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紫禁王者丿794

    漢末霸業中,武將的忠誠度武將本身的野心、君主的惡名、相性、義理相關。相性可以理解為君主和武將之間的關係,關係越不好,忠誠度掉得越多越快;武將本身野心高,也會掉忠誠度,另外就是君主的惡名,那麼君主如果有惡名的話,基本上所有的武將都有可能掉忠誠度,如果武將本身的義理高,會掉的更多更快。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相性這個概念,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否合得來,如果你和你的武將,相性不和,那麼忠誠度也很難升上去,反而會掉,因為本身就是不和嘛。忠誠度決定武將被其他勢力挖走的機率、自動下野的可能性。忠誠度≥89的武將被其他勢力角色登庸時的成功率顯示為無。隨著忠誠度的降低,武將依據與登庸武將的相性逐漸增加成功率;忠誠度低於一定值後(約70),武將有機率自動下野。

  • 2 # 老龔166916589

    關羽藝髙氣傲,對下屬並不體貼,人生多感情,一旦感情缺失,心冷氣短,所以幾位關鍵性人物:二把手治中潘浚,國舅糜芳,公安太守浦士仁等關件人物倒戈投降,接著下面的部屬偏牙將上行下效,東吳基本上沒有動刀槍,如入無人之境,而順利得荊州,荊州兵馬只要堅守一二日,關羽回救還來得及,將帥不和取敗之道,將愛兵,兵則死戰,將虐兵,兵則反戈。

  • 3 # 逗趣夢夢

    糜芳犯得是“乏軍興”之罪,換個其他人搞不好當場就咔嚓了,最起碼按倒捶一頓關起來。

    可糜芳是秩兩千石的一郡太守,又是國舅之尊,二爺最多就是把他打一頓然後塞車裡送回成都讓他妹夫自己看著辦。

    結果二爺只是指著鼻子罵了兩句,糜芳的官照當不誤,這是訓斥嗎?這是在保護他啊!幾句髒話說完,砍頭的罪過揭過去了,罷官免職都躲掉了,順便給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二爺如果得勝而歸,這點事還叫個事?哈哈一下罰酒三杯也就過去了。

    搞不好還能記個功。 二爺的小本本上從來只記載他欠別人的,提醒自己記得還,什麼時候見過二爺拿著小本本到處找人討債的?他有仇當場就報了,記仇這種事兒,那麼傲氣的人幹不出來。 結果這糜芳直接投了。。。

    合著殺頭的罪過,領導說你兩句都不應該了,那應該咋樣?掛個大紅花遊街慶祝一下?

    二爺說話衝,虞翻說話就好聽嗎?

  • 4 # 墨硯餘生

    這哪裡是關羽的錯!三軍出征,糧草先行。除了後勤,重申丶強調軍紀恐怕是第一位的了!即使現代條件下也慨莫能外!誰都如此。即如美、西的"自由丶民主、個性"在這時也要讓位!否則仗還怎麼打?您說說?"拿不下陣地、提頭來見"!"臨陣脫逃丶格殺勿論"!"耽誤時間、軍法處置"!"貪生怕死、殺勿赦"!"軍紀渙散丶拿你是問"!哪裡不對?應該怎樣?"要乖"?"要聽話"?"求您了"?"請您一定"?"拜託了"?"麻煩了"?"請幫忙"?"臣妾做不到"?!!?唉!您這是"大觀園"裡寶哥兒和林黛玉!可惜啊!統帥的不可能是"吟風弄月"的秀才?將士們也不是"對月傷懷"的雅士?錯就在糜芳之輩!耳根子太軟,用現在話說"立場不堅定"要說關雲長有錯?那也是"識人不端"丶"託人不靠"。座山雕說話:"早就(該)一刀宰了他"!"狹路相逢勇者勝"!挺進中原時,中野統帥劉伯承老帥的這句名言眾所皆知?這勝利的基礎丶保證是什麼?劉老帥還有一句名言丶即如那堅苦卓絕丶大敵圍逼的險境?一一“慈不掌兵"!

  • 5 # 灑脫的星星探索

    看了很多關於關羽敗走麥城原因分析的文章,各人的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比較為大眾所認可的說法。

    然而本人認為各位看官都被三國的故事情節給帶偏了,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如果從關羽敗走麥城的故事情節來看,怎麼看關羽都不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或者說連一個有智商的正常人都不是。因為在這一個時期,關羽所有的操作都是錯的,關羽一個一個的做法都是在自掘墳墓,自取滅亡。這是為什麼?

