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聞喜縣東鎮有一村落,叫裴村。
裴村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還專門寫了一篇《裴村記》贊之。
《辭海》中注曰:“古地名,今山西聞喜東。
”《聞喜縣誌》記有:“裴村,古為裴城,裴氏祖受封之地。
”而歐陽修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寫道:“非子之支孫封裴鄉,因以為氏,今聞喜裴城是也。
”由此看來,裴村已經存在了2500多年。
裴村的聞名是因為裴氏,裴氏在中國歷史上曾先後出過59位宰相。
在裴氏家族耀眼的光環下,人們常常遺忘了裴村的另一個望族——寧氏家族。
裴氏家族自宋以後逐漸衰落,而寧氏家族自元以來逐漸興起。
據《寧氏家譜》記載,從明正統到清康熙年間,寧氏家族就出了進士11人、文舉人21人、武舉人5人、明經14人、例貢28人、武科2人,無怪乎康熙年聞喜知縣沈光瑀感嘆道:“寧氏不數傳而文物蔚起,習弦誦者若而人,服先疇者若而人,子姓之繁衍,且耕且讀,幾偏裴村間,昔以名裴村者,今竟儼然為寧村!” 寧氏家族何時居於裴村?眾說紛紜。
順治年間的中州學使者李震成認為,“寧之先世為稷山人,唐時徙聞喜八裴村,蓋晉公故里也。
”清初,根據在裴村湯廟灌底景雲宮出土的元代碑記記述來看,元時寧氏已族殷人繁。
《寧氏家譜•源流考》記述,“餘祖則自(稷山)鐘樓巷徙聞喜之西裴村,佔藉甘泉裡三甲,亦以順為戶名。
”寧氏自始祖寧景先居裴村,至清末,傳二十世,其間人文蔚起,俊傑不絕,爛勳名於當代,流聲施於奕禮,聲名漸近裴氏。
在聞喜縣檔案館裡儲存著一套雍正六年(1728年)的《寧氏家譜》,家譜共四集,十卷,一集曰孝,二集曰弟,三集曰忠,四集曰信。
“孝弟忠信”也正是寧氏的治家之本,也是寧氏成功的秘訣。
寧氏家族有庭訓十八條,如:身不可不修也,尊卑不可不辨也,孝思不可不永也,教子不可不嚴也,出仕不可不清也,鄰里不可不睦也,輸糧不可不先也,等等,不正是寧氏家族對“孝弟忠信”的最詳實的註解嗎?寧三翰,明萬曆丁未(1607年)科進士,初仕河南武安縣知縣,有異政,調陝西涇陽縣知縣,京兆有“青天”之頌。
後以直言忤上官,遂掛冠而去。
臨行前,兩地士民擁馬前,號泣之聲響徹天地。
任山東布政使兵備霸州時,一年秋天,霸州發生蝗災,蝗蟲遮天蔽日。
三翰公率領大家撲殺蝗蟲,並規定,凡得蝗一斗者,予粟同蝗。
很快,蝗蟲滅淨。
皇帝嘉其能,賜之誥命,進階通議大夫,贈其祖、父同其官,祖母、母、妻為淑人。
寧七翰,明萬曆丙午(1606年)科鄉試見進士。
崇禎七年(1634年)至十四年(1641年),天下荒歉異常,人食人肉。
七翰公聞而痛其心,捐粟數十車賑災。
看到鄰里朋友家不舉火,人人面似菜色,他就在門前架起鍋,熬粥以果其腹。
日就食者四十有九人,期間至者不計其數。
大家送其牌匾旌獎之,曰“公之為人,富而能恭儉”。
寧光野,清順治戊戌(1658年)科進士。
辛卯(1651年)冬,父文正公遇疾,光野侍湯藥,數月有餘,目不交睫。
父歿,痛不欲生。
葬父後,與弟憲野矢志力學,苦不少懈,先後中進士。
凡此中人,數不勝數。
寧氏就是靠著“孝弟忠信”四字經來平身齊家治天下的。
寧氏家族的功績也得到了歷朝最高統治者的肯定,從明朝的泰昌帝光宗到清朝的雍正帝世宗的一百年間,六位皇帝給寧氏家族下的誥(敕)命就有26道。
寧氏家族十分重視教育。
清初,寧氏家族的書齋書院有“淇園”、“我園”、“暇園”、“誰樓”、“品齋”等。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衛蒿在《淇園記》中寫道:“淇園也者,寧耀野先生讀書訓子之所居也。
”寧氏的“品齋”更是廣丈二有餘,中堂左簷匾曰“修德”,右簷匾曰“講學”,東廊簷匾曰“尊師”,西廊簷匾曰“親友”,三屋對峙,形似“品”字,意為重“品”。
寧氏族人多建書齋,以居內專心讀書,輒曉大義。
寧元胄在“淇園”裡讀詩書,每誦必百遍乃止,夜誦非三鼓不休。
