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
人類天生就具備一定的道德感,並在後天的環境中進一步被塑造。作者認為天生的道德感是從進化而來,比如“善待血親”,這樣基因就可以得到延續;另外,合作的特質有進化的優勢;第三方懲罰也是由於群體選擇的策略進化而來。
天生道德感的研究依據有:
1. 能區分好壞:3個月大的嬰兒就更偏愛好人,但是對壞人壞事的感知力比對好人更敏銳(注視壞人的時間短於中立者,主試好人的時間和中立者類似)
2. 有公平感:15個月的幼兒注視不公平分配的時間更長.狩獵-採集的原始社會觀察記錄發現,平均主義是因為每個人都不希望他人將權利凌駕於自己之上。
3. 18個月的幼兒能主動幫助他人,跟熟悉的人分享,3歲時能根據他人的需要有選擇地提供幫助。
4. 道德感一開始是對外的(評價他人),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開始轉向自身(自我評判)。先有反射性的內疚表情,再發展出道德自辯行為。
5. 懲罰本能:8個月的嬰兒喜歡懲罰壞人的人,不喜歡對壞人友好的人;2歲幼兒能打小報告。
6. 道德圈的問題:我們的道德感是有限定的,比如內群體偏好,尤其是種群偏好。年齡、性別和種族是我們遇到陌生人時自動登記的資訊,因為它們是決定是否能夠結盟的好線索。對於依靠這些線索劃入我們道德圈內部的人,我們對他們有更強的道德感;而對於道德圈外部的事物,我們更為漠視。但是道德圈能無限擴大嗎?比如素食主義者可能是因為將道德圈擴大到了動物,但是如果繼續擴大到植物呢?那我們還能吃什麼?如果再擴大到細菌真菌呢?顯而易見,道德圈過大會導致本該享有的道德權利和道德價值的人生活變得糟糕。
人類有直覺和私慾,比如根據刻板印象劃定道德圈,對道德圈內的事物更能剋制自己的私慾。人類需要用自己的智慧來梳理資訊,克服天性裡面醜陋的一面。
人類是由古猿人演變而來的。35億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生命體原和細胞,其中一群原核細胞釋放了氧氣,直到約4.5億年前的寒武紀,隨著大氣和水環境的變化,原始海洋之中出現了大量新物種。而後生命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直至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由兩棲類到鳥類再進化到哺乳類,跨越了數億年。後來出現了獨立行走的個體。
道德的起源:
人類天生就具備一定的道德感,並在後天的環境中進一步被塑造。作者認為天生的道德感是從進化而來,比如“善待血親”,這樣基因就可以得到延續;另外,合作的特質有進化的優勢;第三方懲罰也是由於群體選擇的策略進化而來。
天生道德感的研究依據有:
1. 能區分好壞:3個月大的嬰兒就更偏愛好人,但是對壞人壞事的感知力比對好人更敏銳(注視壞人的時間短於中立者,主試好人的時間和中立者類似)
2. 有公平感:15個月的幼兒注視不公平分配的時間更長.狩獵-採集的原始社會觀察記錄發現,平均主義是因為每個人都不希望他人將權利凌駕於自己之上。
3. 18個月的幼兒能主動幫助他人,跟熟悉的人分享,3歲時能根據他人的需要有選擇地提供幫助。
4. 道德感一開始是對外的(評價他人),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開始轉向自身(自我評判)。先有反射性的內疚表情,再發展出道德自辯行為。
5. 懲罰本能:8個月的嬰兒喜歡懲罰壞人的人,不喜歡對壞人友好的人;2歲幼兒能打小報告。
6. 道德圈的問題:我們的道德感是有限定的,比如內群體偏好,尤其是種群偏好。年齡、性別和種族是我們遇到陌生人時自動登記的資訊,因為它們是決定是否能夠結盟的好線索。對於依靠這些線索劃入我們道德圈內部的人,我們對他們有更強的道德感;而對於道德圈外部的事物,我們更為漠視。但是道德圈能無限擴大嗎?比如素食主義者可能是因為將道德圈擴大到了動物,但是如果繼續擴大到植物呢?那我們還能吃什麼?如果再擴大到細菌真菌呢?顯而易見,道德圈過大會導致本該享有的道德權利和道德價值的人生活變得糟糕。
人類有直覺和私慾,比如根據刻板印象劃定道德圈,對道德圈內的事物更能剋制自己的私慾。人類需要用自己的智慧來梳理資訊,克服天性裡面醜陋的一面。
人類是由古猿人演變而來的。35億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生命體原和細胞,其中一群原核細胞釋放了氧氣,直到約4.5億年前的寒武紀,隨著大氣和水環境的變化,原始海洋之中出現了大量新物種。而後生命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直至生命從海洋登上陸地,由兩棲類到鳥類再進化到哺乳類,跨越了數億年。後來出現了獨立行走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