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40443976194

    陽明和王守仁是同一個人。都是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 2 # 天涯半痴

    王守仁的學說,來自於儒學為根本,佛家為主線,道家為血肉的修心之學,可能應為每個人的悟性不一樣,王陽明最開始喜歡佛道之學,但是又有超出一般人的心性,人家修幾十年的成就他也就幾十天就修到了。儒家偏重於一切向內求只有理論修習沒有實際操作,唯一的格物致知也只是個虛頭不知如何格物能致知,佛家,道家,不但有理論還有實修開悟之法,但是偏重於出離於世的修習,都有不足之處,尤其王陽明由儒入佛進道,覺得儒家道家佛家都沒有入世成就之法。

    心學的主要著作就是,王陽明語句集《傳習錄》當他被髮配到貴陽龍場,經歷生死浮沉後,發現了人事的本質是心,心外無物,心外無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體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當日本得到這套理論大量實踐發現,將理論帶入實際,能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 具體當他在剿匪時,有遠中近三夥土匪,近的最強,中的最弱,遠的不弱不強,若是按遠近當剿滅第一夥,按難易,當剿滅第二夥,但是他帶兵直驅最遠的一夥,為什麼,應為大家都覺得不會去最遠的一夥,所以出其不意,一舉成功。

    社會上無論什麼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慣性思維,與原始本性的奴隸,當你能駕馭自己的行動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於根據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則你很有可能成功。打個比方,當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時候,本能會恐懼逃避,但是當你的理智(王陽明叫知)強大到能克服恐懼,按照具體規矩去辦(王陽明叫行)。這就叫(知行合一),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體的規矩去辦事。在(遙遠的救世主中,這就叫強勢文化屬性,有強勢文化屬性的人才能成為開創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這點沒錯,比如股票,和現在的房市。人性的趨利會買漲不買跌,然而抄底,高賣才賺錢,一般人心理沒那素質,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雞,不是沒有道理的。社會上,無論士農工商,成功的在少數,不是沒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萬金者必是萬金人物。

    成功的關鍵在於不要相信慣性思維,本性思想,要學習事物的規律,人性的弱點,應為大部分人都是受眾,他們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體規矩辦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 3 # 有得觀史

    “心學”屬於唯心主義學說。其核心是四句話: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惡揚善,提升道德,促進文明。

    怎麼做到去惡揚善呢?王陽明給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小張想學游泳,他買來游泳書籍,還請了游泳教練,刻苦學習,很快游泳理論知識就爛熟於心了。光講理論小張可以稱專家了,但是他還是不會游泳。小張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邊長大,沒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問他,怎麼才能學會游泳,小王說不出來。小王也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練,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領講得頭頭是道。小李對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現實中很多表現。比如平時我們說,某某人眼高不低,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現。還有,有人愛讀書,讀了很多書,卻感覺沒啥長進,這也是沒做到知行合一的結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實沒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騙性。

    再比如游泳、開車,理論學得再好,不經練習還是不會。這說明理論和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又比如減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減肥的方法,做了一個月,減了10斤,效果很好。減肥這件事你知道怎麼做了,也達到了減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個月後你堅持不住,又反彈回原來的體重,這還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難。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 4 # 國學新知堂

    儒家講修道德,要先從修自身做起。禮儀是外在的東西,修道德的實質最終歸結為修心。孔子提倡一個仁字,心中有仁,然後行禮才會成為自然的東西。心中倘有惡念,口中雖善,動作中鉅,那也是虛假的。

    儒學教導我們知禮和行禮,但也需要告知我們必須要知禮和行禮的根據。說禮是天地之大義,是人類社會最根本的法則,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它。這是從外面說,從客觀性上說。如果說人心從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與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禮和行禮是人性的自我實現。這是從裡面,從主觀性上說。所以王守仁的“心學”是儒學學說合乎邏輯的發展。

    王守仁有一個根本觀點認為理的根據內在於心中,它是主觀的,不需求外求於物。這個假設包含有神秘主義的成分。心與物的關係是哲學上的一個根本課題,現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夠單純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須要結合心理學的成就。當我們設定了心與物的概念,並要思考二者之間的關係時,就不能夠單純從這兩個概念出發,我們需要考察實際的自然現象及其聯絡。

    如何尋求本心中的理呢?由於假設理是內在於人心的,那麼良知良能只能是一個心中先驗的狀態。所以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回覆到心靈的這一先驗狀態中。既然這個良知的狀態是每個人先天的心靈狀態,為什麼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釋說,這個良知狀態常常被人們的私心物慾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滅除私慾和物慾,努力使心靈狀態回覆到先天的先驗狀態中,這個狀態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為滅人慾存天理的過程。王守仁有四句詩根據他的主要哲學觀點。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是這樣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實現了良知,就必然引導自己的行動,由先驗的良知引導的為善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離的過程,良知必然引導良行,良行必然發動於良知。知和行是互為表裡的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但是在人慾遮蔽良知狀態下的行為就不能保證知行合一的。因為良知不能有效引導行動,這個行動雖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標準,但並不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行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個先驗的狀態,必須透過修心而獲得。普通人由於沒有去除人慾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實現知行合一。

