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馬創藝術美術館

    本人暫時沒有小孩,但是姐姐家的小孩剛好小學五年級,也有一些瞭解。

    感覺各有各的壓力吧,大人的壓力無非來自於所謂生活的壓力,票子、房子、車子、面子、生意、還得照顧小孩的飲食起居、雙方父母等等等等吧。普通家庭的努力去改善這些問題,富裕家庭的想辦法讓生活檔次更上一層樓。

    孩子壓力也不小,學校的課程、學校的作業、各種沒完沒了的補習班、興趣愛好班等等也是讓孩子們時刻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下,身為一個90後的人來說感覺我們小時候的生活才是孩子們應該過的生活,每天作業不多、也沒有那些補習班和課外班、放學了吃過飯就是和小夥伴們瘋了一樣的各種玩,這種感覺現在的孩子是無法體會的。

    當然這種生活在現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是無法做到了,每個孩子都在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內揮灑汗水,你不去這麼做就會被人落下!實屬無奈……

  • 2 # 梅金寶182968417

    而小學生的壓力就簡單了,他們正處於玩耍,天真活潑之階段,怎樣玩好,學習怎樣名列前茅,後進生怎樣迎頭趕上,學習優秀生怎樣保持等等,(個人愚見)

  • 3 # 秋逸162458451

    我上小學的時候,我覺得壓力大的是我。因為如果我表現不好,老師會揍我還會請家長。而且同學可能也會因為老師的孤立而孤立某個同學。再加上每個單元結束後都要考試,還有排名。明明考了九十六分,但全班排名三十多名(一共五十個學生),所以回家還是要被批評。好不容易熬到放寒暑假了,可還是有一堆作業要寫。

    而我父母就很輕鬆了。因為父親是國企員工,只要工作的時候不出錯誤就能混一輩子。那時候的單位福利很好,吃的米麵油雞鴨魚肉水果用的床單被褥擦臉油防曬霜護手霜洗衣粉喝的冰糖茶葉跟飲料……什麼都發。連房子都是單位分的。而我媽媽,自己開了個小理髮店,房租也便宜,客源也穩定。

    他們只有我一個女孩,不用為我買房子娶媳婦。所以掙多少花多少。我在學校裡回來,家裡總是放著五塊錢,讓我自己買飯吃。他們在外面吃飯唱歌喝酒到半夜才回家。

    我回家後,自己吃飯自己做作業,自己背課文背單詞。把該簽字的留在客廳上,這個標記條,我就自己睡覺,他們回來後會簽字。第二天,我訂好的鬧鈴會叫我起來,我再把這些東西放書包裡。問他們要兩塊錢,出去吃早餐;而這個時候他們還在睡覺。

    所謂我父母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也不存在。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奶奶就去世了。而我姥姥姥爺也由我的大舅二舅三舅贍養,對於最小的我媽根本沒指望她。

    對於我,我是特別省心的孩子。不會惹禍不會犯錯,只要吃飽喝足就可以了。

    對於工作,兩個人沒壓力,得過且過。

  • 4 # 豆豆姥爺42

    這還用說,肯定是學生的壓力大。學生,青春期,肩負著德、智、體,三項的健康成長;承受嚴師、作業、升級、尤其是高考的種種壓力;忍受著父母寸陰是競的嚴格監督,接受那十年寒窗清苦度,一生天機搏勝算。仕途猶如登天梯,學子圖志賭命關!望子成龍,教子登科,家長的壓力算得了什麼?

  • 5 # 腦細胞空空

    以前的小孩能有什麼壓力啊,但是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了。壓力越來越大,學校佈置的作業,家長安排的補習,我聽一孩子常常跟我抱怨說道作業滿天飛啊。小孩的壓力在於她的學習方面,但是考慮到孩子的年紀小的問題,小小的年紀就一身的壓力,也是不容易,小孩的壓力都是大人們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大人們的壓力在於家庭事業。這些是避免不了的壓力,必須是自己去承擔的壓力,我個人覺得小孩的壓力大。因為小孩子原本就不應該有壓力的,童年應該是輕鬆快樂的。

