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hitedeer

    越南與日本是沒有可比性的。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早在十九世紀末就開始了工業革命,取得成功一躍成為亞洲經濟最強的國家,也是世界工業水準最強的國家之一。有了這樣的資本,從而催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對外侵略擴張。二戰結束,日本作為戰敗國,被美國軍管,得益於美國的扶持,加上本身的工業基礎,日本的經濟也是快速復甦,而且在工業製造、研發等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強國。

    現階段的越南,即使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日本相比,其工業基礎也比不上那一時期的日本。而且越南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是得益於產業鏈的轉移。從轉移的這些產業鏈的技術含量看,主要還是處於產業鏈比較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越南要想成為經濟強國,依靠這樣的低端產業肯定是不行的。當越南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面臨著與中國一樣的勞動力成本升高的問題,目前轉移到越南的玩具、製衣、電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會因成本上升,再一次進行轉移,越南也將面臨要麼產業升級、要麼產業空心化問題。在這方面越南面臨的競爭對手,比日本經濟騰飛時期要多得多,而且越南自身的技術儲備與日本更本不能相比。所以越南想要跨過產業升級這道坎,估計很難。越南想成為世界強國就很難,不過成為東南亞區域強國還是有可能。

    另外國際環境與外部政治力量對越南這樣的國家影響也會很大。東南亞地區的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早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就走過類似的路徑,有一陣時期它們的經濟也達到中等國家水平。受外部經濟危機、內部政局動盪影響,都未能跨過中等收入這條線,相反有的國家還在退步。

  • 2 # 探為觀指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發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配合,才能實現的。

    談越南之前,先說說日本為什麼能夠發展得起來。

    等二戰打完了,日本和德國都成了戰爭廢墟,北韓戰爭又幫日本回血了。通過美國的戰爭訂單,日本工業又重新復活。通過幾十年的積累,包括美帝的部分先進技術轉移,日本成為了世界牌桌上的頂級經濟與科技玩家。哦對了,這裡有個重要前提:日本有個真美爹,美爹真的會轉移先進技術給日本!美爹需要日本作為看門兒的,看著中俄兩家呢。

    先說內因,目前看來,越南的內因還是比較充分的。一方面,越南官方也學著搞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另一方面,越南人秉持東亞民族認真工作、艱苦奮鬥的優良精神,把經濟發展搞得有聲有色,比其他某些人種像樣多了。

    但是,從外因來說,越南的發展,天花板很低。

    沒有足夠的產業轉移,越南完不成資本積累,就沒有條件往更高技術含量的產業上發展,就沒有可能在科技樹上越爬越高。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很多人都看到一些服裝、箱包企業轉移工廠到越南生產,利用越南人工成本低的優勢。但是,越南生產服裝和箱包,布料、染料、小五金、小配件,全部都是從廣州進口的!

    因此,越南基本上沒有可能成為日本那樣的世界級大國。除非美帝從現在開始傾盡全力去扶持越南。但是這可能嗎?美帝自己都在滿世界招商引資,要復興製造業呢!

  • 3 # 木木麻麻

    大家都知道,二戰結束的標誌是日本在捱了兩顆原子彈後,向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後,日本不但從戰前的世界列強,世界第三海軍強國淪為戰敗國,而且整個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美中國人佔領。

    按照常理來說,日本發動可恥的侵華戰爭,最終是自食其果,不但害死了自己本國幾百萬民眾,而且還搞得自己國家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成為美國的走狗。不可能再有比這個更失敗的失敗了。

    可為什麼二戰結束時,在捱了兩顆原子彈,自己國土上滿是外國士兵的情況下,還有一派日本人認為日本其實沒有失敗,日本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是這些人失心瘋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派日本人非但不是瘋子,而且站在21世紀的角度,所謂“二戰日本勝利論”還真不完全是胡話,醉話,還有那麼一點兒道理。

    這些所謂的“勝利派”的觀點是:從明治維新以來,儘管日本被迫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但是西方文化很功利,不講廉恥,不講仁義禮智信,比日本人信奉的儒家+神道文化差遠了。雖然暫時日本因為實力不濟,屈服於以英國為首的國際秩序之下,但是日本最終使命是帶領全世界有色人種,推翻西方這些白人建立的世界秩序,建立一個新的,以儒家+神道的為標準的國際新秩序。

    因此,日本“戰勝派”認為日本打日清甲午戰爭是這個目的、打日俄戰爭是這個目的、支援孫中山是這個目的、侵華戰爭是因為蔣介石甘願做英美走狗、太平洋戰爭是為了解放全亞洲。

