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破扒
-
2 # 煙花氣
深度解析:
第一幕:前半段幹掉滅霸,後半段蟻人從量子領域回來,復聯發現竟有辦法把消失的一半人口帶回來。鋼鐵俠為了保住當下,先拒絕,但實在捨不得小蜘蛛,終於找到既保住當下又彌補過去的辦法。復聯決定組團穿越收集寶石以彌補過失。
第二幕:尋找散落在各地的復仇者,制定穿越計劃,組團穿越到過去收集寶石。但沒想到星雲的大腦雲同步了,2014年的滅霸坐著黑曜二號跟了過來,進入2023年主宇宙。於是,雖然綠巨人打的第一個響指如願帶回了那一半消失人口,但復聯不得不和滅霸再幹一架。正當倖存的復聯疲於招架、美隊獨自佇立戰場對峙滅霸百萬雄兵時(片中鏡頭太美),地球再次陷入絕望,而且這一次,不是滅一半人口的問題,這一次可是要被滅霸全滅了。
第三幕:消失的復聯回來了,還帶了一大幫人,美隊孤立無援的情況變成了復聯與滅霸打群架。但打鬥過程中,滅霸成功搶下手套。鋼鐵俠轉移寶石,犧牲自己打了第二個響指,讓滅霸和他的軍團化為了灰燼。初代復聯六人迎來各自的結局。
在之前結束不久的《復仇者聯盟4》中,滅霸的“天命計劃”因為復仇者們的穿越而被逆轉,浩克的響指帶回了之前《復聯3》中被滅霸清算了的半數生命,而滅霸自己也在最後的終局之戰中,湮滅於託尼的響指之下。自此宇宙霸主之一的滅霸全劇終!
滅霸作為MCU漫威電影宇宙中貫穿主故事線路長達十二年之久的超級大反派,除了他在影片中展現出的“無人能敵”的強大實力之外,在網路上以及粉絲的討論中,滅霸的“人口危機論”顯得更加的熱潮,經久不衰。
那麼以一種強勢的態勢,來消減宇宙中半數生命,以此來達到平衡宇宙生命和環境資源之間平衡的目的,這到底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環境與生命——賴以生存的根本
在影片《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託尼和斯特蘭奇等人與滅霸在泰坦星上遭遇、對峙,大戰爆發之前,滅霸曾清楚的闡述過自己的“天命”計劃構想。在滅霸漫長的生涯中,他曾親眼見識了自己家鄉(泰坦星)文明衰落的全過程。
曾經的泰坦星並不是如我們影片中所看到的那片荒蕪,反而是一個風景秀麗,物資富饒的美麗星球,文明發達,科技水平遠高於我們熟知的地球。但因為科技和文明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口的大爆炸,泰坦的自然資源已經跟不上開採消耗的速度,最終導致了文明的滅亡以及星球的衰敗。
由此滅霸誕生了自我理解的“天命計劃”,意圖想以消減生命數量,來減少對於自然資源的消耗速度,以此來平衡生命與宇宙環境之間的平衡。很顯然,我們從這一點來上來看,滅霸的認知無疑是非常正確且超前的,自然資源以及環境是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宇宙給予生命的一種饋贈。
雖然自然資源並非完全的不可再生,但相比於不加以控制的消耗速度而言,無疑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對於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破壞如果不能夠有清晰的認識,以及加以合理的規劃和控制,必然會導致環境和生命之間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滅亡。這是任何高等文明都無法避免的生存難題,必須有一個適度的取捨。
在現實生活中,亦是如此,很多國家都在致力於環境保護的工作之中,並且將之納入法律,這正是一種對於環境保護的踐行。
人口威脅論——環境資源的負載能力
有限的環境資源、緩慢的再生速度,很顯然必然會限制一個生態系統中的生命形態樣本數量,從人口數量上下手,毫無疑問是減少資源消耗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以一個虛擬的“反派”人物角色的角度來看,選擇這種方式無疑是無可厚非的。
不僅如此,滅霸的這種構想也並非沒有一絲的科學理論依據支撐。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書,由英華人口學家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創作,在他的書籍中表明瞭四種觀點,其中第二個觀點指出:“在對人口增長不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增長是呈現幾何級數,其增長力是無限的,而相應的生活資料卻只能以算術級數來增長。”
這其中的意思就是人口增長若是在沒有干預的情況,其指數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自然資源的倍數增長速度,由此而導致的生命和資源之間的矛盾就會不斷激化,直至爆發。所以人口控制是必然,滅霸的構想出發點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現實生活中,中國奉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所為的正式出於這個目的。
不過,相比於“計劃生育”的科學控制人口方式,滅霸的有意篩選主動“屠戮”是否有什麼依據和可行性呢?這就要提到馬爾薩斯的第三個觀點了:“人口數量可以透過被動型抑制人口和主動性抑制人口兩種方式來控制。被動型抑制包括戰爭、瘟疫、饑荒和各種疾病,而主動性抑制則是透過晚婚、避孕和節慾等方式來控制人口。”
是不是非常的熟悉和明瞭呢?我們所奉行的“計劃生育”正是被動型抑制人口方式,而滅霸的“屠戮”行為顯然就是一種主動型的人口抑制方式了,還是其中最為直接暴力的“戰爭”方式。如果排除掉道德和其他方面的因素限定而言,滅霸的行為顯然是存在可行性的。
