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orester152
-
2 # 故土2
早應該取消了,從小就把英語列為主科,給中國的小朋友造成英語很重要的錯覺。而忽視了本國漢語的語文學習。所以從現在開始要樹立我們的自信,我們的文化是世界的最好的文化之一,學好漢語及古漢語是我們的驕傲。
-
3 # 舒坦195924658
英語不應該作為主科,因為絕大部分人今後社會生活和工作都只用母語。現在英語把小學生和中學生的大部分精力耗費了,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
4 # 瞧瞧沒了
不贊同!
學習別國語言,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別國的科學技術補己之短,所以語言學習很重要。
小學英語本身就不是主課,只是小課種,是家長們太過於拼比,又被培訓機構一句“學英語從娃娃抓起”忽悠得團團轉,報班的不報班的全部瘋擁而上,讓培訓機構不僅笑開了花還收錢收到手軟。教育部規定學生小學和中學英語達到多少基礎的詞彙量,能簡單聽和說即可,並沒強迫一定要學到紮實和精通,真正的分水嶺在中升高、高升大階段,那才是必須做出選擇學與不學、選與不選的關鍵,別一窩風都跟著忽悠不學英語,正中了外國勢力阻撓中國向世界發展的陰謀詭計。
曾經華人語言不通閉關鎖國的歷史是屈辱的,改革開放後,政府鼓勵大家多學習,多學別國的語言,促進國家之間交流與發展,才迎來了欣欣向榮的今天,華人怎麼就驕傲自滿了呢?殊不知,正是因為華人掌握了外語,才看清自己需要什麼、要做怎樣的發展、要學習什麼、要防守住什麼。不學外語,那外國的陰暗心思你門都摸不著,更不曉得如何去對付!
所以,外語學習不能丟! 華人只是別太緊張,要緊跟教育部頒佈的教學大綱,跟著義務教育機構的中小學校的外語課程合理的規劃和安排孩子的外語學習,讓孩子在中小學階段打點簡單的基礎,不強迫孩子參與強度大的外語培訓就足夠應付中小學英語考試了。除非家長知道學習是辛苦的,陪伴也是辛苦的,懂得“十年寒窗苦,做得人上人”的道理,而且有明確的目的:讓孩子考985、211、非清華北大莫屬,否則,真沒必要強迫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培優班。
我堅決支援外語學習。這門課程在九年義務階段不能少,甚至有的孩子對語言學習確實具有天賦,這些才是該培優的孩子。當然,家長也要有一雙慧眼,善於發現和及時止損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不要什麼都不明白就跟著起鬨抱怨,這樣只會中了別人的圈套,讓自己和孩子失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多讓孩子學點知識,多支援與多鼓勵,或許比阻止更有效,因為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聰明睿智的父母。
-
5 # 三鍍
完全贊同。英語學習佔用孩子們的時間太多了,作為主科完全沒有必要。應當和小學階段一樣,主科就是語文和數學,這才是基礎學科,必須放在重要地位。這兩科學好了,政史地生物化音美等學科才有可能學好。至於英語學科,學習是應該的,但它不是任何一門功課的基礎,因此其地位不能太高了,何況以後要用到的時候非常少。
-
6 # 捨得123986
超級贊同,取消英語主科並不是不學英語,可以在上大學以後根據自己需要再去學,中小學英語佔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加重了學生負擔,而且把這些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數理化生等自然科學,將來會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甚至科學家。而且現在國家下決心整治校外培訓機構,英語培訓的利益鏈被斬斷,取消英語的絆腳石不存在了,改考慮取消英語主科地位了。
-
7 # 紫夜飛塵
贊成。從來沒有一個主權國家把另外一個國家的語言當主語來教的。不要說促進國際交流之類的話,一開始是有這個意思,但是時至今日中國已經不需要如此,也不要說是學習需要,日本人的英語什麼樣都知道,但是他們的若貝爾獎少嗎?再看看國內的英語,學箇中醫和漢語言都要考英語,這難道是要改變我們的母語嗎?英語可以有,但是不能過度,過度就是文化侵襲
-
8 # 坐禪問心
完全贊成英語不作為中小學生的主課的建議。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一是前面幾十年以來,是因為英美髮達,要向西方學習,必須會英語,必須學英語,近一個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的崛起,不少科技都已是世界領先,因此,學習的方向已經開始逆轉,西方轉而向東方學習,文化學習也在潛移默化地在跟著轉向,所以,要打破以前百年不變的學英語的僵化模式,多用時間學好本國語言,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二是減輕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把有限的學習時間用足到其他該學的主科上去,以利於其他主科方面早出人才、多出人才。防止出現滿堂滾,什麼都學,什麼都不精,什麼都不會的死迴圈局面。
-
9 # 大眾想念
這個建議非常好!!!贊同,因為這是關係中華文化的重要性,英語是和外國勾通的翻譯,所以放入復課。一個國家最強大的還是文化,從現在看英語還是佔了中國文化,就那中中中國產的商品說名書都用的是英文。中國現在有條件向世界推廣中文文化,條件很減單,中國是世界大工廠,所有產的產品都用中文說名書,是他們不得不學!中國學英語也是這樣的。
回覆列表
這個建議太好了,完全贊同。本人曾經呼籲取消英語必修課,取消英語高考科目(這個指揮棒)。英語高考主科弊端很多,最大的是埋沒許多人才及造成華人不自信。本人有幾個外甥就是因為英語不過關耽誤了(農村教育條件資源限制)。
個人經歷來看,初中開始學英語(當時不是主課),學了13年。不怕朋友笑話,本人花費了很多時間,結果還是啞巴,因為本人對英語不感興趣,語言能力差。92年1月客座蘇黎世聯邦高工,環境使然,工作需要,約三個月後可以交流(蘇黎世是德語區,沒有任何德語基礎的外華人都是三個月強化德語課後,就開始學習工作)。
國內交流通常不講英語,一段時間後,就說不出聽不懂。語言學習需要語言環境。英語只是少數人,在特殊環境下,需要的一種交流工具。不必全民花費大量時間學,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第一)官方語言。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把一門外國語置於高於國語的地位。在歐洲,除英國和愛爾蘭外,瑞典(必修一年英語)和丹麥(除官方語言外,英語必修)熟練英語的比例也不過為33%、32%。很多歐洲人可以簡單英語交流,主要是自己感興趣自學。歐洲電視電影多是好萊塢的(所以,歐洲人從小就受美國文化的“薰陶”)。網路課(幾乎免費)或公共福利語言課可以自由選擇包括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我(外)孫上四年級,孫女上五年級了,學校還沒有開設英語課。每個歐洲人必須掌握本國語言,特別是第一官方語言,第二、三及四(如瑞士)官方語言只需透過基本學分考試就行。
英語教學,不可避免地宣揚西方文化。全民學英語,是導致很多華人對自己文化不自信,崇洋媚外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