寧憲野在“暇園”裡夜研經史,晝論天下。
有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聞喜廩生董象賢、張齊尹、楊莪呈山西學政的折牒,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儒士張國寵年僅十五歲的長女張氏嫁入寧家,做了四十二歲的寧奇翰的繼妻。
清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初一,寧奇翰病故,二十六歲的張氏強忍悲痛,把年僅六歲的兒子世珩送外延師受業。
每每世珩回家,張氏必詢以所為何事,所讀何書。
每晚織紡伴攻,稍懈,即切責之,以為負先君之遺命。
由於張氏的嚴厲督教,世珩終中康熙丙子(1696年)科進士。
縣、府、道感其行,批示予以表揚。
山西督學道劉梅的旌匾曰“柏舟永矢”,平陽府知府梁繼祖的旌匾曰“操同水筠”,聞喜縣知縣王士美的旌匾曰“彤管芳徽”,聞喜縣儒學教諭田茂、訓導閻文炳的旌匾曰“苦節凌霜”。
正是寧氏子弟的勤勉自強和寧氏長者的嚴格要求,才使的寧氏家族人才輩出,科甲蟬聯,為祖上增添榮耀,替家族聲播萬世。
從寧光野身上就可以看出寧氏是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光野的曾祖錦川為通奉大夫、山東右布政使,祖父為增生、遙授貢士冠帶,父二翰為進士、刑部雲南司主事,祖上三代皆從仕;光野兄希野為文林郎、河南開封府祀縣知縣,弟憲野為進士、內閣撰文中書候補府同知,而光野本人為進士、刑部浙江司員外郎,兄弟三人都為官。
為官就要治學。
光野任汾州府教授時,建立汾州府儒學;憲野任河南遂平縣知縣時,重修河南遂平儒學;其從兄鳳翔為三晉書院文衡。
光野有《文稿》、《義經近編》,憲野有《文稿》、《聯捷真稿》,鳳翔有《緘庵文集》。
正是寧氏子弟的過人才學,才使撫院贊其“風雅淵博,人文蔚起”,監院贊其“才學兼優,西河再觀”。
在山西省聞喜縣東鎮有一村落,叫裴村。
裴村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還專門寫了一篇《裴村記》贊之。
《辭海》中注曰:“古地名,今山西聞喜東。
”《聞喜縣誌》記有:“裴村,古為裴城,裴氏祖受封之地。
”而歐陽修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寫道:“非子之支孫封裴鄉,因以為氏,今聞喜裴城是也。
”由此看來,裴村已經存在了2500多年。
裴村的聞名是因為裴氏,裴氏在中國歷史上曾先後出過59位宰相。
在裴氏家族耀眼的光環下,人們常常遺忘了裴村的另一個望族——寧氏家族。
裴氏家族自宋以後逐漸衰落,而寧氏家族自元以來逐漸興起。
據《寧氏家譜》記載,從明正統到清康熙年間,寧氏家族就出了進士11人、文舉人21人、武舉人5人、明經14人、例貢28人、武科2人,無怪乎康熙年聞喜知縣沈光瑀感嘆道:“寧氏不數傳而文物蔚起,習弦誦者若而人,服先疇者若而人,子姓之繁衍,且耕且讀,幾偏裴村間,昔以名裴村者,今竟儼然為寧村!” 寧氏家族何時居於裴村?眾說紛紜。
順治年間的中州學使者李震成認為,“寧之先世為稷山人,唐時徙聞喜八裴村,蓋晉公故里也。
”清初,根據在裴村湯廟灌底景雲宮出土的元代碑記記述來看,元時寧氏已族殷人繁。
《寧氏家譜•源流考》記述,“餘祖則自(稷山)鐘樓巷徙聞喜之西裴村,佔藉甘泉裡三甲,亦以順為戶名。
”寧氏自始祖寧景先居裴村,至清末,傳二十世,其間人文蔚起,俊傑不絕,爛勳名於當代,流聲施於奕禮,聲名漸近裴氏。
在聞喜縣檔案館裡儲存著一套雍正六年(1728年)的《寧氏家譜》,家譜共四集,十卷,一集曰孝,二集曰弟,三集曰忠,四集曰信。
“孝弟忠信”也正是寧氏的治家之本,也是寧氏成功的秘訣。
寧氏家族有庭訓十八條,如:身不可不修也,尊卑不可不辨也,孝思不可不永也,教子不可不嚴也,出仕不可不清也,鄰里不可不睦也,輸糧不可不先也,等等,不正是寧氏家族對“孝弟忠信”的最詳實的註解嗎?寧三翰,明萬曆丁未(1607年)科進士,初仕河南武安縣知縣,有異政,調陝西涇陽縣知縣,京兆有“青天”之頌。
