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糊了個逗

    英宗從決議親征到出發只有幾天時間,連兵器都是臨時發的,這種情況下大軍的後勤必然出問題,而軍糧是戶部和五軍都督府負責,和于謙的兵部沒有關係,談不上啥陰謀。

    明代京衛,五軍都督府轄下共計三十九衛(萬曆朝數字),非五軍都督府轄下共計三十五衛,合計74衛.按照《英宗實錄》的記載,英宗朝有義務參加訓練的京衛,共計七十個。明代一衛標準編制5600人,則當時京衛的滿額守軍總數應為約十二萬人左右。從《大明會典》的記錄來看,在京的班軍總數應為八萬人。

    如果這麼計算,則京師滿額戰兵,應為本地衛所守軍和班軍的總和,共計約二十萬人。但從《宣宗實錄》的記載,京軍三大營,五軍營每軍二萬全營足額十萬人,神機營滿額共計七萬五千零七十一人,再加上三千營,則當時神機營的足額兵力,應為十八萬人左右。之後《英宗實錄》的記載,正統元年,京衛選操官軍居然只有十萬,而且大家還都認為夠用,希望免調外衛軍隊入京(即班軍)。這裡京衛軍十萬,加上班軍八萬,仍然是十八萬人。由此可知,正統朝的京營編制,與前朝無異。

    至於土木堡,根據《英宗實錄》的記載,親征徵調的是在營操練者,因此屯軍不在徵調範圍之內。曾擔任兵科給事中的葉盛(正統十年進士)寫的《水東日記》裡就明說了衛所兵普遍存在缺額近半的現象。因此當時從京衛所選的禁軍數目,應該只有一半左右。

    由此可知,當時京衛外加班軍,能有十三萬人就不錯了。而且在英宗親征前,明軍先派出了四萬五千人前往宣府大同協助當地守軍防備,因此英宗親征的實際兵力,當為十三萬人去掉四萬五千及京師必要的守備兵力,約八萬人左右。這也正好符合了北韓李朝實錄對土木堡之戰的記載。

    李朝實錄記載“皇帝領兵八萬親征出居庸關”,乃抄自遼東都司的邸報。另外吳克勤等人是先期派出去的,後隨皇帝回撤,總共加起來不會超過12、3萬。由於吳克忠、吳克勤以及朱勇、薛綬的部隊相繼被瓦剌軍消滅。等英宗到土木堡時已經丟了快一半人馬了(還都是野戰部隊)。

    須知九邊就是個篩子,女真和蒙古入寇只要上萬,就沒啥大用處了。朱勇部4萬人在野戰中被消滅,至於宣大的那些人除了龜縮守城根本指望不上。瓦剌騎兵已經控制了周邊戰場,所以探出中軍的撤軍路線並不難。

    具體看土木堡的戰鬥過程:蒙古軍包括兩部分,在東南佈陣(差不多正好位置在今天官廳水庫湖面)的阿剌知院部,大概2-3萬,從北面獨石口南下進入土木堡設伏,截斷了親征軍退入居庸關的歸途。在西北追擊而來的也先主力,幾乎是秒殺了斷後的朱勇之後,追到土木堡和阿剌知院部一起形成合圍 。

    而英宗從雷家站向懷來城西移動,其中軍所在主要是徵召的役夫等大量非戰鬥人員。在土木堡地區遭遇突然襲擊時,因為軍隊數量不足,關鍵是成建制的騎兵都跟著朱勇送了人頭,所以對瓦剌軍無法主動攻擊加以驅逐,只能臨時集結到土木堡紮營以等待救援。

    但是土木堡當地缺水,少量的飲水只能優先供給皇帝大臣,其次才是士卒。由役夫臨時組建的營伍缺乏管束,在移營過程中擾亂了軍陣,導致全軍崩潰。皇帝身邊只剩下了貼身太監團和所謂三千小韃子的京軍三千營,這些人戰鬥到了最後。

    由於明軍並沒有組織起會戰就崩盤了,因此蒙古軍還沒來得逐步收緊包圍圈。所以四散潰逃的明軍實際上大部分逃出生天了。土木堡離西直門就70公里,所以戰後逃回京師的人挺多,于謙防禦北京並不缺人手。甚至當時傳說80多歲的張輔其實也逃回了家,然後是上吊自殺的。

