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76598880485

    關於京都賦的形成,學界往往歸因於東漢前期的政治形勢,如曹勝高認為京都賦的興起源於東漢的遷都之爭,班固的《兩都賦》創作於“馬竇黨爭最為激烈”的章帝時期。與此有別,根據“東漢前期三代帝王的治國方略”以及京都賦的創作主旨,王德華指出《兩都賦》的寫作與“兩大外戚馬、竇之爭的政治背景”無關,其真正的政治背景應是“漢明帝永平十七年雲龍門對策‘頌述功德’的政治導向”。與歸因於具體的政治事件不同,許結認為東漢京都賦的產生“有賦體的創作前源與當時的政治背景。創作前源當屬西漢的宮廷遊獵賦與地方都城賦(如揚雄的《蜀都賦》)”,而“就當時的政治背景而言”,定都之爭又“演變成東、西之辨與禮制之爭,其中內含了對東漢王朝合法(合‘禮’)性的考慮”。顯然,從東漢王朝的禮制之爭、治國方略、政治導向來思考京都賦的產生及創作過程較以往的討論更為深入、切實。

  • 2 # 隨口一說tyuhgnnb

    1、《兩都賦》:

      《兩都賦》是漢代文學家、史學家班固創作的大賦,分《西都賦》、《東都賦》兩篇。據其自序,自東漢建都洛陽後,"西土耆老"希仍以長安為首都,因作此賦以駁之。《西都賦》由假想人物西都賓敘述長安形勢險要、物產富蔗、宮廷華麗等情況,以暗示建都長安的優越性;《東都賦》則由另一假想人物東都主人對東漢建都洛陽後的各種政治措施進行美化和歌頌,意謂洛陽當日的盛況,已遠遠超過了西漢首都長安。後來張衡《二京賦》、左思《三都賦》,在形式上皆頗受其影響。

      2、《二京賦》是東漢辭賦,為張衡的代表作。《二京賦》包括《西京賦》、《東京賦》兩篇。二京,指漢的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二京賦》由於其結構的嚴謹精密,被多數人認為是漢賦中的精品。

  • 3 # 使用者2516151148496462

    王國維先生曾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漢賦同秦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一樣都是一個時代文化的標誌,濃縮了這個時代思想、政治、經濟、教育、藝術文明的精華,表徵著這個時代區別於前朝的進步和發展程度。漢賦簡單可分為漢大賦和抒情小賦,真正意義上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的是漢大賦,其中形象表述和努 力頌美帝京文明的京都賦唱出了漢代太平盛世的最強音。   “盛哉乎斯世”:對帝京風采的豪情感嘆   漢代京都之賦,首推班固的《兩都賦》(《西都賦》和《東都賦》合稱)。上篇《西都賦》藉助“西都賓”之口宣揚了西都長安如何富麗繁華。首先它交待了西都地理位置的險要,指出西都“左據函谷”,“右界褒斜”。接著簡要介紹了西都的建造過程,說“奉春(樓敬)建策,留侯(張良)演成”。然後又描寫了“既庶且富”的繁華市井和“厥土千里”的富饒封畿。緊接著又不惜筆墨鋪敘了“體象天地”、“經緯陰陽”的富麗宮殿和皇家室園,寫宮室裡面動植物的繁華茂盛和富有生機活力,引出描寫皇家畋獵的盛大和壯闊,最後以欲揚故抑的手法,指出如此盛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把向東都主人誇耀之情推向極致。下篇《東都賦》則藉助“東都主人”的身份來揄揚東都洛陽是如何的合於禮法制度。它首先交待了東都洛陽建都的現實程序以及它構建的偉大歷史意義;然後分別評述了東都宮室的合度合理是如何的“奢不可逾,儉不能移”;而東都畋獵又是如何適宜,能“樂不極盤,殺不盡物”;東都禮樂盛典又是如何“孝武不徵”、“孝宣未目”;東都社會的安定是如何“節儉太素”、“蹈德詠仁”;最後逐條辯駁了西都賓的誇耀,讓他歸於賓服,如“聞正道,終身而誦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再拾年是哪個電視劇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