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0657518708

    《守株待兔》讀後感 《守株待兔》這篇文章講了:宋國一個農夫在田裡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奔跑過來,不知為什麼撞死在樹樁上,農夫想:兔子會自己跑過來送死,一天一隻,兩天就兩隻,一年下來他就夠吃夠穿了,何必種田受苦.於是,農夫就在那等.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農夫再也沒等來撞死的兔子,這事就當作笑話傳開了.  這個農夫真是的,也不動腦子想想,第一次他是靠運氣,得到了意外的成功,可是運氣不可能永遠伴隨著你,如果你不知變通方法,是再也不可能得到兔子了.  學習中也不能有自己不努力,想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有不會的作業不能等家長教你,要自己分析,自己做,用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以前,我不會的題目都請爸爸告訴我答案,而我不動腦筋,爸爸說:“不會的題目要自己分析,要用自己的智慧換取成功,不要有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我們在生活中也不要像那位農夫那樣,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化,想靠運氣來取得成功,要用自己的雙手,用勞動來獲得成功,這才算是真本事.新學期又要來臨了,我要上四年級,學習會更艱苦,而我不能守株待兔,要動腦子才能取得成功.“兔子“是用辛勤勞動的來的,不是等來的.

  • 2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3 # 使用者5119196148852

    用寓言和歷史故事來說明道理,是最常用的表現手法。如莊子《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孟子的《公孫丑上》中的拔苗助長,韓非子《王蠹》中的守株待兔。

    議論和記敘相結合,如《莊暴見孟子》記敘了孟子跟莊暴和齊宣王的對話,又說明了“與民同樂的道理。

    先秦散文論辯藝術,主要透過多種修辭手法和邏輯學的運用來表現,語錄體、辯論體、專題論文各有特點,其中《孟子》、《韓非子》的論辯藝術達到極致。誇張的廣泛運用,比喻的巧妙穿插,排比的層層推進,比興的深入淺出,邏輯學手法的不斷拓展:類比、寓言、"詭辯",形式多樣。孟子論辯氣象恢宏,博大狀觀,剛柔相濟,析義精湛。韓非子邏輯嚴密,說理透徹,言辭犀利,技巧嫻熟。

  • 4 # 豆沙是貓咪

    第一階段從夏到春秋時期,特點是史官分司,言、事不混,文字古樸簡潔;

    第二階段從春秋末到戰國初期,特點是既記言又記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長,內容祥贍,記事曲折,寫人生動,富於文采;

    第三階段是戰國到秦朝建立,特點是時代特徵鮮明,內容豐富,關注現實,理性思考,試圖解決現實問題,人格獨立,作品風格各異。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總的趨勢是,由簡到繁,由質而文,由片斷的文辭到較詳細生動的記言、記事、寫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腸蒸著吃還是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