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楓32267653
-
2 # 青檸5361
民俗文化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分佈於全國各地。
一、民俗文化活動的集體性
任何一種民俗無疑是一種文化,稱之為民俗文化。民俗是伴隨著人類群體的產生而產生的。因此,民俗培育了社會的一致性,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沒有人類群體就沒有民俗文化,所以說民俗文化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民俗的集體性可理解為:首先,任何一種民俗,都產生於特定的群體,如某個特定地域或某個民族。其次,一種民俗一旦形成,就會成為集體的行為習慣,流傳於一代又一代的集體中。再次,在流傳中由集體不斷補充、加工、完善。也就是說,民俗文化不是個人行為,一個人創造或倡導的一種民俗形式,沒有公眾的認可或積極推行,它決不會長久地延續下去,即使勉強地生存下來,也不會有其廣泛性。生活在某個民俗文化圈內的每個人都是民俗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也是民俗文化的被教化與薰陶者。
二、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性
民俗是習得知識,需要在一代一代中傳遞,具有時間傳衍的連續性,民俗是時間的連續體。是一個地方區域內長期人文積澱的一種客觀反映,它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象徵,是古老文化的傳承,所以傳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續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種文化信仰。民俗文化的傳承性就是教化和規範民眾,使民眾立足於當代,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民俗文化傳承著中國優秀的民間文化,延續傳統文化精神,增強廣大群眾的民族認同感的生動和富於人性的社會化。這是一種自覺的傳承,且具有原生態的特性,因此更具親和力。
三、民俗文化活動的地方性
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是以人世代相傳,除了中華民族文化大傳統之外,如春節活動等具有全國性特點。各個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環境形成了服務地方的文化小傳統,同一種民俗事象在各地會出現不同形態,不同時代,不同的地區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鄉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顯的地方性,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還有一種說法是“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這是較概略的區分。總之,民俗文化的發生、發展、演變是在一定地域空間下進行的,它受地理環境、人們謀生方式與歷史傳統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民俗文化顯現出濃烈的地方特色。
四、民俗文化活動的變異性
民俗文化因其傳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襲,代相傳,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民俗作為一種基礎文化,它在傳承與傳播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相反,它隨著時空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變異,形成了與穩定性相聯絡的變異性特徵。變異性是中國民俗的顯明特徵之一。民俗在傳承中變異,在變異中傳承。民俗的變異性從總的方面看,與歷史性、地方性相關聯,同類民俗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都會有各自的特點。民俗的變異性,一般說來有3種情況:一種是民俗表現形式的變化;一種是民俗性質的變異;再一種是舊俗的消亡。民俗的變異性特徵為移風易俗提供了學理的依據,人們可以依據民俗變異的規律,“化民易俗”,刪繁就簡,推陳出新,為建設民族的新文化服務。
五、民俗文化活動的豐富性
中國自立國之始,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形成今天56個民族共處的狀態。同一種民俗,在中華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各民族習俗被接納到中華文化體系之中,但都保留著各自的民族特性,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民俗文化活動。在各地區會出現不同的形態。中華文化以包容著四方的氣象著稱於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偉。自古到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文化層面的接納,民俗文化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極度深遠。漢族民俗中複合了不少少數民族習俗,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純粹意義的漢民俗,只有民俗複合時間的早晚而已。同樣,現存的各少數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漢民俗影響。因此,中國民俗文化活動形式極為豐富。
六、民俗文化活動的實用性
開展民俗文化活動的只有一個,即服務於人們的生活需要,實用性是中國民俗最本質的特點,民俗文化服務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人民依賴民俗開展生產,繁衍後代,尋求精神愉快。民眾創造了民俗,民俗服務了民眾。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區別於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徵之一。當然,中國民俗的實用性,不僅僅表現在信仰心裡方面,更重要的是許多民俗文化活動在民眾實際生活中發揮著效用。
中國民俗的形成及特點
民俗即民族的風俗習慣,指傳承於民間,世代相襲的文化事項。它具體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飾、飲食、居住、生產、節慶、禮儀、文體活動等方面。古人常把由於自然環境不同而形成的時尚稱為“風”,把由於社會環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習俗稱為“俗”。由此可見,民俗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緊密相關。
一、民俗的形成
經濟因素: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民俗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其產生首先受經濟基礎即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制約。
政治因素: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民俗又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剝削階級為了達到統治目的,一方面利用落後的民俗愚弄人民,另一方面用強制手段改變原有的民俗,以維持自己的統治。
宗教因素:民俗的產生還受宗教因素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民俗都是由原來的宗教儀式演變而來。例如漢族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回族、維吾爾族受伊斯蘭教影響,有禁食豬肉的習俗。
地理因素:民俗受地理環境影響很深,自古有“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由於自然條件差異導致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例如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農耕民族在居住、飲食、服飾、婚姻、喪葬、交通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異。
二、民俗的特點
集體性:民俗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併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整體意識。與上層文化相比,民俗的傳播更為廣泛,延續發展的生命力更加強大。
穩定性:民俗一旦產生就會相對固定下來,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端午節的習俗在先秦和兩漢時期就已經定型,經過2000多年一直影響至今。民俗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它約束著人們的行動和意識,並經久不衰地世代相傳。
傳承性:經濟發達的強勢民族,其民俗不但在本民族傳承,還不斷向周邊其他民族播散,例如中國的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幾乎影響東亞和東南亞的所有鄰國,而經濟欠發達的弱勢民族,其民俗往往只能在小範圍內傳承。
發展性:民俗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有些民俗隨著其經濟基礎的消失、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自然消亡,而有些民俗在傳承的過程中其實質和內容都會發生改變。例如端午節的習俗傳承至今,其最初送瘟神的本意早已改變。
地域性: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民俗受地理環境影響很大。例如遠古時期北方民族為了躲避風寒而發明了穴居,從西安半坡遺址可以發現當時的住房是半埋地下的。南方民族為了防止炎熱潮溼而發明了通風式的幹欄建築,從河姆渡遺址可以發現當時的住房是用竹杆撐起來的。又如,在飲食方面,南方人喜歡飯前喝湯,煲湯的時間很長,但是不太油膩,營養物質充分溶解在湯裡,既止渴消暑又補充流汗後的虛弱身體。北方人喜歡飯後喝湯,湯濃油大,有利於保溫、藏熱。可見自然環境差異是造成民俗差異的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民俗文化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分佈於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