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卵期
每年7月中旬,多數種類即陸續進入成蟲期,於8月下旬經雌雄交配,雌蟲選擇樹木枝幹或牆壁、籬笆、石塊上、石縫中產卵。產卵時先由左側附腺分泌泡沫狀蛋白物質於生殖腔開口處,右側附腺分泌出二酚醛類物質,使分泌的蛋白物質凝固為一層較堅硬的外殼筱蓋在卵塊外面,形成卵鞘。
一隻雌蝗娜所產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內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種類而有差異,一般可產下1~4個卵鞘。每完成一個卵鞘需2~4小時,一個卵鞘內的卵粒40一300個不等。初產的卵鞘為白色或乳白色,較柔軟,經5~10小時後即變為土黃色或黃褐色,也有的變為黑褐色。
產在桑枝上的則稱為桑螵蛸。由於卵鞘有大小、長寬、圓扁以及顏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狐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間俗名。各種螳螂均以卵鞘保護卵細胞渡過寒冬。
翌年6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故有“仲夏螳螂生”的說法,一直延續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時間早晚,除與當年的溫溼度有關外,還與產卵處所接受光照的強度或時間長短很有關。
2、若蟲期
卵在鞘內經胚胎髮育為若蟲後,即借身體的蠕動和卵的脹力,上升至成蟲產卵,並從做鞘時留下的孵化掙脫卵膜孵化出來,並藉助於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膠質細絲,將卵殼及蟲體粘連懸掛著。
有時可拉成10餘隻的長串,不久早孵化的個體,即借徽風盪漾用足抓住周圍物體各奔東西,這種自然現象,也是螳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殘食,儲存自身物種的一種本能。
卵的孵化時間,多在早晨4時開始至8~9時最盛(中華螳螂);廣腹幢螂則多在下午18時左右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時為姆化盛期。1~2齡蟲自相殘食性較強,在自然環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
這種自相殘殺現象,可能是螳螂蟲口數量自控到一定數量的種間機制,這種種間機制的產生與幼小若蟲的耐飢餓力有關,因為一、二齡蟲在完全缺食的情況下4~5日即死亡。
後期若蟲在缺食情況下也只能維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蟲與成蟲形態相似,只是若蟲不同齡期的腳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齡完成後,才長出起著飛翔作用的兩對大翅。
3、成蟲期
每年7~10月為成蟲的陸續發生期,一般雄性成蟲成熟期較雌性早10余天,羽化為成蟲後經歷10~15天就可進行交配,交配時間2~4小時,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當食物貧乏時,雌性有進攻雄性並作為獵物而被取食,人們稱為“妻食夫”現象。
這種生活中的行為,被解釋為由於雄性的嚥下神經節可分泌一種激素,促使它的側向運動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運動,因此,雌性獵食雄性常先吃頭,這樣可破壞雄性的嚥下神經節,有利於雙方接觸成功。
另外,有人認為,由於雄性成熟期早,此時雌蟲性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現,還有人認為,雌吃雄是為雌性腹內卵子的早熟補充營養,在一般情況下,只要雄螳螂能把握時機與雌性迅速完成交配過程,也可倖免於難。
從以上種種解釋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圍繞求婚、交配、營養三者的相互關係而產生的一種保持種群優勢的自然行為,在這種行為的過程中,由雌性擔負繁衍後代的主要責任。
4、食性
螳螂為陸棲捕食昆蟲(肉食性),凡是昆蟲中的小型種類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蠅、蚊蝗、蛾蝶類的卵、幼蟲、裸露的蛹、成蟲都是其適宜的獵捕物。甚至蟬、飛蝗等大型昆蟲,也是它們的捕食物件。
1、產卵期
每年7月中旬,多數種類即陸續進入成蟲期,於8月下旬經雌雄交配,雌蟲選擇樹木枝幹或牆壁、籬笆、石塊上、石縫中產卵。產卵時先由左側附腺分泌泡沫狀蛋白物質於生殖腔開口處,右側附腺分泌出二酚醛類物質,使分泌的蛋白物質凝固為一層較堅硬的外殼筱蓋在卵塊外面,形成卵鞘。
一隻雌蝗娜所產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內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種類而有差異,一般可產下1~4個卵鞘。每完成一個卵鞘需2~4小時,一個卵鞘內的卵粒40一300個不等。初產的卵鞘為白色或乳白色,較柔軟,經5~10小時後即變為土黃色或黃褐色,也有的變為黑褐色。
產在桑枝上的則稱為桑螵蛸。由於卵鞘有大小、長寬、圓扁以及顏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狐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間俗名。各種螳螂均以卵鞘保護卵細胞渡過寒冬。
翌年6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故有“仲夏螳螂生”的說法,一直延續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時間早晚,除與當年的溫溼度有關外,還與產卵處所接受光照的強度或時間長短很有關。
2、若蟲期
卵在鞘內經胚胎髮育為若蟲後,即借身體的蠕動和卵的脹力,上升至成蟲產卵,並從做鞘時留下的孵化掙脫卵膜孵化出來,並藉助於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膠質細絲,將卵殼及蟲體粘連懸掛著。
有時可拉成10餘隻的長串,不久早孵化的個體,即借徽風盪漾用足抓住周圍物體各奔東西,這種自然現象,也是螳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殘食,儲存自身物種的一種本能。
卵的孵化時間,多在早晨4時開始至8~9時最盛(中華螳螂);廣腹幢螂則多在下午18時左右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時為姆化盛期。1~2齡蟲自相殘食性較強,在自然環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
這種自相殘殺現象,可能是螳螂蟲口數量自控到一定數量的種間機制,這種種間機制的產生與幼小若蟲的耐飢餓力有關,因為一、二齡蟲在完全缺食的情況下4~5日即死亡。
後期若蟲在缺食情況下也只能維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蟲與成蟲形態相似,只是若蟲不同齡期的腳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齡完成後,才長出起著飛翔作用的兩對大翅。
3、成蟲期
每年7~10月為成蟲的陸續發生期,一般雄性成蟲成熟期較雌性早10余天,羽化為成蟲後經歷10~15天就可進行交配,交配時間2~4小時,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當食物貧乏時,雌性有進攻雄性並作為獵物而被取食,人們稱為“妻食夫”現象。
這種生活中的行為,被解釋為由於雄性的嚥下神經節可分泌一種激素,促使它的側向運動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運動,因此,雌性獵食雄性常先吃頭,這樣可破壞雄性的嚥下神經節,有利於雙方接觸成功。
另外,有人認為,由於雄性成熟期早,此時雌蟲性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現,還有人認為,雌吃雄是為雌性腹內卵子的早熟補充營養,在一般情況下,只要雄螳螂能把握時機與雌性迅速完成交配過程,也可倖免於難。
從以上種種解釋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圍繞求婚、交配、營養三者的相互關係而產生的一種保持種群優勢的自然行為,在這種行為的過程中,由雌性擔負繁衍後代的主要責任。
4、食性
螳螂為陸棲捕食昆蟲(肉食性),凡是昆蟲中的小型種類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蠅、蚊蝗、蛾蝶類的卵、幼蟲、裸露的蛹、成蟲都是其適宜的獵捕物。甚至蟬、飛蝗等大型昆蟲,也是它們的捕食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