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ragon140685461
-
2 # 中國臺彎省魡魚島社群
首先謝謝邀請:中國歷史上有才華的皇帝1:宋徽宗趙佶,北宋第八位皇帝,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尤其善於畫花鳥,但是政治上昏庸,當屬北宋最腐朽荒淫的帝王。2:南唐後住李煜,善於繪畫,精通書法,其詩詞有一定的水平,被後人成為“詞帝”,也是南唐的亡國之君。3:唐玄宗,有音樂才華,對音樂上有一定的造詣,《小破陣樂》,《春廣好》,等都是他的作品,但是在晚年腐朽荒淫,造成了為禍大唐的安史之亂。
-
3 # 山山其土567
略知一二:南唐後主(讓趙匡胤給圈起來)發洩寫詩: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趙匡胤煩了,給他毒藥死了。還有蜀的後主也有才(圈起來也詩寫的好;還有宋徽宗也寫的好(都是圈起來才華必露),平時沒功夫寫吧?
-
4 # 使用者59512474797
1.南唐後主-李煜 國家不幸詩家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末代皇帝,被北宋俘虜,卻也造成了千古的詞帝。非帝王之才 ,卻生帝王之家,亡國之君,卻以詞名於後世2.宋徽宗-趙佶 書畫皇帝
他的書畫讓史書聞名後世,其書法,首創“瘦金體”,其畫,花鳥自成“院體”。其書畫自成一體,卻把基業輸了精光。
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3.南朝後主-陳叔寶 靡靡之音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玉樹後庭花》不禁讓人想起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靡靡之音,亡國幾何。
4.唐玄宗-李隆基 梨園鼻祖
他,前期,開創了一個開元盛世;後期,萬千寵愛在一人,從此君王不早朝。他造就了唐的衰落,卻又是“梨園曲藝”的開山鼻祖,早就以後的梨園戲班。
5.魏文帝-曹丕 建安風骨
曹家一門三詩人,本應提曹操,可惜一生未稱帝,就以曹丕而言。一首《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顯示了其建安風骨,其《典論-論文》在文學批評史上濃墨重彩。
諸如玄燁(康熙),蕭衍(梁武帝),楊廣(隋煬帝)等就不過多詳述了。
-
5 # 回憶還是要忘記
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到辛亥革命溥儀退位,中國共經歷了494個皇帝,其中有流傳千古的聖君,有遺臭萬年的暴君,也有各種各樣奇聞怪癖的怪君。
有很多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他或許是不稱職的,但作為才子,文人,他卻是同時期最棒的,這裡列舉幾個最有代表性,成就最高的皇帝。當然,像乾隆帝雖然留了萬餘首詩歌傳世,卻是當不得真的。
5 梁武帝蕭衍
蕭衍自稱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但是他比蕭何厲害在他還是南朝的開國皇帝,作為開國皇帝,他的政治軍事才能突出,這使得很多人甚至忽略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其實,年輕時的蕭衍稱得上千古一帝,文韜武略,誰與爭鋒~
蕭衍自小聰明伶俐,甚愛讀書,並與沈約、謝眺、範雲等並稱“竟陵八友”,其博學多才非比一般,做了皇帝后,,蕭衍勤於政務,異常節儉,史書上稱“一冠三年,一被二年”。蕭衍信封佛教,曾幾度入寺為僧,對佛教的極度沉迷和晚期猜忌心裡日盛,使得南朝國運日衰,最終導致侯景之亂,而蕭衍自己也被囚禁與臺城,最終活活餓死。
蕭衍最大的文學貢獻是推動了七言詩的發展,後世李白、杜甫等的七言體詩,便隱藏有梁武帝的風格,而梁武帝本人書法造詣甚高,書法理論研究更是典籍中的精品。 4宋徽宗趙佶
他重用蔡京,只因為蔡京寫的一手好字,他重用童貫,只因為童貫幫他蒐羅稀世墨寶,他因為靖康之恥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架,元代丞相脫脫撰《宋史》的《徽宗記》時,不由擲筆嘆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他是另外一個一身才華,卻不能為君的才子。 但是,他對文化的貢獻,卻是後人無法磨滅的。他,就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 他自創瘦金體,成為後世一種重要的書法體,他使得書法成為一項國粹,聞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圖,便有其親筆簽名。他將書法繪畫最為選官的重要標準,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化時代,使得原本就中文輕舞的宋朝,書生氣更足,這也給他被金戈鐵馬所擄埋下了沉重的伏筆,如果生在現代,他一定是一個自身成就卓越的教授,教的,便是書法人生。
3 魏文帝曹丕
現代的曹丕總是生活在他父親曹操和兄弟曹植的影子下,即使貴為建安七子之一,但是似乎人們關注的,並不是他的文學成就,人們總是拿著他逼迫兄弟曹植七步作詩,或者賜死自己的愛妃甄宓,人品的不端,使得人們對曹丕在文學方面的評價甚為偏頗。 曹丕一生作品頗多,創作形式多樣,其中尤以五言詩和七言詩成就最高,其流傳千古的作品《燕歌行》,開創了中國七言古詩的新紀元,對後世七言詩的不斷髮展成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他最大的文學貢獻,是他的《典論》作為中國古代第一步批評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文學批評之先河,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客觀的評價曹丕文學上的成就,其實之需要知道他及其父曹操、其兄弟曹植合成“三曹”,可見必不尋常。