  • 6 # 成長教育漫談

    大人和孩子的壓力是不太一樣的,但是兩者多數情況下又是相互聯絡的。如果你非要比較出來一個誰更大,我認為是學生的壓力會更大一些。

    孩子的壓力來自各方

    這裡的孩子我指的主要是中小學生,並不包含高中生。這是因為高中階段的孩子年齡、視野、心態等等各個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了。相對而言他們看問題會相對的更加理性一些,而有些學生甚至可能已經表現出很成熟的一面了。

    在我看來孩子的主要壓力有:

    1、同學(朋友)的成績比較

    小學低年級多數情況會忽略掉這個問題,但是隨著孩子們越來越多,“成績”這個東西影響因素就會越來越大。往往只要不是品德太差,那麼那些成績更好的相對而言會更受歡迎。這一狀態往往會持續到初中階段。進去初中各種情緒因素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刻意仇視”成績優秀的,這個是很正常的!但是實際上這也是種壓力釋放的表現。

    無論家長在家裡如何表現的對成績無所謂,都無法改變成績本身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如果這孩子真的“無所謂”了,那麼他一定是在成績的兩個極端,要麼極好,要麼極差!

    2、來自父母的比較

    “你看看xxx,人家……”、“xxx真的是太厲害了,有獲得(考)了……”……這個我覺得真的不需要多說了吧?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經歷過。

    這種比較給一個家庭帶來了無數的爭吵。

    3、天賦壓力

    總有一些人,他們無論怎麼努力,成績總是很難提高。我們有很多理由可以去勸解一下孩子們、開導一下這些孩子們,但是都不可能徹底解決這個心病。

    我本人屬於“開竅”不算太晚的,整個小學成績中等偏下偶爾也會客串倒數。院裡一起玩大的同學們大都學習比我好。上了初中之後也沒報什麼希望,但是突然就成績突飛猛進起來,學啥會啥!院裡的孩子們大都被我遠遠甩開。但是如果晚開兩年呢?到了職校再來又能有啥用?

    有太多的人,他們不缺上進心,但是缺天賦和機會。

    4、學校老師施加的升學壓力

    這個沒啥好說的,越是好學校(尤其是初中)在這方面給學生的壓力越大。小到營造緊張氣氛,達到各種作業、加課的灌輸,說不累是假的,說沒壓力更是騙人的。

    父母壓力來自“恐慌”和“虛榮”

    1、關於恐慌

    多數父母會把各種壓力(工作、生活)以及對孩子未來的擔憂的情緒轉化成“壓力”施加給孩子。

    儘管他們有些時候會表現出各種“無所謂”,會跟孩子講各種“哲理”、“箴言”,有時也會“平等”交流,也會說什麼“成績不重要”之類的話。但是!別小看孩子們的洞察力,他們不僅僅會看我們說什麼,更會結合我們做的什麼來判斷我們在想什麼!

    我們總會有意無意的就給孩子們傳遞“成績的重要性”的各種“理由”。也會以此為藉口給孩子增加學習負擔甚至是不惜犧牲孩子的興趣、天賦以及休息等時間。

    2、虛榮心

    孩子小曬的、聊的是孩子的吃穿住用行。這時候受經濟條件的客觀限制,無論如何大多數父母都會“面對並且接受現實差距”;

    孩子大了曬的、聊的是成績。往往這東西跟物質的關係不是那麼的巨大,所以父母更希望孩子能夠透過各種“努力”以達到他們的“目標”————起碼說出去不丟人。

    3、面對現實的“妥協”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教育”是價效比最高的改變命運的途徑。無論你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無論你是有錢還是沒錢,無論你是有文化還是沒文化……多數人仍然相信“知識改變命運!”。

    很多東西孩子們看不到,所以父母們就“替”看完並安排孩子去做就行了……與此同時受孩子年齡、閱歷等影響,孩子很難理解也在所難免,那麼這些東西變成壓力也就很正常了。

    總結

    以上問題我能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比如一個事兒如何說能夠讓孩子接受、認可,但是我解決不了那些客觀存在的“恐慌”問題。雖然“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我還是不太希望以後大人孩子都後悔————問題是誰有能保證這麼做下去也不會後悔呢?

