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巧妙媽育兒
-
2 #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孝而不順,對立面的是又孝又順,百依百順,全面服從。
當一個人對父母百分百的服從,等於承認這樣的一個現實:1、父母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2、父母不會錯,如果有錯,那一定是自己的錯(自己老婆的錯)。3、自己再有水平,再有見解,都不如父母正確。
以上說明什麼?說明你永遠超不過父母的水平,永遠是一個不如父母的人。如果世世代代都孩子不如父母水平高,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結果就是:必然一代不如一代。長江後浪推不過前浪,一代不如一代強。長期的結果就是:後繼無人,無論這個家族有多麼榮耀,都必然破敗——一代不如一代了還發揚什麼光大!
這就很可怕了。
所以,要想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就必然要後代比前一代強。從個人的角度看,你是希望兒孫比你強呢,還是永遠不如你呢?
既然後代會比父輩強,說明父輩的話就不可能在子女面前永遠正確,總會有自身侷限的地方。但是,孝道很重要,這個沒啥可說的。那麼,折中一下,“孝而不順”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3 # 京西玉人
身為人子,的確要做到孝順,孝順,孝順,以順為主。
這是傳統美德,順為主這也是傳統。
傳統的觀念不但約束著做為子女的,也約束著老人,那就應該是孝順,孝順,以順為主。
然而現在似乎只是約束子女了,這個順呀?我看也適時的改改了。我們這邊有個老人,60多歲了,夫妻感情不和,離婚沒離了。(法院判不讓離)跑了,兒子負擔生活費,這是應該的,人家又要找老伴,婚姻自由呀。(儘管婚沒離開)兒子也沒說什麼。順著了。人家一年結四回婚,回回找兒子要錢,不給就上兒子單位去鬧。這樣的老人,還能以順為主嗎?
現在的法律法規似乎都是約束小輩的,對老人沒多大作用,有些老人倚老賣老,老人們知道哇,發生爭執時一老一小,“理”傾向於老人,打官司去了,一老一小“理”又在老人一邊。我不是說法律法規不對阿,我只是在說一個現實。
說來說去孝順,要孝,這是人人都應該做到的,至於順,看人而定,能順則順,不能順的,就不應該順了!以上我說的事是真實的事情。
個人觀點
-
4 # jason媽咪有辦法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孝順孝順,不是必須要順才算孝。
先說個小故事吧,孔子有個弟子叫曾子,是一個特別孝順的人。他有一次回家發現父親在田裡除草,於是他就幫助做起來,但是不小心剷斷了秧苗,父親很生氣,操起旁邊的大棒子就給了他一下子。曾子被打得昏過去了,但是當他醒來時,不是怨恨父親,而是問父親有沒有還生氣。
這件事傳出去之後大家都稱讚曾子孝順,但是當曾子去拜見孔子時,孔子卻吩咐其他弟子不準曾子進來,曾子不明白什麼意思,就問孔子。
孔子說:小棒則受,大棒則走,不陷父於不義。
非常經典的一句話,也說明了孔子作為一代聖賢,絕非一般的愚孝。他的意思是父親在暴怒時拿小棍子打你,你可以受著,但是拿大棍子打你時,萬一失手把你打壞了,他自己也會心疼。
所以要小棒則受,大棒則走。
放在現代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賣保健品的人盯住了老人這個群體,知道老人手裡有點錢,又缺乏兒女的即時照應就猛打親情牌,想方設法的把老人的錢都騙出來,這時候你再無原則的順著老人意思就不對了。
老人一時糊塗,被騙了清醒過來後急火攻心也不是孝順了。
該孝時多孝,該順時順著,但也要講究方法老小孩,小小孩,有時候人老了就會相對固執,像個小孩子一樣脾氣,這時候做兒女的可以多用迂迴的戰術,不要非得反駁和拼命反對來證明自己的對。
回覆列表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會慢慢下降,難免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作為子女就應該耐心的幫助父母認識到錯誤在哪,下次如何防範。
這次老媽手摔折了,我帶著孩子從千里之外趕到身邊照顧她這是孝。但是,老媽為了心疼我和孩子,一大早趁我們都沒起床,用一隻手拖著車子去買菜。等老媽回來,休息好了再對媽說了我的想法:媽,你心疼我們是不錯,我們回家是照顧你,不是給你增添麻煩。你現在手受傷了,需要的是休息、保養,出去如果不小心被別人撞到手,又會二次受傷,況且外面還下過雨,地也滑,如果一不小心摔跤怎麼辦,所以從今開始直到手上石膏拿掉之前不要再去買菜。
知道老媽特別愛買東西,這樣不讓她出去會非常難受。但是是為了不再出意外,肯定不能順從她的心,建議媽去樓下與老朋友們搓搓麻將。午飯後,老媽高興的下樓搓麻將。
總之,對於父母孝是必須的,順則是該順則順,不該順的事則要勸說。這樣做也是經孩子們以榜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