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此前,濱州傳媒網報道了一件事情:診所拒上門輸液,愁壞行動不便老人……許多網上的聲音變得多樣,有抱怨、有反對、有支援……據報道,家住濱城區北鎮辦事處的86歲的李光德老人因為患有慢性病,10多年來需要頻繁輸液治療,往常都是一個電話,附近診所的醫生上門提供診療服務,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再沒有醫生上門了。眼看著老父親每天爬上爬下外出輸液,兒子心裡說不出的著急,這也成為一家人的心病。通過走訪發現,小區附近的很多診所都停掉了外出診療的業務,這讓習慣了在家接受輸液治療的部分老年市民感到很不適應。對此,您怎麼看?

7
回覆列表
  • 1 # 醫者醫心

    一切醫療、護理操作都是有風險的,其最嚴重的後果,對於每一位經過規範培養的醫護人員都心知肚明。

    離開註冊登記的執業地點提供醫療護理服務,嚴格講是不合乎規範要求的,當然在外應急搶救等特殊情況除外。

    目前,某些城市開通的網約護士上門服務算是新生事物,有些地方衛生管理部門只能跟進明確規定不允許提供輸液服務。護士正常工作時間之外所作所為如非醫院指派,則與所在醫院沒有關係,醫院是沒有辦法制約的,只能強調不提倡,出了糾紛和醫院沒有關係。上門服務的護士業務能力無人知曉,出現問題的處理能力如何更沒人知道,僅靠服務態度好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

    診所醫生、村醫拒絕上門輸液是有其道理的,看似怕擔責任、怕麻煩,實際也是為病人的安全治療考慮,一旦輸液中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尤其是遇到藥物過敏反應,措手不及,後果會很嚴重。

    多年前,本地有一年發生多起診所輸液嚴重不良反應,有搶救無效死亡的,業內人士都清楚同期發生在醫院的輸液不良反應不知道是診所的多少倍,醫院為什麼就不死人,道理太簡單不過了,醫護人員都有非常專業的應急處理經驗、人手多、搶救藥及裝置齊全,診所肯定沒辦法比。衛生管理部門不得不專門下檔案對診所輸液做出嚴格控制。

    診所醫生、村醫在自己上班的地方給病人輸液都小心翼翼的,怎麼可能去別人家輸液,萬一遇到嚴重不良反應,那就損人害己了。遇到這種上門求助的事,把道理說清楚就行了,不能抱僥倖心理,出了人命再說什麼都沒用。

  • 2 # 再快也是86阿

    看到這個老人家因為輸液不方便,兒子心裡看著著急,關於這方面,其實如果是村子或者鄉鎮醫生,心裡也很著急,很無奈。

    首先要宣告的就是,相關法律法規都指出,執業醫師資格只能在註冊地才有執業資格,還記得心肺復甦沒有把人救回來的醫生被家屬告上法庭嗎?

    在以前,確實存在到村裡上門輸液,雖然比較少,確實有,尤其是很多村醫本來就是當地人。雖然不是說全部,但是有些家屬,求你上門的時候笑臉相迎,出了事就翻臉不認人了。我們單位就出過類似的事情,一個癌症病人,本來就已經快不行了,三甲醫院也讓他們回家準備後事,但是家屬就是想輸點液,能多活一點。其實鄉鎮醫院能給他掛什麼的,不就是安慰劑,到了這一步掛什麼都沒用了。最後在我院掛鹽水的去世了,這下好了,這個問題一下變成把他醫死了,我們的這個醫生前前後後忙了半個月,才定下責任,無責,但是單位還是賠了一點點錢。

    這個故事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確實說明,少部分家屬,就是成為各種醫患關係變差的因素,尤其是這種灰色地帶的執業方式,我相信醫生都會選擇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3 # 初曉薇芒

    當你對醫生不理解有時候憤怒的時候,請永遠不要忘記:2020年的新冠病毒期間,不論是寒冬和是酷暑,要是沒有醫生護士的挺身而出,你還指不定在哪裡涼快呢?!首先,醫生是人不是神!

    希望中中國人永遠不要忘記2020年所有的醫生護士為我們捨生取義拼命守護的樣子。

    SO , 做人不要太苛責,將心比心吧啊!

    我是理解的,現在醫患關係那麼嚴重,加上醫鬧訛詐醫生的人那麼多,誰敢上門輸液?誰願意上門輸液?現在鄉村醫生也取消了,反正我們哪裡都沒有醫生去坐診的!沒有藥沒有儀器,都是西醫的救治方法。輸完液出了問題,誰負責?誰承擔?又不是隨傳隨到的家庭醫生!

    我們鎮上的人民醫院,一點問題還讓你跑縣城醫院去看病呢?那天晚上十點半,兒子高燒四十度,喂藥就吐,去鎮上的人民醫院,急診室醫生說這裡沒辦法掛瓶輸液,沒有小兒退熱塞。你們要不放心就跑縣城人民醫院!聽的我那個心塞啊,那麼大的一個醫院,連小兒退熱塞都沒有。

    可見現在農村的看病難,會看病的醫生少!國家應該重視這些問題了,好一點的藥在市裡省裡。好一點的醫生在千里之外還不止。老百姓的就醫問題,國傢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解決?

  • 4 # 鍼灸推拿許大夫

    診所醫生村醫拒絕上門輸液。你怎麼看?