    我能找到的辦法就是多交流多學習,大人孩子都是如此。

  • 7 # 老劉157590678

    小學生和家長都有壓力的,但是他們的壓力是不同的。家長的壓力,一是生怕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沒有別人家孩子成績好,隨時都在關注、攀比;二是生怕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孩子回家就問,今天有誰在學校或路上打罵你嗎?三是老師對你好不好,老師在班上對誰最好。小學生的壓力,一是現在的學習任務重,自尊心強;二是成天家長都會問長問短,最終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在全班第一,如有疏忽隨時都會捱罵;三是學生讀書雖說是劃片入學,但到了上高中,如果考分低就面臨著失學,父母唉聲嘆氣。我個人認為學生比家長壓力更大。

  • 8 # 一下想不到好名字

    還會有這樣的問題,翻看了一下其他的答案,我都被氣笑了。

    毫無疑問,家長的壓力要比小學生大得多。奉勸那些說小學生壓力比家長大的人,這人還是要公正一些,人生還是要活得明白一些的好。

    一、從範圍上講,小學生與成人的壓力範圍大小是完全不同的。

    小學生有生存的壓力嗎?班長會要求你晚上和他一起出去吃飯,目的就是為了給他擋酒嗎?班主任會要求你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想辦法拿到班上來,然後按千分之一或者萬分之幾給你留點錢嗎?

    如果從學習這個角度上來說,小學生要求不斷學習,成年人在公司就沒有培訓嗎?月總結、半年總結、年底總結跟學生面對期中、期末考試不是一樣嗎?

    可以說,小學生的壓力範圍是成年人範圍的子集。

    二、如果說不願意承受壓力,撂擔子不幹了,那麼從放手的代價上講,小學生基本無壓力。

    壓力的大小,可以從失去支撐之後造成的後果來看一看就更明白。

    如果父母失業,家庭生活會受到巨大的影響,至少三個人都不好過吧。

    小學生不上學了,家庭生活的影響大嗎?

    風險上講,家長要面對著四個老人,生病、意外、過世等事情的風險隨時可能發生。小學生可以應付這樣的事情嗎?

    雖然眼看著家長可以享受更多的東西,但責任與義務、風險與收益都是對等的。

    如果沒有達到那個實力,卻要享受那些待遇,這叫錯位。

    三、回過頭來,弄明白什麼叫壓力。

    壓力與承受力是對待的。

    所謂壓力更多的時候是自我的一種感受,如此自我的一種東西,想完全比較清楚,那基本上不可能的。

    可能自己的力量小,揹著一公斤的東西都覺得快被壓死了。但看一看舉重運動員,上百公斤槓鈴都舉得起來,這怎麼對比?

    所以,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壓力最大的人,最委屈的人,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再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客觀的看到原先那個懟天懟地的自己是多麼可笑。

  • 9 # 說文寫作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毫無疑問,家長壓力更大!

    孩子開始上小學,從他自身來講,應該並沒有什麼過多的壓力。現如今對於很多小學生而言,很少有主動給自己加壓的,比如說主動寫完作業後,再看會兒書,背兩句古詩等等。

    而更多的是,寫完作業後,就想著玩手機看電視。甚至,作業還沒有寫完,就想著一會兒怎麼玩兒。

    所以呢,從本心上來講,小學生基本上沒有什麼壓力。

    但是,那是理論上講的。更多的時候,一上小學,甚至還沒有上小學,家長們就開始焦慮起來了,開始壓力山大起來了。

    比了圓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於是讓孩子早早地就補起課來,各種輔導班輪著上。但是,基本上都是孩子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這種時候,家長的壓力是遠遠大於孩子的。

    更別提考試分數出來後,看到隔壁老王孩子的分數,於是備感壓力山大,想著孩子沒有好成績,以後可怎麼辦?於是,就開始四處打聽輔導班,各種削尖腦袋想讓孩子各種補。

    此外,對於小學生而言,很多時候是不太懂壓力的,甚至搞不明白為什麼要上學。喊各種口號的除外!

    就算有壓力,多半也是家長和老師們給的!

    你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逆命而行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