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懂的失去學會放下
-
2 # 快樂的老伽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講述的是人和環境的關係,也包括個人的政治環境。這句話在修辭手法上使用了互文——不以物悲喜,不以己悲喜,大意是,一個人不因為環境的變化,心情也變得高興或悲傷,也不因為自己政治上的得失而變得高興或悲傷。
二,歷史上有很多這樣這樣的人,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從不放棄,孔子奔走呼號於列國,陳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辛棄疾散盡家財為國家,陸游老了依舊要《示兒》,他們都是具有家國情懷的精神。在他們都是心懷天下。這種精神流淌於中華民族的血液,是中華民族的延續流傳的精神之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講的是環境與人的心情的關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大仁大義的心境,為了大仁大義,不以個人得失寵辱而影響自己的心緒。如范仲淹所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這是一種為國為民分憂故而寵辱不驚的大仁大義。
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蘇軾、岳飛、辛棄疾、林則徐等等。他們在受謫貶後,沒有因對現實不滿而頹廢沉鬱、萎靡不振,而是身擔大義,為國獻身,引發後人無窮的感嘆。正如孟子所云:“士窮不離義,達不到離道”、“古之人得志加於民,不得志修身於現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善於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持自身的原則,坦然面對一切,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都能處之態然。
在處理環境與人的關係上,要用一種辯證的觀點來看。保持自身的平和心境最重要,環境可能改變人,但那畢竟是外因;關鍵還要靠自己。塞翁失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塞上老翁沒有因失馬或得馬而變得失意或高興,他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到了與眼前事物不同的景象,他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