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師表內容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陸放翁一生詩詞雙絕,狂傲不羈,鮮有服人。能讓陸放翁如此不吝讚美,特意寫詩並頂禮膜拜的,恐怕只有這篇出師表了。
公元223年,劉備駕崩永安宮。臨死前,劉備將兒子劉禪的手放到到諸葛亮手裡,放下帝王面子,老淚縱橫,懇請諸葛亮一定照顧好劉禪。劉禪登基後,遵從父親遺命,治國之事,處處請教諸葛亮,及其虛心,並稱之為國相。一時間,蜀國倒也安穩太平,蒸蒸日上,與劉備之時相差不多。
國未統一,寢食難安。四年後,諸葛亮先平內亂,內亂解決後,決定北上伐魏。出征前想到劉備之前的囑託,放心不下劉禪,於是揮毫潑墨,嘔心瀝血作《出師表》,這一作便流傳千古,世代頌唱。文中言辭懇切,字字珠璣,添一字則多,減一子則缺。
在建議部分用語更是婉轉得體,落落大方,論點鞭辟入裡,入木三分,使人讀之不忘,實乃奏書中之典範。其中即要劉禪廣開言路,不拘一格,又讓劉禪不要妄自菲薄,早日復興漢室江山。可謂事無鉅細,交待得清清楚楚。
這樣忠貞不二,鞠躬盡瘁,身先士卒,憂國憂民之人,縱觀歷史長河除諸葛亮外再無第二個。劉禪被後世戲稱為“扶不起的劉阿斗”,這實際上是個天大的冤枉。諸葛亮這篇《出師表》,劉禪實際是反覆揣摩並加以實踐的。當然樂不思蜀是後話。
出師表諸葛亮的品質
出師表作於諸葛亮揮師北上之前。那時蜀國內亂剛剛平息,民生尚在恢復。諸葛亮出征前放心不下幼主劉禪,於是寫下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真如文中所言:鞠躬盡瘁。
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傯,早年被劉備三請出山後,便一直殫精竭慮,一絲不苟地輔佐劉備,使其建立蜀國。翻開史書,我們會看到各種功高震主,驕橫跋扈的功臣。但是劉備去世之後,勞苦功高,立下汗馬功勞的諸葛亮並沒有挾幼主而篡位,而是心繫漢室復興大業,勤勤懇懇,忠貞不二,毫無私心。
表中有言: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可見諸葛亮一諾千金之精神。外有魏,吳虎視眈眈,幾欲進犯,內有南方叛亂烽煙四起,可謂民不聊生。諸葛亮依然能在承擔起國家的責任,將社稷民生抗與一人之肩,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表中還提到“不效,則治臣之罪。”,更見諸葛亮之寶貴品質。已入暮年,仍心繫漢室復興大業,時時想著北伐。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來表明決心,這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風骨?千百年後的今天,讀到這句話,仍是止不住的微微顫抖,真想向諸葛孔明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
諸葛亮受遺詔的故事
諸葛亮是劉備的丞相,他是劉備最信任也是最不信任的人,面對劉備在白帝城病榻前的假意傳位,他在劉備臨終前也表示會盡心盡力輔佐少主。
少主是劉備的兒子劉禪,後人習慣稱呼他叫做“劉阿斗”。劉禪不當政,蜀國大廈將傾,諸葛亮其實也是無能為力的。
這件事情在《三國志》中有所記載。諸葛亮是南陽人士,劉皇叔三顧茅廬,使得他出山輔佐。劉禪的江山因為有了諸葛亮的存在,方得安穩。諸葛亮後來出兵討伐,南征北戰。他寫下著名的《出師表》,其中真情,潸然淚下,讓人看後唏噓不已。
其實與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中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不同,歷史上的諸葛亮雖然賢明,但畢竟人無完人,諸葛亮處事極為守成,不願走取捷徑。因此諸葛亮喜愛姜維、討厭魏延。劉禪統治岌岌可危,司馬氏將蜀國覆滅,與諸葛亮也並非毫無關係。
後來在征戰之中,諸葛亮在五丈原一病不起。姜維很聽諸葛亮的話,繼續守成執政。若是劉禪太蠢,早如同孫亮命喪司馬氏之手。只是劉禪之上有父親地位般的諸葛亮,後來又加上姜維,即是有心執政怕也是無能為力吧。話反過來說,若是劉禪執政,也未必會像諸葛亮那般好。
孫權誇讚諸葛亮受詔 “國富刑清”“無以遠過”,孫中山曾稱讚諸葛亮說“諸葛亮很有才能”,甚至連毛澤東都誇讚過諸葛亮的本領。
可見,諸葛亮受遺詔,是劉備一生做過的最正確的事情之一