    雖然日本自己捱了兩顆原子彈,但是無論如何,二戰後歐洲人和白種人的霸權和殖民主義在亞洲終結了,亞洲人不再是歐洲人的奴隸,亞洲人民終於獲得解放了。

    雖然日本自己付出了極大犧牲,死了那麼多人,解放全亞洲的目的是達到了。

    對於日本“戰勝派”這種言論,當然是在美化侵略和屠殺,推卸二戰中日本造成了滔天罪孽。但是呢,在東南亞國家,日本這套說法還是挺有市場的。

    很多東南亞學者認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例如,前仰光大學教授B.R.帕爾在《東南亞導論》一書中,稱東南亞“殖民地政權被日本打敗,日本所給予的民族獨立原則的鼓勵,在東南亞人民身上自然有著深刻的影響”。

    甚至不少東南亞政治家也持這種觀點,如印尼原總理納齊爾就曾稱“亞洲的希望是粉碎殖民地體制。大東亞戰爭是日本代表我們亞洲人決然實施的戰爭。”印尼原複員軍人,省長官桑巴斯更進一步感謝二戰時的日本軍人:“印度尼西亞要特別感謝的是,戰爭結束後1000名日本軍人沒有歸國,協同印度尼西亞軍隊共同與荷蘭作戰,為印尼的獨立作出了貢獻。”

    對此,中國學者對東南亞國家這種奇怪的是非觀,有過非常精闢的總結:“東南亞國家在某種程度上還不是像中韓這樣成熟的主權國家。在二戰時,這些國家多為不毛之地,先被西方長期佔領,後又被日本佔領,‘由於日本佔領時間較短,當地人反倒認為日本是解放者。’”

    當然,東南亞國家這種不分是非的短視行為,相信它們最終會自食其果。中國學者已經多次指出“東南亞國家考慮的多是現實利益,不太考慮大是大非的問題。‘見利忘義’一詞,尤其是用在菲律賓這樣的國家身上絲毫不為過。”…(東南亞國家)在大是大非上犯了糊塗。“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縱容日本滑向右傾,對這些國家來說肯定是得不償失。

  • 4 # 楊俊國酒收藏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越南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完全可以。目前需要衝破幾個目標:第一步1年內GDP超越蘇州市,第二3年內GDP超越深圳市,第三5年內超越上海市,8年內超越廣東省……這樣下來,很快就會成為世界強國,又回到越南當年嘴裡的“世界第三強國”

  • 5 # 衝出絕境

    永遠不會!越南整個國家心態和南韓一樣,心地非常狹窄。有沒有優秀的民族品質,這主要是從歷史上就沒有靠自己力量獨立過,所以,有嚴重的自卑感。這樣民族是發展不起來的!

  • 6 # 雲開山夫

    不會!日本自明治維新接受西方工業革命開始興起,在甲午中日戰爭後一共勒索了中國兩億三千萬兩鉅額白銀而成為軍事、經濟科技強國,二戰大量略奪中國資源,中國開放改革後日本搶先佔領了十幾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及先進的核心技術費用,單次上這些是越南已絕無可能再擁有的飛速發展因素。

  • 7 # 貓咪—地球

    成為他國奴隸!收割越南羊毛!

    亞洲國家命運相似相等!

    看看日本,也是同樣下場,在亞洲做了一個極壞的樣本!

  • 8 # 潤物落花聲

    越南如果靠自己成為經濟大國不容易,但現在是有契機的,關鍵看他們能不能把握住,當年日本戰敗,為了控制東南亞,美國大力投資,幾十年就把日本扶持起來,而現在美國要削弱中國經濟和在東南亞勢力擴張,肯定要扶持中國周邊國家,會盡量把中國的投資轉到印度,越南,緬甸,寮國等國,印度是多民族國家,各派紛爭,不好發展,而其他小國也不能成氣候,只有越南人口成份相對單純的多,與中國又有土地紛爭,可以被美國利用,花錢投資培殖他們也說不定,這就是他們成為經濟大國轉機!

  • 9 # 天天遲到的我

    越南永運也趕不上日本和南韓的科技工業,越南只會窮兵黷武,大力購買俄羅斯和美國的舊軍艦和飛機,就連紡造也沒這vl能力,一心想實現軍事大國的美夢,在東南亞橫行霸道,妄想當東南亞的老大,欺負弱國,走美帝國主義的霸凌道路又怎麼會強大起來呢?

  • 10 # 君子蘭的風度

    會的,日本把自己的先輩看的至高無上,頂禮膜拜,儘管是些戰犯罪人,越南也把他們的開國領袖胡志明看的神聖不可侵犯,固定節日都要去拜謁,像日本一樣時刻不忘自己祖宗,這樣的民族有信仰,有凝聚力,會成為世界大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鰱鱅怎麼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