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靜148829556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誦

    “誦”字的原意即大聲背誦。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五歲時,已經能夠背誦五經。有一天,他問老師說:“從來都稱六經,為什麼只讀五種?”老師回答:“《春秋》不足讀也。”這在當時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種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稱作“斷爛朝報”的評語中。可是黃庭堅說:“是何言也。既曰經矣,何得不讀?”據說他於是“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二、錄

    “錄”就是抄書。書籍難得,靠抄書儲存文字,這與記誦類似。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裡,他回憶自己幼年的經歷說:“餘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為什麼說“不敢稍逾約”?當時人有“三痴”的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借書與人曰痴”。意思是借書不還的事太多,所以書不可以輕易借予人。正因為如此,宋濂不敢逾約,否則再借就難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術投入使用前,古書都曾經歷過以記誦文字和抄本形式流傳的階段,記誦或抄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差錯,致使同一典籍的文字在輾轉流傳之中變得差異極大。

    這種情況即使在印刷書籍出現之後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據的底本原有差異,二是刻板印刷過程中又可能出現新的錯誤。所以古人讀書,在誦、錄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對,以便儘可能地保持文字的準確性。

    四、疑

    “疑”是指一種積極追問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許衡,就最喜歡善於“疑”的學生。他的傳記有曰:“諸生或有疑問,則為之喜見顏面。因語之曰:‘書中無疑,能以為有疑;有疑,能使之無疑。學斯有得矣’。”不過,這個意思並非他自己的發明,比他早一點的朱熹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

    五、入味

    所謂“入味”,是我從古人的以下這些話中間概括出來的一個說法:“讀書須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朱熹);“弄書冊而遊息時,書味猶在胸中”(黃庭堅);“睡餘書味在胸中”(陸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說讀書“當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實著體驗……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頤所說:“讀書當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小學高階教師是高階講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