    我們今天還看待這些觀念,不能抱著盲目崇信的態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與他的思想有關,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的理論和學說是先驗為真的。心與物的關係片面強調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確。如果我們抱定是求真理的態度,那麼王守仁的學說還不是終極學說,前人給我們指示道路,我們需要沿著他們指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侷限在他們的結論裡面。

    而且心物的關係也決不是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實,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實,心與物的關係是這兩部事實之間的關係,探究事物的終極真理仍舊需要從觀察和研究事實開始。

  • 5 # 妖姬的情感課堂

    王陽明晚年曾將自己的心學概括為四句教: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因此讀懂四句教就讀懂了陽明心學。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誤解。下面我逐句解釋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陽明心學的要旨: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這句話是對“心即理”的解釋,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起點。

    那麼為什麼說心之體無善無惡呢?

    因為,心之體(本心)是判別善惡的標準,符合本心的是善,違背本心的是惡。本心的層次比善惡更高,所以不能用善與惡來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為(惡),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還是非法(惡)呢?我們只能說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無善無惡)。因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斷合法(善)或非法(惡)的標準。

    再比如,你見到一個小孩子快要掉進井裡去了,第一反應一定是拉一把,這就是你的本心。你絕對不會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沒有善與惡,但只要遵從本心,所作所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這句話,也可以說心體是至善無惡的,這也是王陽明認可的說法。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如果一個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或者說至善無惡的,那麼為什麼還會做壞事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私慾,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貨等等。這些私慾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產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惡。

    所以王陽明常常說“存天理去人慾”(這是宋明理家們所共同認可的準則),要求人們摒棄私慾,恢復本心(天理)。

    知善知惡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斷善惡的標準,因此每個人都知善知惡,這種能力就被稱之為良知。就算一個人的本心被物慾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夠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惡。

    很多人吵架的時候會說: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虧心不虧心。這說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陽明抓到一個盜賊,他讓盜賊當眾脫衣服。賊脫了一件又一件,最後只剩下一條內褲,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脫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盜賊,但也有羞恥之心,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惡,還是好善惡惡。良知之知,並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餓知冷之知。你知道餓了,一定會找東西吃,知道冷了,一定會找衣服穿。同理,你知道什麼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麼是惡,一定不想做。

    這就“知行合一”。

    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然,在物慾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麼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麼是惡但想去做。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鏽跡斑斑的銅鏡一樣昏暗不堪,因此必須經過一番為善去惡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復良知。

    王陽明說的物,指的並不是客觀物體,而是人意識的物件。你想到什麼,什麼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順父親,孝順父親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陽明說“心外無物”,意識的物件當然在你心裡而不在別處。這句話並不是指客觀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麼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實施;想到惡的事情,就去糾正。這就是為善去惡,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慾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復了,你的所作所為就是至善無惡的了。王陽明把這一過程比作磨鏡子,磨去鏡子上的鏽跡、灰塵等等,使鏡子恢復明亮。

    關於四句教,王陽明的兩大得意門生:王畿和錢德洪曾產生了一場爭論。

    王畿是喜歡獨立思考的叛逆學生,他認為,心體既然是無善無惡,那麼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知也是無善無惡,物也是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並不究竟。

    錢德洪是聽老師話的乖學生,他認為,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但是人被物慾沾染得久了,就會有善惡之見,所以要為善去惡,正是為了恢復本體的無善無惡。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確的。

    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相約第二天請教老師。

    第二天在天泉橋,王陽明分別聽了他們二人的觀點後說,你們倆說的都對。但是王畿的觀點只能說給上根人聽,而錢德洪的觀點只能說給中下根人聽。

    上根人一旦徹悟本心,所作所為皆出自本心,沒有善惡之念,但一切行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雖然見到了本心,但是由於物慾習氣的影響,所作所為有善有不善,必須經過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覆本心。

    因此把兩人的觀點結合起來,就沒毛病了,無論什麼根基的人,都可以憑藉這四句話而領悟聖人之道。

    這件事就稱之為“天泉證道”,是王陽明最後對學生們的教誨開示。因為說完這段話,王陽明便出征剿匪去了,並在半途病逝。

  • 6 # 君山話史

    心學說的心,不是撲撲跳動的心臟,不是能思能想的大腦,不是有形存在的身體器官。

    王陽明說:“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又說:“這個便是汝之真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

