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一休哥0525

    洛陽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 2 # 1雲漪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花事之盛,始於唐朝。在唐代眾多吟詠牡丹的詩人中,有一位洛陽的大詩人劉禹錫,洛陽人寫洛陽的名花,自然更多了幾分鐘愛。

      這首詩本來是《賞牡丹》,可落筆卻不先說牡丹,而先對芍藥和芙蕖進行評賞。首句寫芍藥,這種同樣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兒,較之牡丹更早為人們所喜愛。

      芙蕖,即荷花,這是自屈原以來在詩文中經常以清高潔淨面目出現的花。大概由於它亭亭玉立於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緣故吧,劉禹錫覺得它雖純潔卻寡情。至此前兩句已經分別對兩種可與牡丹並肩的花兒進行了評賞:芍藥的種植歷史悠久,也曾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卻“妖冶無格”;荷花也的確堪稱花中君子,清高潔淨,但卻冷豔寡情。至此為後兩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愛,可謂做足了鋪墊,唯有期待著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場了。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國色”,舊指一國中最美的女子。這裡用來比喻牡丹,便將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現了出來。“真”字雖是副詞,卻加強了語氣;“唯有”是一種不二的選擇,增強了評賞的分量,照應了上面兩句,包含著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選擇,是經過了認真比較,確認了“非此莫屬”的地位的意思。在這樣的美好評價和高度概括之後,再以“花開時節動京城”作結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賞花傾城而動的`習俗,又從側面襯托了牡丹花的誘人魅力:正是由於它具有令人傾慕的“國色”,才使得“花開時節”京城轟動,人們奔走相告,爭先賞玩。

      四句詩評賞了三種名花,有強烈的主觀感情和鮮明的時代、地方色彩。

  • 3 # 釐蕭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賞牡丹》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託物詠懷詩。此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前二句以芍藥“妖無格”和芙蕖“淨少情”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使牡丹兼具妖、淨、格、情四種資質,可謂花中之最美者;後二句則以“花開時節動京城”之句,來表現人們傾城而出觀賞牡丹的熱鬧景象,以此讚頌牡丹為人賞愛的傾國之色。全詩用擬人對比和抑彼揚此的藝術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真實地表現了當年牡丹花盛開引起京城轟動效應的情景,蘊含了詩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aplace方程極座標形式的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