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言九鼎7364
-
2 # 休閒居士30
是紀念淮海戰役英勇奮戰的解放軍指戰員及支前民工在大戰勝利之後而建立的紀念塔。
-
3 # 一位從事基層戰線的
安徽是渡江精神的主要孕育和鍛造之地。
渡江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繼淮海戰役勝利後,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進行戰略追擊的第一個重大戰役。
解放軍百萬雄師一舉突破國民黨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佔領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
安徽是渡江戰役的指揮中心,總前委先後駐紮在蚌埠孫家圩子和肥東瑤崗村;
安徽是渡江戰役練兵場、出發地、主戰場,人民解放軍橫渡千里江面,皖江佔了八百餘里。偉大的渡江戰役鑄就了偉大的渡江精神。
-
4 # 借債之王歐布奧特曼
淮海戰役中形成的“敢打必勝、科學決策、勇於擔當、團結協作、依靠群眾”的革命精神,是黨和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後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新時期鼓舞和激勵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淮海戰役精神是淮海戰役勝利的根本原因,是構成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淮海戰役勝利的核心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
5 # 勇往直前的星球4x
淮海戰役: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同志偉大軍事思想的光輝體現,是人民解放軍和廣大人民艱苦奮鬥、英勇善戰的結果。戰役中,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敢於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毒氣,冒風雪,涉冰河,架人橋,闖火陣,逐村逐屋激戰,一溝一堡爭奪,前赴後繼,奮不顧身,表現了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被解放的蔣軍士兵,立即加入人民解放軍行列,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罪行,調轉槍口,殺敵立功。華東、中原、華北地方黨政機關和廣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二百萬民兵、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飢寒,千里遠征,隨軍轉戰,對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由建築大師楊廷寶設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塔名。塔高38.15米,塔前設有10段129階臺階。塔座鐫刻著張愛萍將軍撰寫、陳毅元帥潤色定稿的碑文,高度概括了淮海戰役的全過程和偉大意義。
塔頂五角星照耀下的兩支相交步槍和松子綢帶組成的塔徽,象徵著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協同作戰取得勝利,象徵著烈士們的精神萬古長青。
塔體兩側浮雕由雕塑大師劉開渠主持創作,再現了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和地方武裝會師淮海、決戰中原的浩大場面和廣大人民群眾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飢寒,全力支前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