2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一個時期,憑藉此功,他完全可以立足於古代皇帝的翹楚地位,而他寵愛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荒唐,其實一點不亞於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所以唐朝在最鼎盛的時候又爆發安史之亂,從而迅速走上衰敗之路,可以說成也李隆基,敗也李隆基
李隆基在音樂上的成就可以說亙古橫今,他的音樂造詣,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大音樂家李龜年,他是一個樂痴,即使在上朝的時候,他都懷揣玉笛,一邊聽政,一邊不停的用手指在笛子上摸索,他是一個音樂全才,對音樂和歌舞都極為精通,如若在現代,他的名字前面一定會被加上“最偉大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他開堂講學,培養了一大批的音樂人才,被後世尊為梨園祖師,成為皇帝中唯一一個成為行業祖師爺。但是,他的一切才能也限於此,所以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1 唐後主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末代皇帝,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詞作家之一,被稱為“千古詞”。在五代十國那個混亂的時代,李煜在政治上無疑是弱智的,而歷史最終臨幸了宋太祖,宋朝終於結束了中國幾百年的混亂,天下一統,李煜作為亡國君主,做了階下囚,終日只得與自己的小周後在囚所混日,小周後被宋太祖調戲,李煜終於感到亡國君的辛酸,最終因為一首“故國不堪回首日月中”而被殺。
李煜的悲哀在於他阻止不了歷史的車輪,也做不來皇帝,可是若不是身為亡國君,他又怎能做出曠古絕今的詞呢,所以,很難說明白是亡國成就了李煜,還是李煜造就了亡國。但是不論怎樣,他的詞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永遠都是最頂端的: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6 # 每天瞭解一個人
最有才華的莫屬,南唐後主——李煜,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早期經歷
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於南唐升元元年七夕,初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李煜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因貌有奇表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籍、不問政事,自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
顯德六年,太子弘冀病逝,鍾謨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請立紀國公李從善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鍾謨至饒州,封李煜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住東宮。北宋建隆二年,李璟遷都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國,留守今南京。
建隆二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為李煜,尊母親鍾氏為聖尊後,立妃周氏為皇后;並派中書侍郎馮延魯入宋進貢,上表陳述南唐變故。宋太祖回賜詔書,派人前往南唐弔祭、恭賀李煜襲位。
奉宋正朔
建隆三年三月,四月,泉州部將陳洪進以留紹鎡勾結吳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舉張漢思為清源留後。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貢北宋,宋太祖釋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顧彝入汴京進貢。乾德元年七月,李煜奉詔入京面見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請求罷除詔書的不名之禮(李煜繼位後,尊奉宋廷,故宋對南唐的詔書不直呼李煜的名諱),改為直呼姓名,未得許可。
開寶四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屯兵漢陽,李煜非常恐懼,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並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朝貢,上表奏請罷除詔書不直呼姓名的禮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從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軍於荊南建造戰艦千艘,請求派人秘密焚燒北宋戰船,李煜懼怕惹禍,沒有批覆。當時國家形勢緊迫,李煜憂心似焚,每天與臣下設宴酣飲,憂愁悲歌不已。
