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儒雅小葉子

    1、你走了以後我才知道,買來的蘋果不是放兩天就會自動脫皮的。


    2、你總吵著讓我摘下最美的星星送你,我微笑著說:我怎麼捨得摳出你的眼睛。

  • 2 # 功夫學徒

    現在的網路影片太過發達,不整一點只有現場才有的體驗,買票到現場看相聲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而只有互動,是不能透過看影片來體驗的。

    所以,調侃觀眾是必然的發展。

  • 3 # 老五的公開日記

    你認真品味一下岳雲鵬和其他人的相聲,就會發現,他說相聲的資質雖然不是很高,但其實他的相聲是非常接地氣的。而且到了後期,隨著越來越自信放鬆的表演,加上孫越穩捧,什麼感覺呢?

    就是岳雲鵬像天上飛的風箏,但始終有繩子連在地上的孫越!表面上是飛的風箏,實際上吃功夫的是地上的人。

    風箏做得好,放飛有技巧,這樣一來自然、灑脫的表演就很自然的展現出來了!

  • 4 # 鄭捕頭

    劇場相聲和電視相聲的一大區別,就是臺上和臺下互動增多。所謂互動,就是說臺上和臺下是有交流的。

    因為觀眾和演員距離比較近,臺上演員說什麼,臺下觀眾馬上就能做出反應,而臺下觀眾大聲說出什麼,演員也聽得比較清楚。在這種時候,就很容易產生你來我往的互動。

    表現在岳雲鵬身上,這些年隨著知名度的增加,隨著自信心的增強,他是經常和臺下觀眾互動的,有些時候還像和觀眾叫板一樣叫他們上去或者出去之類的。看上去半真半假,其實就是假的,演員不可能真的希望觀眾上臺或者離開,這只是一種表演的技巧而已。

    劇場相聲不拒絕適當互動

    從臺詞完整度上說,相聲表演的狀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臺下背好詞,到了臺上一字不落原原本本進行表演,即使臺下出現其他情況,也不作迴應,該怎麼演還怎麼演。舞臺經驗不太豐富的演員或者電視相聲,一般就會這樣演。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臺下也要背好詞,但到了臺上並不可丁可卯照著詞來表演,尤其在遇到觀眾大聲迴應的時候,他們要及時作出反應,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否則就失去了劇場相聲的一大魅力——當然完全無理取鬧的可以不管。

    拿德雲社來說,其實有不少相聲演員都喜歡和臺下互動,有時候“鬧”得還比較厲害。比如張鶴倫,他動不動就要和臺下觀眾PK,讓人家上來,觀眾就喊你下來,好多次他都作勢真的要跳下來。

    對於演員這樣的反應,觀眾是非常樂見的。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是演員與他們關係近的表現,表面看是挑釁和不服,其實是一種表演手段,拉近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對於演員來說,這也是儘快將演出氣氛升溫的手法,有利於接下來更好地表演正活。

    除了張鶴倫,此前從德雲社退出的閆雲達也很喜歡互動,觀眾也願意看到這一幕,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簡直比聽正活還要享受。

    岳雲鵬越來越會互動

    回到岳雲鵬,早些年舞臺經驗不豐富的時候,他絕不會也不敢和觀眾互動,這些年隨著知名度的擴大,舞臺經驗越來越多,技巧越來越熟練,岳雲鵬逐漸有了與臺下互動的資本,也有了本事,因此在很多時候他都喜歡找臺下的觀眾互動。有時候跟全體一起,有時候挑幾個顯眼的前排觀眾。

    看過《歡樂喜劇人》的應該都記得,岳雲鵬多次和頭排的觀眾互動,有一次是提醒那個觀眾要笑要鼓掌,還有一次是與一個觀眾的聯絡人通電話互動。這說明岳雲鵬認識到相聲表演其實是臺上和臺下共同完成的,不是完全單向的演員輸出。

    這種方式甚至被岳雲鵬帶到央視春晚。2019年春晚上,岳雲鵬在表演對對子形式的相聲時,就留下一定的時間和觀眾互動。要知道,春晚直播每一秒鐘都嚴格卡死,稍有不慎容易造成舞臺事故。岳雲鵬在這個舞臺還敢於這樣做,也說明他在這方面還是有充分把握。

    互動要掌握尺度

    當然,所有互動都要掌握好一個度,如果一場相聲聽下來全是和臺下的互動,那就不成其為相聲了,差不多成為類似脫口秀的表演。很多團體認識到這一點,包括德雲社在內,都提醒過觀眾不要過分互動。

