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懷念母親的詩作不少,這是其中較為簡潔、深情的一首。
余光中生於1928年10月21日,這一天正好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據說,這首詩也寫於重陽節,過生日且緬懷母親。
詩人講述了與母親30年的生活經歷。生是離別,死亦別離,因此有了“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而這兩次哭聲卻也是最無奈的,第一次哭聲母親不說我不知道;第二次哭聲我說了母親也不會知道。人生兩次最純粹、最真實的哭,註定了母與子今生今世的牽絆……
余光中說過:“她領著我逃難,母子共難,這也增加了母子的感情。所以我有可能是新詩人裡面寫母親寫得最多的一位了。” 1937年,母親孫秀君單獨帶著年僅9歲的兒子余光中為躲避戰亂開始了漫長的逃亡生涯。他們曾躲進廟裡的神龕內兩天不吃不喝來躲避日軍的魔爪。他曾回憶“火光中,凹凸分明,陰影深深,莊嚴中透出獰怒的佛像。火光抖動,每次牽動眉間和鼻溝的黑影,於是自己的下顎向母親臂間陷得更深。”這段記憶給余光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使余光中對母愛有更深刻的理解。
1958年,他的母親逝世了。余光中寫下了《今生今世》這首詩獻給母親
這首詩語言平實,卻感人至深!
余光中懷念母親的詩作不少,這是其中較為簡潔、深情的一首。
余光中生於1928年10月21日,這一天正好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據說,這首詩也寫於重陽節,過生日且緬懷母親。
詩人講述了與母親30年的生活經歷。生是離別,死亦別離,因此有了“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而這兩次哭聲卻也是最無奈的,第一次哭聲母親不說我不知道;第二次哭聲我說了母親也不會知道。人生兩次最純粹、最真實的哭,註定了母與子今生今世的牽絆……
余光中說過:“她領著我逃難,母子共難,這也增加了母子的感情。所以我有可能是新詩人裡面寫母親寫得最多的一位了。” 1937年,母親孫秀君單獨帶著年僅9歲的兒子余光中為躲避戰亂開始了漫長的逃亡生涯。他們曾躲進廟裡的神龕內兩天不吃不喝來躲避日軍的魔爪。他曾回憶“火光中,凹凸分明,陰影深深,莊嚴中透出獰怒的佛像。火光抖動,每次牽動眉間和鼻溝的黑影,於是自己的下顎向母親臂間陷得更深。”這段記憶給余光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使余光中對母愛有更深刻的理解。
1958年,他的母親逝世了。余光中寫下了《今生今世》這首詩獻給母親
這首詩語言平實,卻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