獲益,雖然部分研究指出可升高血尿酸水平,但其加速嘌呤類排洩作用可能更強,最終是痛風患者在食用豆製品中獲益。

    是不是我們就可以放心大量食用豆腐等豆製品呢?也並非如此。在這裡劉醫生提出七點注意事項:

    腎功能有問題的要限制:尿酸性腎結石、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尿酸性腎病患者,每日攝入蛋白質要限制,因為要控制攝入豆腐等豆製品。急性痛風期要限制: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要禁止吃高嘌呤食物,適量吃中嘌呤食物,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要限制豆類及豆製品攝入。痛風緩解期要適量吃:無論什麼食物,對於痛風患者而言也不是都敞開吃才好,暴飲暴食是誘發痛風發作的誘因,所以適量吃豆腐、豆漿等豆製品。甜豆花要少吃:甜豆花因為含糖量較高,含糖類食品對血尿酸存在負面影響,所以要少吃甜豆花;而吃鹹豆花,也儘量少一點鹽。豆腐和肉類在一起要注意:如麻婆豆腐含牛肉,火鍋裡面燉豆腐等,這些都屬於高嘌呤食物,建議要避免這樣的烹飪方法。有些豆製品要少吃:豆豉、豆瓣醬、醬油等豆製品或調味料,因為含鹽量較高,要注意慎重使用,儘量保持每日食用鹽不超過6g。痛風患者飲食注意:避免高嘌呤、高果糖、高蛋白、高脂肪、高酒精飲食,對於辛辣食物儘量要少吃;避免暴飲暴食,飲食要控制量;多喝水,加速尿酸隨尿液排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什麼樣的路亞杆?主攻魚塘、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