    好在看岳雲鵬的表演,目前為止的互動還是比較良性的,沒有出大的圈子,也沒有因此引發大的爭議。

  • 5 # 漲漲漲168

    我覺得說是調侃,更多的是與觀眾互動。

    作為觀眾,我卻很喜歡這種相聲風格,感覺自己參與了這段相聲,有種快樂翻倍的感覺

  • 6 # 紅旭剪紙

    我覺的挺好,臺上臺下互動,可比小品好看多,就愛看小嶽嶽賤賤的萌樣,大家開心一笑,年青了幾歲,不要總是挑事。

  • 7 # 靜薇H5nk

    往前考古一下,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中,馬季老師的《宇宙牌香菸》,是直接從人群中開始表演的。

    相聲表演做為曲藝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認為起源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它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是非常典型的市井文化。

    它實際上是一種對話的藝術,不僅需要捧哏和逗哏之間的對話,也需要相聲演員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來增強交流暖暖場子,場子暖起來了,觀眾情緒被調動起來,即使個別包袱沒抖響,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象岳雲鵬在臺上調侃觀眾,實際上也是他相聲表演的一部分,看似隨意但絕不能隨便。語言、表情、動作都得拿捏得恰到好處,得讓人覺得親近而不過分,稍微過一點,依著小嶽嶽現在的名氣,分分鐘上熱搜,別說越黑越火,黑熱搜哪個正經演員都不願意上的。

    說起劇場的互動,我比較服氣郭德綱。比如:

    郭德綱:《水滸》還要聽嗎?

    觀眾:要!

    郭德綱:《馮天奇》要聽嗎?

    觀眾:要!

    郭德綱:那《老包》還要聽嗎?

    觀眾:要!

    郭德綱:好的,啊,你們等著啊,要 要 要,切克鬧!

    比起老郭,小嶽嶽的互動還是差點火候。

  • 8 # 鹹魚茶館

    只能說岳雲鵬的表演,更接近於國內通常意義上的“脫口秀”吧。

    其實德雲社大部分年輕演員的表演,都屬於這種“脫口秀”式的東西,不是相聲的範疇。

    演員在舞臺上跟觀眾頻繁互動,或者說互動也是表演的一部分,那是以前撂地常用的手段。

    早年間渾門相聲跟賣大力丸的共用一個場子,全靠肉嗓子和自己的“絕活”吸引觀眾,能夠圍過來的人越多,最後留住看你使活的人越多,那你可能掙到的錢也就越多。

    這種特定場景下,跟觀眾互動才有必要,江湖藝人劃定一塊地兒表演,之後就開始炸粘子。也就是山呼海嘯鬧鬧騰騰,讓周圍的人都聚集過來,以為自己正要表演什麼絕活兒。

    這種手段就是怎麼下作怎麼演,完全沒有限制,耍賤賣萌賣腐這些都可以,只要有人願意圍過來看就成。說白了別拿自己當人,當個狗熊讓人看樂呵,願意裡三層外三層圍住,有所謂的商演氛圍就好。

    之後就是“拴馬樁”,也就是把圍過來看熱鬧,但未必會掏錢的路人,儘可能多的留下來。

    這時候藝人就會竭盡所能的跟人群互動,讓他們覺得這場演出不看不行。比如打把勢的藝人,會給圍觀人群描繪一個不可思議的畫面,讓你不得不留在這裡看後續。

    比如他們可能會說“接下來我要用彈弓打前面那個茶壺底座,我能讓底座飛出去,茶壺裡面的水一滴也不漏出來”。

    這種玄幻的描述對於老百姓來說,是絕對沒有看過的稀罕玩意兒,所以大家就願意留在這裡等他表演。

    這時候藝人就會各種拖沓,一會兒擺架勢一會兒收勢,然後穿插自己想要買給你的狗皮膏藥大力丸什麼的,再用各種話術挑逗你,讓你覺得只有買了這些破爛玩意兒,才能看到這手絕活兒。

    但一直到最後這傢伙收攤,你也看不到他描述的絕活兒,因為他壓根也不會使。

    這就是“拴馬樁”,攬客用的手藝。低階一點的就是老郭在小劇場多次當成墊話表演的,罵街式拴馬樁,說圍觀人群裡面有人媳婦兒給他戴綠帽子,誰走誰就是那個人,於是要臉的都只能留下,免得被賣藝人罵街。

    這些互動方式,都是在沒有封閉劇場,而且全靠路人打賞的情況下,江湖藝人想出來的下三濫招式。

    所以才叫“粘”、“栓”這些詞兒,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而如果在劇場演出,都是先買票後入場,藝人壓根也不需要用這種互動方式攬客,那麼理論上更重要的就是你手上的活兒,如果有真能耐,讓買票進場的觀眾滿意而歸,下次還能捧場,那就是你技藝夠高的證明。

