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花套民
-
2 # 雨落心晴233
這句話意思是: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出處: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為政》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
3 # 使用者1622502107789780
孔子在《論語》中有一段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其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兩句話,流傳很廣,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容易被誤解。尤其是“三十而立”,經常被人誤認為是成家立業。其實這句話意思很深,跟成家立業沒半毛錢關係。今天我們就好好探討一下這兩句的內涵。
首先說“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麼呢?是人生觀、世界觀,是做人原則。
孔子說了,從十五歲開始,就立志求學。經過十五年的學習,終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人生觀、世界觀已經堅定不變了,做人有了自己的原則,有了自己的志向,對事物的看法,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不會再為外界所動搖了,這是三十而立。
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沒有自己的價值標準,別人這麼說,覺得有道理;別人那麼說,覺得還是有道理,沒有自己的主見,分不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是沒“立”,這跟年齡沒關係,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立”起來,人云亦云,自己就甘當牆頭草,隨風倒。
什麼是“四十而不惑”呢?意思就是說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已經沒什麼疑惑了,大多數問題都能搞清楚、看明白了。這句話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裡面有個問題存在,值得我們討論。按常理說,應該先沒有“惑”了,才能“立”志呀,自己還在迷惑當中,怎麼就盲目“立”志了呢?那個“立”會不會有問題?
這個問題就有點深度了。孔子說的“三十而立”,是透過學習古聖先賢的教導,才建立起來的價值標準,靠的是“信”,他堅信古聖先賢說的都是真理,都是對的,不用懷疑,他是依此而“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比較教條主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確實做人很有原則,但還不知道通達權變。
這就好比一個新手司機,透過跟教練的學習,確實會開車了,能上馬路了。但他只是嚴格按照教練教的規則來,他還不知道為什麼要那麼開,車出了毛病,也搞不清怎麼回事,遇到緊急情況,更不知道怎麼隨機應變。只有開過很多年以後,才不會畏手畏腳,被這些規矩所束縛,開起車來才可以得心應手。
那“四十而不惑”這句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十年之後,他已經深刻理解古聖先賢教導的內涵了,領略其中的精髓了,這才真正沒有什麼疑惑了,處理起事情來,才可以善巧方便,遊刃有餘了。
世事人情可比開車複雜的多了,你雖然很有原則,但你看的可未必對,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是光有原則就可以
回覆列表
三十不惑,又稱而立之年。就是: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也就是說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已經有了獨自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積累,對一些事物都會有獨到的見解。
來源
三十不惑,是 古詞新用。一般說法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原文選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孔子在《論語·泰伯》中說:“立於禮”,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因而可推知孔子的願意是,在三十歲時,他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了。用時下的話說,這個“立”指的是人心智的成熟程度,而不是形式上的成功程度。後人多從字面上片面地理解了孔子的意思,就是丈夫有棲身之所,並在事業上初步有所建樹。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應該業有所成,不會因為人生際遇遭受挫折或其它一些問題而有所困惑,對人生或者事業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五十知天命:孔子認為,人到了五十,人生之中的機運已經瞭解清楚,知道了生命的真諦。
六十而耳順:人到了六十歲,在孔子看來,耳順之年應該是不遠遊,萬事由之的時候,因此,不會因為很多塵事紛擾不休而覺得心有所役。同時,學就知名“所從知天命至耳順,學就知明,成聖之驗也。未五十、六十之時,未能知天命、至耳順也,則謂之“且”矣。”
七十隨心所欲:經歷知命。耳順後,學業和心性到了很高的境界,或者說到了成聖德地步,自然隨心所欲,對事物和人生各方面都參透。這是孔子一生的自我總結,也是現世華人自省自勉的標準。
八十、九十耄耋之年:《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百歲期頤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