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90508914977868
-
2 # 使用者4059052264141348
少林寺七十字詩法裔輩分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
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淨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德行永延恆,妙本常堅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鑑崇祚。
衷正善禧禪,謹愨原濟度。
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
-
3 # 祛白勇士
1 北魏時期:跋陀,僧稠,資雲;
2 唐朝時期:志操,義獎,慧覺,惟濟,靈湊,行鈞,宏泰;
3 北宋時期:證悟脩顒,廣慶,報恩,清江,智通,佛燈惠初;
4 金朝時期:善應法,祖端,法海,悟鑑,普照,興崇,虛明,西溪宏相,東林志隆,廣鑄,木庵性英;
5 南宋時期:乳峰德仁,雪庭福裕,復庵園照,圓明,足庵慧;
6 元朝時期:靈隱文泰,中林智泰,月岩永達,還原福遇,月岩永達,古巖普就,月照江公,菊庵法照,淳拙文才,鳳林子,息庵義讓,損庵洪益,無為法容,淳拙文才,海印,嵩溪子定;
7 明朝時期:松庭子嚴,凝然子改,仁山毅公,竹庵子忍,俱空契斌,無方可從,歸源可順,拙庵性成,古山可仙,古梅祖庭,月舟文載;
8 清朝時期:宗琳玉堂,竺東悟萬,小山宗書,隱山賢公,海寬禪師,純白永玉,心雲清寧,清泰穎石;
9 民國:釋恆林,釋妙興,淳樸,釋貞緒。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續派 。
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師 ; 十六世二代靈隱文泰大師 ; 十七世 三代還源福遇大師 ;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師;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嚴大師 ; 九世 五代松庭子嚴大師 ;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嚴大師 ;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師 ;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師。
二二世 八代無方可從大師 ;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載大師 ;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書大師 ;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潤大師 ; 二六世 十二代無言正道大師 ;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悅慧喜大師;
二八世 十四代彼安海寬大師 ;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強大師 。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師 ; 三三世 十九代玄興大師;三四世 二十代祖輕大師;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師; 三六世 二二代淨魁大師; 三七世 二三代真禮大師 ;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師;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師 ;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恆大師。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盤大師;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師 ; 四三世 二九代貞緒禪師;
四四世 三十代素喜禪師 ;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德禪禪師 ; 四十六世三十二代行正禪師 。
四十七世三十三代永國法師、永信法師 ; 四十八世三十四代延佛法師、延心法師、延芫法師、延秧法師、延桓法師等。
1.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時來中國傳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遷都洛陽,孝文帝在洛陽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靜,孝文帝又在嵩嶽少室山下為他建造寺院。這座寺院即現在的少林寺,跋陀是為少林寺的創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內翻經臺翻譯了《華嚴》、《涅槃》、《維摩》、《十地》等經,並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後跋陀遷居少林寺外,直到圓寂。
2.僧稠(480~560)昌黎人,俗姓孫。先在鉅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實為師,後到少林寺拜跋陀為師。僧稠少時體質較弱,後發憤習武,練得拳捷驍勇,體輕身靈。他理解極快,學佛成績卓著,被跋陀贊為“蔥嶺以東,禪學之最!”他後來在嵩嶽寺講經說法,影響很大。
