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佩琪百事曉

    我想題主說的大概是日產汽車2020前三個季度淨虧損3677億日元,摺合人民幣255億。

    日產汽車不用我過多介紹,對它的瞭解想必大家都知道。作為日本第二大車企,同時還是世界十大車企之一,日產曾經的輝煌讓很多車企望而卻步,然而近些年卻隱有“跌落神壇”的跡象,細說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以下方面:

    品牌力下滑

    以前提到日產車,腦子裡的第一印象便是豪華、高階、技術頂尖。而現在的日產為了控制成本,降低了品質,成為了“廉價”的代言車,導致其品牌力持續下滑。

    而這一切可以說是“成也戈恩,敗也戈恩”,作為“汽車教父”、”汽車界最有權勢的人”,他讓日產成為大眾利潤的收割機,同時也讓日產貼上了廉價的標籤。現階段日產管理層也普遍認為是戈恩的主導產能擴張路線使得用於研發新車的投入減少,降低了日產品牌在全球的競爭力。

    2020的全球疫情

    如今疫情已成常態化,不僅僅是國內,全球都是如此。新冠疫情對全球旅遊業、電影業來說算得上是一場噩夢。全球經濟低迷,各行各業都在尋求新的發展,汽車行業也不例外,日產汽車自然也是受到波及。

    日前,日產已宣佈縮小核心市場(中國、北美、以及日本本土),同時下調2020全球銷量預期。

    消費者要求變高了,對汽車的購買已趨於理智。不管是日產還是其他品牌其實自2018年來,銷量就在持續走低,除了其品牌本身的問題外,也是因為現在的消費者不在盲目買車,油價上漲,交通擁堵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當然日產對此也並非聽之任之,其現任CEO表示日產將實施一項為期四年的經營改革計劃,只為改變兩年來日本的持續虧損狀態。

  • 2 # 李哥漫談

    現有汽車市場已明顯處於飽和狀態。簡而言之,該買的,能買得起的,基本都買了,剩下的存量要買車的人已經很少。目前車企主要的推廣方向也已經轉變為改善型需求,前段時間一則新聞統計中國平均汽車壽命僅為3.5年,但現在汽車品牌實在太多,尤其眾多高科技、網際網路甚至連恆大這樣的房地產巨頭都進入造車領域,使得本就腥風血雨的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現在如果說哪個車企鉅虧甚至消失在大眾視野都太正常不過了。

  • 3 # 橙子愛理財

    日本品牌車,感覺最近一兩年創新不行,看看咱們中國市場,做新能源 智慧化駕駛的車企不斷湧出新品牌,說明咱們國內的創造力不斷增強,現在買車的多樣性更多!而市場需求就是那麼多,加上疫情經濟本來就不好,中低端車子受影響比較大。存量市場要換車肯定也是選擇更有吸引力的高科技車子!不光日本車企出問題,中國的老牌子也有出問題的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讓好友看贊過的影片怎麼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