“隨機機率模型”下的偏差——天命計劃存在弊端
在《復聯3》時期,滅霸的“天命計劃”還設定了一個非常公正的清選機制,那就是沒有任何外界因素限制和干擾的“隨機”挑選。按照滅霸的話語來看,無論是之前征戰宇宙時的直接“屠戮”,還是之後的響指清算,所選擇的物件都是完全隨機的,不摻雜任何的個人情感,也沒有個人恩怨和偏見左右。
甚至清算的物件還包括了自己的手下和親信,至於自己也是沒能排除在外,在泰坦星上,他稱自己只是一個倖存者。由此可見,滅霸的決心和意志是多麼的堅定,而在“天命計劃”完成之後,更是不顧自身的安危,消除了紛爭的源頭——以響指方式毀滅了“無限原石”。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覺悟和決心,才讓眾多的觀眾和粉絲們對於滅霸的對錯產生了疑慮,甚至開始質疑滅霸“反派”的身份是否合理。這些還只是題外話,對於滅霸對錯的判斷,下文中我們再做討論,現在我們還是分析一下,滅霸“天命計劃”中隨機機制的合理和可行性。
對於隨機機制,我想很多高中數學學得好的人,都不會陌生一個概念,那就是“隨機機制模型”,由於滅霸天命計劃所針對的是漫威全宇宙中一個一個的生命個體,可以近似的看做是一個“離散型隨機變數”,每個人被選中的機率和自身作為變數所擁有的權重相關,但由於隨機的初始設定,這個權重近似相等,也就是被選中的機率,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但這樣的等權篩選,真的可以做到平均、均衡嗎?很顯然不能,要知道“人口論”中所提到的人口數量可不是指單一的一個數學資料,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模型,其中人口總樣本中,還有年齡分佈、性別比例、地域差異等一些的附加屬性,人口控制根本不像數學建模中樣本數量隨機削減那般容易。
這些附加的屬性,必須都得兼顧得當,否則一旦人口樣本的平衡被打破,那麼所會帶來的次生影響可能會比“人口爆炸”更為嚴重。也就是 馬爾薩斯《人口原理》一書中第四方面提到的“人口波動規律”,該規律指明,人口的長期波動並不能只是單純的看短期的人口數量變化,而是要注意人口中的性別和年齡分佈,若是性別和年齡分佈不均衡,即使短期人口數量下降了,但很快也會形成一個爆發式的反彈。
這就好比,若是滅霸的隨機清算物件恰好大機率的落在了年齡較大的人群之上,雖然人口數量在當時急劇的下降,但這並沒有根本的解決人口增長過劇的根本原因,較大比例的年輕人口勢必在不久的將來仍然會帶來人口的迅速增長。但如果清算物件更多的集中於年輕人口上,那麼結果就截然相反,清算之後,人口不斷不會增長,甚至還會急劇的下降,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人口老齡化”。
所以從理論上而言,滅霸的人口清算“天命計劃”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還會依賴一定的運氣成分,不過不可置否的是,在短時間內,效果還是非常可觀的。但若是想如滅霸所期望的“一勞永逸”那樣,顯然還是不可能的。就長遠控制而言,科學的“人口計劃生育”顯然更為有效。
生命本質的探究——尊重和敬畏
對於滅霸行為的對錯的評定,自然離不開對於生命價值的討論,“天命計劃”無論是出於怎樣的一種目的和意圖,它對於生命本身的考量是極具爭議的。就如同上述所說的,滅霸的天命並沒有任何的權利、利益、情感、恩怨的干預,僅僅是為了宇宙的平衡。
從行為本質和目的上的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這樣偏激的方式是否就因為初衷是好的就可取呢?我想應該不是如此!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道一句話:“任何生命之間都是平等的”,都是大自然孕育而出的“寵兒“,讓一部分的生命犧牲來換取另一部分生命的生存,就真的是對於生命的救贖嗎?
在心理學上有過這樣一個相當經典的二難選擇問題,被稱為“電車難題”。一輛電車行駛在軌道之上,突然剎車失靈,沒有任何辦法停下來,而且在不遠處的軌道上有一群人正在漫步,電車沒有任何辦法避免這場災難的發生,擺在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在碰撞之前將列車改道,但在改道的軌道上同樣也有一對母女在停駐在那裡。試問司機選擇了哪一條軌道是正確的?
同樣是生命,只是數量的不同,順應命運選擇人多的是對的?還是改變現狀犧牲少的人,拯救更多的人是對的呢?我想這個答案很難選擇。那麼此時又多處一條沒有人的軌道,只是這條軌道非常的艱難,需要司機不停的維持電車的方向,才能安全透過。那麼此時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我想這個選擇實際上就和滅霸的天命計劃實施方式的選擇是一樣的,面對同樣是生命的兩個群體,人數上還完全相同,犧牲一半拯救一半,很顯然並不是最佳的方式,更是一種對於生命意義的忽視。為了保護生命、保護自然而屠戮生命,豈不是一種本末倒置?我想這也是為何在影片之中他被標註上“反派”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擁有能夠改變世界的能力,為何不能更加科學、隨和、自然的去造福世界呢?就如同漫威“蜘蛛俠”一直所標榜的那樣:“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世界的才是英雄,而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去強勢的同化世界、則註定不能被世人所認可。
由此可見,滅霸的“天命計劃”雖然初衷雖好,但並不能認定為是一種對的舉措,而且在其可行性上也存在諸多的漏洞和不確定性。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