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s夜光美酒

    昆明呈貢區吳家營社群有個七步場村,這個村子製作豆腐的歷史悠久,也許是豆子好、也許是水好、也許是製作工藝好,也許兼而有之。七步場村的豆腐品質上好。以前七步場村的農戶挑著豆腐到昆明叫賣,老昆明人買豆腐非七步場村的豆腐不買,可見其名氣之大。


    進入七步場村,和其他村莊最大的區別就是非常乾淨整潔。村裡的配套設施很完善,診所、藥店、超市、飯店、理髮店、農貿市場、活動中心、自動取款機等一應俱全。


    七步場人除世世代代的辛勤耕種勞作之外,還精於手工製作臭豆腐。七步場製作臭豆腐的歷史已有數百年之久,據1992年版《呈貢縣誌》記載,“明洪武年間,七步場生產板豆腐、滷腐、臭豆腐,興盛時加工豆腐者一、二百戶,名馳四鄉……”。


    隨著新昆明發展,呈貢成了昆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大學城拔地而起,呈貢從昔日的農業縣變成昆明新城區。七步場村以豆腐為龍頭,開了各種檔次的主打豆腐品牌的農家樂。進入七步場村,李大炊豆腐宴,七步香豆腐宴,晉家豆腐坊……,數不勝數。


    走進村子,這個和普通農村沒太大區別的村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七步場,村路雖然路算不上寬敞,倒也乾乾淨淨,凡是有空地的地方,基本上都停滿了各種車,這些都是為一塊豆腐而來的,或呼朋喚友,或全家老少,熱鬧得不像話。


    七步場是昆明最早進行豆腐生產加工的地方,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七步場的豆腐很出名,與建水、石屏豆腐並列雲南三大豆腐,這做豆腐呢,記得小時候有句童謠:“做豆腐,真辛苦,半夜起來磨,磨了還要煮”一句話,概括了手工製作豆腐的艱辛,而七步場的豆腐,大多沿襲傳統制作方法,豆腐西施豆腐師傅們每天早上5點就要將浸泡4小時以上的優質黃豆進行磨、瀝、煮、點、壓等工序,一粒粒小小的黃豆,才能變成香嫩的豆腐。


    相傳,清康熙年間,村子裡有戶姓王的人家,母親因操勞過度臥病在床,兒子為救母親四處尋醫,心急如焚。有天,兒子發現家中幾天前做好的豆腐由於太忙忘記處理,長出了一層細細的絨毛,絨毛下的豆腐晶瑩誘人,於是,他取出豆腐加上調料蒸熟,成就了一道百年美食。


    “七步香”特色餐廳由原七步場小學改造而成,環境古樸而優雅。院落中,滇池裡淘來的古船上種滿花花草草,恰到好處地進行著點綴,那自然與平實的美讓人舒心、愜意。餐廳內刻滿了兒時的記憶,教室、黑板、精美的壁畫,讓記憶和就餐多了份韻味。


    三百年來,村裡的村民十之八九都在做豆腐,七步場也因豆腐製作而聞名。如今的七步場社群建築雖為普通的城中村建築,並無“古鎮”特色,但七步場的豆腐傳承數百年至今,已經成為昆明最有名的豆腐文化名片。但對於村裡的居民來說,能把手藝一代代傳遞下去,讓子孫們都能嚐到美味的豆腐,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代有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最後下場卻很慘的將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