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午後的汐顏
-
2 # 邪惡點方向
我認為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為一兩個原因是不對的。明朝的滅亡有人說是貪汙腐敗,有人說是黨爭,有人說是軍隊問題,也有人說是天災人禍,也有人說是漢奸太多,之前我還看過一個觀點認為是資本的積累才讓明朝衰落。一個朝代的垮臺是多方面的,難以評價。不過儒學從春秋到現在依舊發揮著其影響力,說明了它的獨特魅力。
我認為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為一兩個原因是不對的。明朝的滅亡有人說是貪汙腐敗,有人說是黨爭,有人說是軍隊問題,也有人說是天災人禍,也有人說是漢奸太多,之前我還看過一個觀點認為是資本的積累才讓明朝衰落。一個朝代的垮臺是多方面的,難以評價。不過儒學從春秋到現在依舊發揮著其影響力,說明了它的獨特魅力。
明清時期,儒家思想發生的變化主要是:經世致用、君主批判。
明清時期思想家主要表現為:
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 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專制;顧炎武也激烈反對君主專制, 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被後人提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鼓勵人民關心國家大事;王夫之認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應當是從事農業的老百姓都有份。
②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強調經世致用:黃宗羲駁斥輕視工商業的傳統思想,指出工商業和農業一樣,都是“民生之本”,應該受到保護;顧炎武、王夫之主張文人多研究一些有關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反對空談。
③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黃宗羲批判舊儒學的“君為臣綱”的思想,提出 “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思想命題;顧炎武批判道學脫離實際的學風,提倡走出門戶,到實踐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學先前宣揚的“天命論”和“生知論”,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