    人皆有心,心就是無影無形卻能讓人思考、視聽、言動的精神主體。

    不僅僅如此,在心學裡,心的概念還被無限制地放大,從個人放大到了整個宇宙,成為惟一的實在,或者我們可稱之為宇宙精神。

    心學實際上是對程朱理學的反動。程朱構建了一個儒學的哲學體系,引入“天理”的概念,天理成為類似宗教中“神”或“上帝”之類的最高信仰。“存天理去人慾”也成為新儒學的基本主張。所以理學強調“窮理”,就是要研究透天理。怎麼研究呢?就是要“格物致知”,對各種事物,要一個個分析,搞透其中的“理”。

    陸王心學,走的不是程朱一路,不是向外求天理。心學的基礎來自孟子的心性說,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只是明瞭自己的內心,就能明瞭天理。孟子還有一句非常有內涵的話:“萬物皆備於我。”

    心學並不是起源於王陽明,而是起於南宋的哲學家陸九淵。陸九淵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說:“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到了王陽明,索性說:“心外無物。”心就成為惟一的實在。

    王陽明寫過一首哲理詩: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說的是心學的宗旨,心學不但是一門哲學,也是一門人的學問。我們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內心有著怎麼樣的想法。過去種種心念織成的因,造就了今日現實境遇的果。所以,王陽明說,“萬化根緣總在心。”

  • 7 # 好玩的國學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學!

    王陽明是中國文化中的儒家大師,而且是屬於那種站在頂峰上的大師,可以稱之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於王陽明取得的赫赫戰績,王陽明為中華文化做出最大的貢獻,是他創造了心學,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後的歷史中,心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華人文化心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成為中華民族對外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的產品,他的心學思想,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學,他的思想其實來源於儒家的亞聖孟子的思想。孟子認為,人人有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就像是我們的四肢一樣,先天地存在我們的內心。在宋程朱理學之後,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論影響下,王陽明在歷經人間的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在茫茫大荒的貴州龍場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的心學,不同於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強調心的作用。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舉了個例子告訴學生,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有人說這是唯心主義,其實不然,王陽明的意思是說,人認識了這個事物,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才發生價值,否則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他沒有被我所感知。就相當於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樣,但是我沒有看見她,她就不在我的心裡,這個美女於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我看到這個美女了,她美麗的倩影在我的心裡投下了層層漣漪,她的美對我產生了價值和意義。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哲學內涵並非是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萬物對於我才產生了價值。

    王陽明的心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強調心的作用,強調人的生命灑脫活潑的靈明的體驗。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心境澄澈,則心無掛礙,才能達到大境界。

    心學就是心即理。王陽明的心學,是對朱熹等人的理學的一種撥亂反正。王陽明認為,天理就存在於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應該騎驢找驢,不要到別處尋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就行了。因為,理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透過心來認識外界萬事萬物的。因此所謂的心即理,其實就是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一種價值觀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認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實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要是我想做一件壞事,那就立即去做嗎?王陽明很顯然已經考慮到這個邏輯的黑洞。其實,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良能,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當然,人是社會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礎上,王陽明還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養惡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靜坐,比如萬事要在事情上磨練和自信立志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讓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慾望所汙染所遮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良知。

    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慾望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只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你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才能夠在狼奔豕突的慾望中,在混亂複雜的社會中,找到一處安靜、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園!

  • 8 # 江南昔影

    我覺得說他是主觀唯心主義有失偏頗。他的心與意,善與惡,有點類似現象學的意向性和意識主體,主體間性與內時間的統一。

    善惡有先驗性,還是算偏向客觀唯心主義比或二元論比較好。

    陽明先生在缺乏邏輯推理思想傳統和儒家理學統治的明代,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視窗,堪為天才……可惜註定是無根之水,井中撈月!

  • 9 # 文藻巧翁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在明王朝曾做過兵部尚書,多次鎮壓農民和少數民族的武裝起義,被封為新建伯。因曾隱居紹興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稱王陽明。他的著作後人編輯為《王文成公全書》。

    在宇宙觀方面,王守仁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把自然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說成是“心”的產物,認為沒有我心,便沒有世界的一切。他說:“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傳習錄》下)這是徹頭徹尾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

    在認識論上,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學說。認為人都有良知,都有生來固有的關於真理的認識。他認為“天地萬物”、“萬事萬變”都已包含在“良知”之中,所以知識乃是“良知”的自我認識,不必透過外界事物來求得知識識。並認為心裡的“良知”就是“天理”,把心中的“良知天理”貫徹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與我心中的“良知”相符合,就是“格物致知”。這是一條典型的從“心”到“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他與程朱學派“知先行後”論不同,認為知行不可分離。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答顧東橋書》)又說:“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就是說“真知”就是“行”,“行”包括在“知”中。思想動機就是“行”,完全取消了社會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這就是他唯心主義先驗論的“知行合一”論。

    王守仁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把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一切人都具備的先驗原則,藉以壓抑、泯滅人民的反抗意識。他曾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他的哲學就是以“破心中賊”為主旨的,所以受到歷代統治階級的賞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蜀國論文臣武將,都是三國裡的佼佼者,為何先於魏、吳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