後以直言忤上官,遂掛冠而去。
臨行前,兩地士民擁馬前,號泣之聲響徹天地。
任山東布政使兵備霸州時,一年秋天,霸州發生蝗災,蝗蟲遮天蔽日。
三翰公率領大家撲殺蝗蟲,並規定,凡得蝗一斗者,予粟同蝗。
很快,蝗蟲滅淨。
皇帝嘉其能,賜之誥命,進階通議大夫,贈其祖、父同其官,祖母、母、妻為淑人。
寧七翰,明萬曆丙午(1606年)科鄉試見進士。
崇禎七年(1634年)至十四年(1641年),天下荒歉異常,人食人肉。
七翰公聞而痛其心,捐粟數十車賑災。
看到鄰里朋友家不舉火,人人面似菜色,他就在門前架起鍋,熬粥以果其腹。
日就食者四十有九人,期間至者不計其數。
大家送其牌匾旌獎之,曰“公之為人,富而能恭儉”。
寧光野,清順治戊戌(1658年)科進士。
辛卯(1651年)冬,父文正公遇疾,光野侍湯藥,數月有餘,目不交睫。
父歿,痛不欲生。
葬父後,與弟憲野矢志力學,苦不少懈,先後中進士。
凡此中人,數不勝數。
寧氏就是靠著“孝弟忠信”四字經來平身齊家治天下的。
寧氏家族的功績也得到了歷朝最高統治者的肯定,從明朝的泰昌帝光宗到清朝的雍正帝世宗的一百年間,六位皇帝給寧氏家族下的誥(敕)命就有26道。
寧氏家族十分重視教育。
清初,寧氏家族的書齋書院有“淇園”、“我園”、“暇園”、“誰樓”、“品齋”等。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衛蒿在《淇園記》中寫道:“淇園也者,寧耀野先生讀書訓子之所居也。
”寧氏的“品齋”更是廣丈二有餘,中堂左簷匾曰“修德”,右簷匾曰“講學”,東廊簷匾曰“尊師”,西廊簷匾曰“親友”,三屋對峙,形似“品”字,意為重“品”。
寧氏族人多建書齋,以居內專心讀書,輒曉大義。
寧元胄在“淇園”裡讀詩書,每誦必百遍乃止,夜誦非三鼓不休。
寧憲野在“暇園”裡夜研經史,晝論天下。
有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聞喜廩生董象賢、張齊尹、楊莪呈山西學政的折牒,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儒士張國寵年僅十五歲的長女張氏嫁入寧家,做了四十二歲的寧奇翰的繼妻。
清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初一,寧奇翰病故,二十六歲的張氏強忍悲痛,把年僅六歲的兒子世珩送外延師受業。
每每世珩回家,張氏必詢以所為何事,所讀何書。
每晚織紡伴攻,稍懈,即切責之,以為負先君之遺命。
由於張氏的嚴厲督教,世珩終中康熙丙子(1696年)科進士。
縣、府、道感其行,批示予以表揚。
山西督學道劉梅的旌匾曰“柏舟永矢”,平陽府知府梁繼祖的旌匾曰“操同水筠”,聞喜縣知縣王士美的旌匾曰“彤管芳徽”,聞喜縣儒學教諭田茂、訓導閻文炳的旌匾曰“苦節凌霜”。
正是寧氏子弟的勤勉自強和寧氏長者的嚴格要求,才使的寧氏家族人才輩出,科甲蟬聯,為祖上增添榮耀,替家族聲播萬世。
從寧光野身上就可以看出寧氏是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光野的曾祖錦川為通奉大夫、山東右布政使,祖父為增生、遙授貢士冠帶,父二翰為進士、刑部雲南司主事,祖上三代皆從仕;光野兄希野為文林郎、河南開封府祀縣知縣,弟憲野為進士、內閣撰文中書候補府同知,而光野本人為進士、刑部浙江司員外郎,兄弟三人都為官。
為官就要治學。
光野任汾州府教授時,建立汾州府儒學;憲野任河南遂平縣知縣時,重修河南遂平儒學;其從兄鳳翔為三晉書院文衡。
光野有《文稿》、《義經近編》,憲野有《文稿》、《聯捷真稿》,鳳翔有《緘庵文集》。
正是寧氏子弟的過人才學,才使撫院贊其“風雅淵博,人文蔚起”,監院贊其“才學兼優,西河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