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宏日記1
-
2 # 鐵血剛柔
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聽我這個67歲的老頭兒慢慢道來。
我1993年轉業到地方工作後,當年迎來了單位組織的一次體檢,其中我的腦部CT診斷為腦萎縮,其它指標均正常。
以後每年的體檢,只要拍腦部片,無一不是腦萎縮。
我諮詢的醫生說,目前腦萎縮尚無有效藥物治療。我想既然沒有效藥,我還是不吃為好,是藥三分毒嘛。
從第一次被診斷腦萎縮,至今約30年了。除了記憶力稍有減退外,其他老年性痴呆即阿爾茲海默症的主要症狀,目前尚未呈現。
有的朋友問我是怎樣保持治療的效果呢?我說一次藥沒吃,談何治療過,順其自然吧!
我感覺到是不是和我長期從事腦力勞動有關係呢?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簡述:
第一,我當兵17年,主要在部隊師團機關從事給領導撰寫講話稿,起草文字報告和標繪地圖等工作。有時情況緊急時常通宵工作。
第二,轉業工作22年,在省直單位機關大都是文字起草工作,與部隊的工作性質大致相同。在此期間很快學會了電腦寫作,電子表格製作等。
我的感覺是腦子不怕用,越用越靈便,鎖頭不怕開,常開不生鏽,汽車也是如此。
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要善於學習,勤于思考,關心時政,熱愛生活,讓自己的頭腦和身心都活躍起來。
特別是退休的老年人,身體的機能都在逐漸衰退,這是客觀事實。我要說的是,啥事看得開,心態很重要,我們老了,但我們的心態不老,活到老,學到老,還應該是我們的常態。
如果心態老了,每天三個飽一個倒,無所事事,無所用心,心田無Sunny,容易荒廢了,那就是真的老矣。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律很重要。有人說男人不抽菸,白在世上顛,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不會打麻將,難得有朋友。我認為,做任何事都要適可而止,掌握好分寸和節奏,還是可以的。但若長此以往過度的話,都會對大腦有不良刺激,對身心健康不利,也給家庭生活帶來了困擾。
再回到題目上來,你老公剛35歲,年紀輕輕的,不必壓力過大,既來之,則安之,自己不必太著急。看醫生,遵醫囑,要樂觀,勤思考,多動腦,愛生活,莫急躁,常堅持,效果好。
我38歲確診的腦萎縮,現在不還是活得好好的。
-
3 # 親切精靈F1
小腦萎縮都會發生的,是生物老化的必然現象,或遲或早,或嚴重或輕微。早期沒太大影響,到徹底失能的過程也很長,可能十年八年,好的話一二十年也說不準,但是不可逆,也沒有特效藥。既然已經確診了,就坦然面對吧,人怎麼樣都是一輩子,是吧
回覆列表
沒有過這種經歷,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首先問醫生,如果治癒率高,咱就治,就算治不好也至少不留遺憾,以後也不會後悔,家人朋友也不會怪罪。
如果醫生都建議放棄,那就回家看中醫治,慢慢調理,心態放好,說不定還會有奇蹟發生呢。
不管結果怎麼,盡力就好,這樣自己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