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卓之微
-
2 # 一段硬木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歷史,既有標準答案又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大秦賦整體上看,大的歷史事件都沒有不同於史書的記載。但是這是一部影視文藝作品,還原大事件並不是其主要目的,它更側重於在大的歷史事件背景下的故事創作和細節創作。然而故事與細節在歷史典籍中往往是不會被詳細記載的 這就是為創作留下的的空間。之所以有很多人人為大秦賦不符合歷史,也正是覺得某些話,某些細節小事在歷史上不應該是這樣說或這樣做。這其實是任何其他人無可爭辯的,因為沒有參照更沒有標準。就如同一千個人看《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形象一樣,誰能說誰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誰的又不是一樣。但是作為一部歷史劇,個人認為不是戲說胡說的瞎編亂造,背景真實,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真實,歷史評價與主流相符就不應該苛求其在細節表現上對每個觀眾的胃口,事實上那也是完全不可能,做不到的。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在挑大秦賦的毛病,甚至謾罵 棄劇的,無外乎都是些用現代人的眼光評價歷史,用自己的標準給他人貼標籤的淺薄刻薄之徒,無需為此類人費心。他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在為那些抄襲之作,瞎編亂造的宮鬥劇,神怪之劇鼓譟叫好呢,他們的標準何時可以算作標準了?真的要是那他們做了標杆,那才是中國文學藝術創作的最大悲哀!
單就影視作品形象而言,做到形神兼備是上品,如古月的毛澤東,王鐵成的周恩來(尤其是王之表演幾乎以假當真)。另一位飾演孫中山的(已說不上名字了),也只能說形似(臺灣朋友都贊他像極了),然神韻卻不夠。現當代人,有個比較,能夠說出來個“符合”與否。兩千年前的人與事,還真的說不清道不明。所謂畫人比畫鬼者難也!按曠世英雄找演員,必然會是“高大上”。張
魯一嘛,算是個較好的話劇演員,應該讓他演舞臺劇《王子復仇記》之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