    評書藝人之所以高階,就因為他們都是坐劇場的先生,而說書人早年間就絕對禁止跟觀眾互動。原因很簡單,說書人在表演的時候,往往會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有大輩兒也有小輩兒,他們一會兒要喊父親一會兒要喊兒子孫子,如果他們跟觀眾之間有過互動,讓觀眾覺得說書人跟自己有溝通渠道。用現代語言就是“打通了第四堵牆”,那麼觀眾就會在聽到說書人喊“父親”、“兒子”、“孫子”的時候,有一種“這是在喊我”的感覺,如果是喊大輩兒還好,觀眾可以一起佔便宜,但如果喊小輩兒,觀眾可能就會不高興,覺得你在故意討便宜了。

    所以老說書人直接關閉了第四堵牆的通道,壓根也不跟臺下人做任何互動,哪怕看見自己長輩在臺下,也假裝看不見,一直要到表演結束才去行禮問安。

    岳雲鵬等新生代相聲演員的問題就在於,他們一直把第四堵牆開放著,跟觀眾之間一直互動,並以此作為表演最重頭的部分。

    所以岳雲鵬的演出場所,經常都需要他去控場,去安撫觀眾情緒,根本原因不是觀眾素質低,而是岳雲鵬自己的表演風格所致。他所有商業演出傳遞給觀眾的資訊,就是咱們可以隨便互動,無論你們怎麼折騰都可以。

    於是岳雲鵬的控場能力被吹爆,無論觀眾怎麼奇葩他好像都可以擺平。但根本原因在於,你是整個表演場地的節奏管理人,你怎麼會讓臺下的人覺得這裡可以胡鬧可以搗亂可以為所欲為的,這種現象的源頭,還是演員總在跟觀眾炸粘子所致。

    為什麼聽交響樂聽歌劇的人不會喊“咦~~”,因為人家把規矩早就立好了,喜歡胡鬧的人根本不會買票進去。

    而總在劇場裡面胡鬧需要演員控場擺平的,大概都是看耍狗熊心態的觀眾吧,而吸引這種觀眾的演員,自身問題也一定很多。

  • 9 # 作家李文豹

    岳雲鵬有本事,沒本事的演員敢調侃嗎?只會對臺詞,難道不是嗎?

    越是調侃觀眾的演員越有真本事,這一點,岳雲鵬比他師傅郭德綱都厲害。你問問姜昆敢嗎?調侃完了以後姜昆還回得去嗎?

  • 10 # 艾小艾探險

    岳雲鵬近幾年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不僅在小劇場演出,也參加各種商演。演出過程中,從最開始的緊張拘謹也發展到現在頻頻與觀眾互動,甚至拿一些觀眾調侃,調節現場氣氛。

    個人認為,只要無傷大雅,被調侃的觀眾也沒有覺得被冒犯,那就是增強節目效果的一種形式,不用小題大做,太當真。

    因為相聲與其他表演藝術不同,本來就有一種表演手法叫現掛,墊場或者忘詞、口誤的時候根據當時現場發生或存在的人或事抖個包袱。

    當然現在隨著相聲特別是德雲社的相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相聲演員演出過程中可能隨時會穿插一兩個關於現場觀眾的小包袱。岳雲鵬也不例外。

    特別是在德雲社的小劇場,買票去聽的都是粉絲,很多都對德雲社的段子耳熟能詳,不僅樂於與演員互動,有時還以被自己喜歡的演員點名為幸運。

    而且,相聲裡本身也有很多互損、埋汰對方的包袱,像倫理哏等,郭德綱也經常拿于謙開玩笑,拿于謙的爸爸和媳婦開玩笑,都是梗,不當真的。觀眾聽了哈哈一笑就過去了,沒人認為那是真事。

    而且,不得不說,岳雲鵬經過幾年的歷練,對於現場的把控能力可圈可點。跟觀眾開幾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有時也配合觀眾自黑自嘲一下,並不影響表演的完成度。

    但是出了小劇場,到各地甚至出國商演,有些觀眾初次接觸,不適應德雲社的風格,覺得被冒犯,演員不尊重觀眾也情有可原。

    個人感覺,岳雲鵬等演員多少也是會根據演出場合調整一下互動模式,注意尺度和分寸。像春晚的舞臺上他就很少拿觀眾調侃,有互動也都是善意的和拜年話。

    所以,聽相聲就是圖一樂,去現場更是為了感受不一樣的氛圍,互動、調侃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接受不了,可以在家聽個音訊,或者看個綜藝,大可不必上綱上線。人家被調侃的說不定還樂在其中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表格設定豎版時如何使標點符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