    首先宣告一點,診所醫生或者村醫拒絕上門輸液。這個是可以的哈也是對的,這是對你負責。那麼為什麼呢?

    2.我也當過村醫。給人輸過液,說實話,1萬個不願意去上人家家裡輸液。你上人家家裡去有些好的還行,有些不好的,你去人家家裡好像就是跟他當用了一樣。然後他反而態度還不好,還覺得你是應該的。本來有些人就很差勁。你去給他輸液。然後他中途不老實。一個勁兒的動,然後鼓針呢。鼓針的之後你得去吧,你去了之後他還覺得是你給他打的不好,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那麼這會耽誤多少事兒?是不是?別人光為你服務嘛,對不對?我想這個問題不是我有意為難。都會碰到這個問題。你在醫院裡輸液,有時候打著打著都不行,你更何況在家裡呢?

    3.有些老人在醫院裡呆不下去了,就是說醫院裡看著他已經不大行了,然後讓他回家待著,因為你在醫院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然後她讓我們給她輸液。本來就很難打,你想啊,本身他長時間不吃飯沒有營養,他的血管是癟的。那樣的血管沒有彈性根本就不回血。你打上之後很容易鼓針或者說是不流動,那麼他也一遍一遍的叫。最多的一遍出了五趟,人家都煩了。然後更可笑的是,輸完液之後沒幾天老了去世了是啊,他沒找你的麻煩,但是他沒給你錢啊,你還能問他要嗎?他人都死了,你去問他要啥,這不是自認倒黴,自認吃虧嘛,對不對?

  • 5 # 菊姐愛艾灸66

    濫用抗生素危害遠大!

    限制輸液幾年前就開始了,很多門診都不能給患者輸液了,更別說上門輸液,具體給大家看一些資料。

    限制基層輸液局面將全面鋪開

    限制基層輸液,近年來已經有多地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推行:

    2014年8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提出53種不需要靜脈輸液的常見病清單。

    2017年7月5日,山東省衛計委發文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村衛生室、診所和社群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准。

    2016年4月,陝西省寶雞市衛計委開展輸液服務的村衛生室,必須經所轄衛生院申報,門審批備案後方可開展輸液服務。

    2016年5月,湖南省衛計委規定村衛生室只有具備觀察面積、搶救藥品、裝置等5項條件才可以輸液,達不到標準的禁止一切靜脈給藥服務。

    2017年5月,湖北宜都全市所有村衛生室、個體診所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2017年07月,廣東省發文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嚴格管理,並明確53中常見病原則上不得輸液。

    2017年7月,山東省衛計委發文嚴控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且村衛生室、診所和社群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准。

    2017年8月,海南省衛計委確定了無需輸液治療的53種常見病多發病名單。

    而這些僅僅只是瞭解到的一部分而已,還有很多地區的基層限輸令正在悄然推行,並且,限制力度也在逐漸加大。據安徽省阜陽市廣播電視臺報道,安徽省阜陽市的1700多家村衛生室已經全部停止輸液,基層正由“限輸”走向“禁輸”。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將來對於門診輸液,無論是大醫院還是基層,限制範圍會越來越廣,限制力度也會越大。

  • 6 # 象棋高人11066445

    這個問題看似不盡人情,實則是村醫建設滯後!地方醫管只管執行法規,忽視幫扶措施,只管抓非法行醫,忽視基礎醫技培訓。

    如果恰到好處地培訓法規及醫技,結果決不是現在醫患狀態!

    盼望我們的執政機關牢記: ″執政為民″宗旨,逐步推進"人民的醫保"網格建設!

  • 7 # 醫者仁心郭

    拒絕上門輸液,我來說說,醫生是不允許上門為患者輸液的,因輸液時,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會加入不同的藥物,大家知道,西藥針劑,中藥針劑都有過敏反應,比如西藥針劑青黴素,頭胞,中藥針劑如細辛腦,當歸針等,尤其青黴素頭胞等必須得做過敏皮釋,有個別患者在做皮釋時不過敏,而在輸液時而有過敏反應,在診所輸液如有過敏反應醫生會在第一時間來進行搶救,如嚴重的需到醫院搶。如應患者家屬要求,醫生上門給患者輸液,醫患之間有時得書寫責任歸屬,這樣醫生會減少一些醫療事故之責任。

  • 8 # 風定天青2

    執業醫師有執業範圍的,這個範圍包括執業內容以及執業地點。說通俗一點,第一,一個外科醫生不能看內科,不能看婦產科,不能看兒科。第二,一個醫生離開執業醫院就不能再看病。

  • 9 # 清風2412923178243

    不吃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萬事不是是與非就可以定論的,燒香引來了鬼不是沒有的事,人心不古,世事莫測,不明就裡的事情莫論長短。

  • 10 # 依楠而立1

    分享:診所醫生,村醫拒絕上門輸液是正確的,而且是必須的。首先說輸液的埸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如搶救條件,旦輸液中出現過敏等意外情況時,必須具備的氧氣瓶,呼吸機,除顫器等。不是說能用到這些,但必須備這些。另外是急救藥品如腎上腺素,尼可剎米等。再就是必須的器材,如血壓表,聽診器,行動式心電圖機等。這些條件家庭都不具備,遇上意外村醫的醫療技術也未必達標。如插氣管插管,心內注射,甚至於氣管切開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朋友七夕做手術,三天後生日,他老公漠不關心,該不該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