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個差不離兒
-
2 # 夢潔梓月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通史。在史記之前,有以年代為次的“編年史”如春秋,有以地域為限的“國別史”如國語、戰國策,有以文告檔卷形式儲存下來的“政治史”如尚書,可是沒有上下幾千年,包羅各方面,而又融會貫通,�絡分明,像史記那樣的通史。
唐劉知幾的史通分敘六家,統歸二體。所謂“二體”,就是“編年體”和“紀傳體”,而史記是紀傳體的創始。從此以後,歷代的所謂“正史,從漢書到明史,儘管名目有改變(例如漢書改“書”為“志”,晉書改世家”為“載記”),門類有短缺(例如漢書無“世家”,後漢書、三國志等都無“表”、“志及世家”),但都有“紀”有“傳”,絕無例外地沿襲了史記的體例。
據司馬遷自序,史記全書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今本史記一百三十卷,篇數跟司馬遷自序所說的相符。但漢書司馬遷傳說其中“十篇缺,有錄無書。三國魏張晏注:“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
-
3 # 手機使用者59879405901
史記一共分一百三十卷。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敘述了中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 《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今本《史記》 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
4 # 使用者4514427291780
《史記》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獨特的敘事藝術,非常注重對事件因果關係的更深層次的探究,綜合前代的各種史書,成一家之言。
縱向以十二本紀和十表為代表,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橫向以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為代表,統攝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形成縱橫交錯的舒適結構。
另外,《史記》的章法、句式、用詞都有很多獨到之處,別出心裁,不循常規,以其新異和多變而產生獨特的效果。
回覆列表
嶽麓書社出版的史記文言文精裝版751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