諸葛亮出師表內容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陸放翁一生詩詞雙絕,狂傲不羈,鮮有服人。能讓陸放翁如此不吝讚美,特意寫詩並頂禮膜拜的,恐怕只有這篇出師表了。
公元223年,劉備駕崩永安宮。臨死前,劉備將兒子劉禪的手放到到諸葛亮手裡,放下帝王面子,老淚縱橫,懇請諸葛亮一定照顧好劉禪。劉禪登基後,遵從父親遺命,治國之事,處處請教諸葛亮,及其虛心,並稱之為國相。一時間,蜀國倒也安穩太平,蒸蒸日上,與劉備之時相差不多。
國未統一,寢食難安。四年後,諸葛亮先平內亂,內亂解決後,決定北上伐魏。出征前想到劉備之前的囑託,放心不下劉禪,於是揮毫潑墨,嘔心瀝血作《出師表》,這一作便流傳千古,世代頌唱。文中言辭懇切,字字珠璣,添一字則多,減一子則缺。
在建議部分用語更是婉轉得體,落落大方,論點鞭辟入裡,入木三分,使人讀之不忘,實乃奏書中之典範。其中即要劉禪廣開言路,不拘一格,又讓劉禪不要妄自菲薄,早日復興漢室江山。可謂事無鉅細,交待得清清楚楚。
這樣忠貞不二,鞠躬盡瘁,身先士卒,憂國憂民之人,縱觀歷史長河除諸葛亮外再無第二個。劉禪被後世戲稱為“扶不起的劉阿斗”,這實際上是個天大的冤枉。諸葛亮這篇《出師表》,劉禪實際是反覆揣摩並加以實踐的。當然樂不思蜀是後話。
出師表諸葛亮的品質
出師表作於諸葛亮揮師北上之前。那時蜀國內亂剛剛平息,民生尚在恢復。諸葛亮出征前放心不下幼主劉禪,於是寫下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真如文中所言:鞠躬盡瘁。
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傯,早年被劉備三請出山後,便一直殫精竭慮,一絲不苟地輔佐劉備,使其建立蜀國。翻開史書,我們會看到各種功高震主,驕橫跋扈的功臣。但是劉備去世之後,勞苦功高,立下汗馬功勞的諸葛亮並沒有挾幼主而篡位,而是心繫漢室復興大業,勤勤懇懇,忠貞不二,毫無私心。
表中有言: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可見諸葛亮一諾千金之精神。外有魏,吳虎視眈眈,幾欲進犯,內有南方叛亂烽煙四起,可謂民不聊生。諸葛亮依然能在承擔起國家的責任,將社稷民生抗與一人之肩,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表中還提到“不效,則治臣之罪。”,更見諸葛亮之寶貴品質。已入暮年,仍心繫漢室復興大業,時時想著北伐。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來表明決心,這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風骨?千百年後的今天,讀到這句話,仍是止不住的微微顫抖,真想向諸葛孔明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
諸葛亮受遺詔的故事
諸葛亮是劉備的丞相,他是劉備最信任也是最不信任的人,面對劉備在白帝城病榻前的假意傳位,他在劉備臨終前也表示會盡心盡力輔佐少主。
少主是劉備的兒子劉禪,後人習慣稱呼他叫做“劉阿斗”。劉禪不當政,蜀國大廈將傾,諸葛亮其實也是無能為力的。
這件事情在《三國志》中有所記載。諸葛亮是南陽人士,劉皇叔三顧茅廬,使得他出山輔佐。劉禪的江山因為有了諸葛亮的存在,方得安穩。諸葛亮後來出兵討伐,南征北戰。他寫下著名的《出師表》,其中真情,潸然淚下,讓人看後唏噓不已。
其實與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中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不同,歷史上的諸葛亮雖然賢明,但畢竟人無完人,諸葛亮處事極為守成,不願走取捷徑。因此諸葛亮喜愛姜維、討厭魏延。劉禪統治岌岌可危,司馬氏將蜀國覆滅,與諸葛亮也並非毫無關係。
後來在征戰之中,諸葛亮在五丈原一病不起。姜維很聽諸葛亮的話,繼續守成執政。若是劉禪太蠢,早如同孫亮命喪司馬氏之手。只是劉禪之上有父親地位般的諸葛亮,後來又加上姜維,即是有心執政怕也是無能為力吧。話反過來說,若是劉禪執政,也未必會像諸葛亮那般好。
孫權誇讚諸葛亮受詔 “國富刑清”“無以遠過”,孫中山曾稱讚諸葛亮說“諸葛亮很有才能”,甚至連毛澤東都誇讚過諸葛亮的本領。
可見,諸葛亮受遺詔,是劉備一生做過的最正確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