3.慧光(487~536)長盧人,俗姓楊。十三歲時隨父入洛陽,後被跋陀收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他為跋陀所譯佛經註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學佛心領神會,向人傳授講解透徹,被稱為聖沙彌。他圓寂於河北鄴郡。
4.菩提達摩(?~536)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從廣州登陸,到中國傳播佛教。達摩渡長江入北魏境,先遊歷了洛陽,後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個石洞裡面壁靜修,時間長達九年。他依據大乘派教義,融匯中國精神,開創了中國佛教禪宗,被尊為初祖。在眾多求教者中,達摩選擇將衣缽傳給了慧可。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達摩圓寂,葬於熊耳山,立塔於定林寺。達摩過江以後,手持禪仗,信步而行,見山朝拜,遇寺坐禪,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達了嵩山少林寺。達摩看到這裡群山環抱,森林茂密,山色秀麗,環境清幽,佛業興旺,談吐吻洽。
心想,這真是一塊難得的佛門淨土。於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跡傳教的道場。廣集僧徒,首傳禪宗。自此以後,達摩便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達摩大師於嵩山少林寺達摩洞,在那裡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有道育、慧可二沙門禮見達摩,並親近和供養四、五年。達摩感覺他們真誠,傳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看華人的根器於此經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
5.慧可(487年-593年),洛陽虎牢人,俗姓頤。他幼年出家,通曉佛典。四十歲時拜菩提達摩為師。為表求道決心,慧可竟用刀自斷左臂,奉獻達摩座前。感其赤誠,達摩授法器、賜法名,收他為傳法弟子。慧可是為禪宗二祖。他在少林寺西南山上養傷時的住所和石臺,後成為二祖庵和養臂臺,遺蹟尚存。二祖初名神光,聽說達摩大師住在少林寺,於是前往拜謁。
達摩面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沒有氣餒。他暗自思忖:“古人求道,無不歷盡艱難險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古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當自勉勵!”時置寒冬臘月,紛紛揚揚飄起漫天大雪。夜幕降臨,神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動,天明積雪已沒過他的雙膝。達摩這時才開口問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淚流滿面說道:“只願和尚慈悲,為我傳道。”達摩擔心神光只是一時衝動,難以持久,略有遲疑。神光明白達摩心思,就取利刃自斷左臂,置於達摩面前。達摩於是就留他在自己的身邊,併為他取名慧可。
少林寺內的立雪亭,便是為紀念慧可斷臂求法的事蹟而建。 達摩禪師以四卷《楞伽經》授予慧可,慧可就是日後禪宗在東土的第二代祖師,自此,禪宗在中國有了傳法世系。
6.洪遵(530~608)相州人,俗姓時。他八歲到少林寺出家,跟從師父資雲。後被北齊朝庭封為斷事沙門,負責處理僧人違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時,文帝也封洪遵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內。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洪遵被舉召赴京,與印度僧人一起譯經。
7.法如(638~689),上黨人(今山西長治市),俗姓王,唐初北方禪宗領袖。幼年隨舅父到豐陽,先事青布明為師,十九歲時出家。經青布明指點,他又投禪宗五祖弘忍為師,深得其旨,為弘忍高足。侍奉前後共十六年,直至弘忍滅度。之後他北遊嵩嶽,居少林寺六年,後在此傳法三載,“再振玄綱”、“興復正化”,成為北方禪宗的“定門之首”,他被認為是傳自弘忍的又一位禪宗六祖。法如在少林寺傳法,為確立少林寺禪宗祖庭地位起到了作用。唐永昌元年(689年)七月二十七日,法如圓寂於少林寺,世壽52歲,徒眾為之建塔於寺西。
8.慧安(?~709)荊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說姓衛)。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為挖大運河,隋大業年間追集丁夫,餓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濟饑民。隋煬帝聽說後詔見慧安,他又潛藏起來,到衡嶽寺去做頭陀。唐貞觀年間,他往黃梅謁見禪宗五祖弘忍,之後遍歷名山,並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龍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宮庭,三年後辭歸,不久圓寂。
9.同光(700~770)山西人。弱冠出家,二十六歲受其足戒。他投會善寺普寂為師,後入少林寺,宣法開示二十餘年,震動遐邇。安史之亂時,他似避禍於荊州。唐大曆五年(770年)圓寂於少林寺。
10.法玩(715~790)山西人,俗姓張。十八歲時學道於普寂禪師,二十歲時受具足戒。普寂謝世後,法玩有時住在嵩山,有時去洛陽。唐貞觀六年(790年)八月十三日,法玩於洛陽大敬愛寺圓寂。塔在少林寺西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