    《明英宗實錄》卷一百八十四:是日虜眾奉,上皇至紫荊關北口,副都御史孫祥遣指揮劉深出見上皇。嶽謙與深言,此處達子(韃子)三萬,止有精壯者二萬。又有二萬從古北口入。

    從這個記錄也可以看出經過土木堡前後多次的激戰,瓦剌軍仍有相當的規模,甚至還不斷有增援入關。所以土木堡之戰,明軍兵力或許略勝瓦剌(相差不會太大),而戰力明顯不如。加上英宗倉促親征,戰略上盲目衝動,戰術上不斷失誤,最終導致了慘敗。

  • 2 # 白龍赤子

    “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它是明代自建立以來面臨的最大的邊疆危機,明英宗朱祁鎮也被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抓走,讓中原王朝的顏面盡失!接著,出現了于謙所領導的北京保衛戰,守住了京城,為明朝的翻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于謙後面也被關進了監獄。總之,在明朝建立以來,從來沒有皇帝被擄走的事情,這種事情的發生讓人瞋目結舌!在大家的印象中,此時的明朝經過了太祖朱元璋、成組朱棣的努力國家實力達到了鼎盛,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下面我將逐一分析。

    王振專權

    王振,山西蔚縣(今河北蔚縣)人。王振進宮前,據說是一位老師。他進宮的原因就是要擺脫基層,走向上流社會。這一點可以從他進宮的經過看出來,其他太監進宮是因為家裡沒有吃、沒有穿的,所以小時候就被迫做太監了。但是,這個王振有些奇葩,他進宮完全出於自願,並且走流程的時候也是自己動手的,真讓人不得不“佩服”!王振進宮後由於心中“偉大的抱負”,贏得了成祖朱棣的喜愛,又因為他有著其他太監所沒有的本事——識字。所以王振就理所當然地當上了小孩兒朱祁鎮的“近侍”(保姆兼老師),這個小孩就是以後的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繼位之後,王振掌管了明代太監的最高權力機構——司禮監,從此權勢熏天。正統十四年(1449)慫恿朱祁鎮北征,從此釀成大禍。

    蒙古瓦剌部的崛起

    當然,對於“土木堡之變”這麼重大的歷史問題,也不能把原因全部怪在大太監王振的身上。因為馬克思老人家告訴我們,分析事物原因的時候也要注重其外在因素。此時的蒙古勢力,屬瓦剌部最強,而且瓦剌部憑藉其精銳的軍隊和傑出的領袖也先,又一次統一了蒙古高原,這在蒙古高原的歷史上是少見的。因為這一地區長期處於逐水草而居的分裂狀態。同時,也先當上領袖之後也拿下了西域難啃的骨頭哈密衛,這是明朝想得到卻得不到的地方,可見此時蒙古瓦剌部的強大。

    英宗朱祁鎮的決策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廢宰相、權歸六部”,使皇帝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加強。試問,在大明朝還有誰的權力能和皇帝相提並論?應該沒有吧!人們在分析“土木堡之變”的過程中喜歡將主要的責任推向大太監王振。在這兒,我們是否想過明英宗朱祁鎮的責任?他作為當時國家擁有最高權力的人,掌握著巨大的話語權,如果他不同意王振會硬拉著他去親征?這恐怕還需深入探討。

    士大夫的責任

    在我看來,明朝前中期的士大夫缺乏宋代士人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憂而憂”的高遠志向,當然後期的東林黨就是另一說了。也可能有人會說這時有于謙啊!他也是為國為民!但是,我認為當時這樣的人太少了!畢竟獨木難支,孤掌難鳴啊!如果當時有更多的士大夫站出來,結局會好點兒吧!

    結語

    “土木堡之變”的發生看似偶然,實則與明朝宦官專權、北部邊疆民族的強大和皇帝朱祁鎮本人有著更深層次的關係。我們在看到王振權勢熏天的同時,也要看到他所依附的權力,這個權力就是古代世界至高無上的皇權,所以王振才會為所欲為。另外,也要看到同時期蒙古勢力瓦剌部的強大和明朝士人風氣的重要性,這二者也成為“土木堡之變”爆發的主要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姚明真的很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