開寶五年正月,李煜下令貶損儀制:下“詔”改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改為司會府,御史臺改為司憲府,翰林改為文館,樞密院改為光政院;降諸“王”為“公”,避諱宋朝,以示尊崇。元宗時,雖臣服後周,但金陵臺殿皆設鴟吻(殿脊的獸頭);乾德年間,宋朝使者到來,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後再復原;至此,遂撤去一應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晉封李從善為泰寧軍節度使,並在汴陽坊賞賜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戶部尚書馮延魯為李從善所受封賜道謝,馮延魯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見宋太祖而返。
國破人亡
開寶七年,李煜上表求放李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秋,宋太祖先後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為由,詔李煜入京,李煜託病不從,回覆“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廟,想不到竟會這樣,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太祖聞信,即遣穎州團練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隨後出師,水陸並進;李煜亦築城聚糧,大舉備戰。閏十月,宋軍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嚴,並停止沿用北宋年號,改為干支紀年。時吳越乘機進犯常州、潤州,李煜遣使質問,說以唇亡齒寒之理,吳越王不答,轉送李煜書信至宋廷。北宋攻陷蕪湖和雄遠軍,沿採石磯搭建浮橋,渡江南進。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繼勳統領兵馬,全力禦敵,因強弱懸殊,兵敗如山,內殿傳詔徐元瑀、刁衎阻隔戰敗訊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開寶八年二月,宋師攻克金陵關城。三月,吳越進逼常州,誅殺皇甫繼勳,權知州事禹萬誠獻城投降。六月,宋與吳越會師,進發潤州,留後劉澄投降。洪州節度使朱令贇率兵十五萬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軍。朱令贇下令焚燒宋船,不料北風大作,反而燒至自身,朱令贇與戰櫂都虞候王暉皆被擒(皖口之戰)。外援既滅,北宋盡圍金陵,晝夜攻城,金陵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李煜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進奉大批錢物,求宋緩兵,太祖答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將咼彥、馬承信,馬承俊等力戰而死,右內史侍郎陳喬自縊,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據《默記》載,李煜入宋後,宋太宗曾派徐鉉拜見李煜,李煜對亡國頗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聞言不悅。太平興國三年七夕節(李煜亦生於七夕),後主42歲生日,便在住所聚會後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懷念故國,並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後非常憤怒,諸罪並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牽機藥,據說為中藥馬錢子,性寒、味苦,對中樞神經系統親和力強,李煜因酒後服藥,酒助藥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後頭部與足部相接而死,狀似牽機。
無力迴天
史載,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餘年?”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誌銘》也寫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
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於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採取消極守業的政策。但是,儘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達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繫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後世非議。三國吳後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於景陽樓;陳朝後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於胭脂井中,後被隋將吊出處死。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於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於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後世的斥責非議。
回覆列表
李世民和朱元璋,李世民的兵法運用已經達到了韓信的水平,虎牢關戰役和抵禦並消滅胡人時已充分說明,對內部隊用計策改幕兵為府兵,強制變法,均化人口和田地世所罕見,朱元璋的衛兵制讓軍隊自給自足,平時不需要消耗國力,讓其常備軍數量成為歷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