    原因就是關羽已經決定以身殉國了!獨自發動了襄陽戰役。

    關羽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一個人,那就是劉備。就是為了劉備的江山千秋萬代,以身殉國。所以歷代皇帝都歌頌關羽義薄雲天,尊關羽為關帝。

    各位看官再看一次關羽敗走麥城的過程,就什麼都容易理解了,比如關羽看不起東吳的兵將,因為荊州不是東吳打下來的,而是關羽送給他們的。比如關羽決心赴死,怎麼會投降孫權呢?再比如關羽愛兵如子,幾萬軍隊怎麼會一鬨而散呢?是關羽不願意讓他們給自己陪葬,遣散軍隊回家。再比如諸葛亮叫劉備殺了劉封,都是在為了劉備的江山千秋萬代。關羽已經知道劉備和諸葛亮的心思了。

    不想再多寫了,看官可去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字裡行間看出一些東西。

  • 6 # 博興歷史

    呂奉先殞命後,關羽堪稱三國武將中的扛把子。出征前不安撫後方官員是因為:

    一,關羽是將才而非帥才,雖熟讀《春秋》和《孫子兵法》,卻對影響戰爭勝利的諸多因素不考慮。

    前期追隨劉備時,敗仗連連;震撫一方,卻不屑與東吳的聯盟;行軍打仗卻苛待後勤官員,皆是明證。

    二,急功近利,被大捷衝昏了頭腦。關羽水淹樊城,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許昌。可以說,關羽到達了武將的巔峰。被勝利的喜悅衝昏了頭腦下,關羽欲一鼓作氣乘勝快速進軍,驟然提高軍隊後勤要求。

    三,性格決定命運,識人無方。關羽自視甚大,除了桃園結義的兄弟外,多少有點看不上三國中的其他人物。東吳呂蒙的吹捧和示弱,就讓他關羽覺得有他在,呂蒙和東吳君臣不敢打荊州的主意;在自己的威懾下,糜家兄弟即使是國戚也得完全按照自己說的做。結果全看錯了人,失利不說,還葬送了性命。

  • 7 # 洛水愚夫

    人狂沒好事,狗狂挨磚頭。古人誠不欺我也,這句話在關羽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羽作為蜀主劉備的二弟,並且作為五虎上將的頭牌,一身武藝,又身長八尺,面如紅棗,可以說關羽集眾多恩寵於一身,所以,更加助長了關羽的傲氣。

    關羽的傲氣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就表現出來了,他雖然因為熟讀《春秋》,臉上不怒形於色,不像張飛那樣表現得明確,其實,在內心是很瞧不起諸葛亮的,不過他的話都讓張飛代言了。

    原文是這樣說的:卻說玄德訪問諸葛孔明,兩次沒有遇,又準備再去訪問。關公說:“兄長兩次親自前往拜謁,其禮數也太過分了。想那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所以才回避而不敢相見。兄長怎麼對他那麼迷惑呢!”玄德說:“不是這樣,以前齊桓公想見東郭野人,五次往返才得以見上一面,何況我想見大賢人呢?”翼德說:“哥哥差了。量他一個村夫,哪裡稱得上什麼大賢呢?這次不須哥哥去了。他如是不肯來,我只用一條麻繩將他綁縛了過來!”其實這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

    關羽好面子,當劉備當上漢中王后,就開始冊封五虎上將,依次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當關羽聽說是這五個人時,說道: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其實,關羽比黃忠小不了幾歲。之所以這樣說,就是不服氣。

    樊城之戰前面,也就是孫權開始決定對荊州用兵之前。當孫權派人去和關羽談當兒女親家的時候,遭到關羽的直接拒絕,並說道“虎女豈能嫁犬子。”這就有點罵人了,就是因為關羽的傲慢拒絕,才讓孫權決定攻打荊州會贏的,然後才有後面的一系列針對關羽的計劃,把關羽逼至麥城。

    關羽的重“名聲”最終也導致了自己的殞命。東吳正是抓住了他這一人性弱點,由呂蒙寫信大肆恭維,後陸遜白衣過江;一番吹捧之後,關羽飄飄然放鬆了警惕,調走了荊州大部分人馬來攻曹操。這才使東吳有機可乘,先奇襲荊州,又將其逼入死地;雲長之死雖可悲可嘆,但依照《三國演義》其實屬於咎由自取。說來說起,關羽和諸葛亮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孔明也深知其意;但為了蜀漢政權的穩定,無論何種情況下,諸葛亮對待關羽的態度仍舊是吹捧為主,這才能呼叫得動。

    所以,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當身居高位時,如果對待屬下太苛刻,就可能發生不測,這也給歷代官員一個警示。

  • 8 # 瘋言MAX

    一個是劉備恩若兄弟的主帥;一個是劉備的金主外加小舅子。劉備進軍川蜀,而把這樣兩個人物留在荊州,自然是希望他們能夠精誠合作

    但最終還是捅下了天大的婁子,這事可能永遠也沒有真相,只能大膽推理了:

    一、糜家和劉備的關係已不如從前親密

    糜竺、糜芳是徐州的土著豪強。諸如劉備當年遇到的蘇雙、張世平一般,那個時代的有錢人,有透過資助某些勢力來達到參與政治的傳統。

    在呂布偷襲下邳,劉備最落魄的時候,糜家伸出援手,站隊劉備勢力。並將其妹糜夫人嫁給劉備,雙方達成利益同盟。

    這筆投資最終收到了巨大的回報,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糜竺被任命為安漢將軍,地位甚至排在諸葛亮之上;糜芳也成為南郡太守,陪著關羽鎮守荊州。

    按照《三國演義》裡的說法,糜夫人是在長坂坡投井自盡,具體真相如何,如今已不可考。概因為《三國志》中並無糜夫人相關傳記,其生平也只是散見於其他人傳記的隻言片語。

    發生失傳的情況,只能說明糜夫人在蜀漢政權的重要程度不高。無非是以下幾種原因:

    1、糜夫人死亡過早,導致本身無太多事蹟可供記載;

    2、因為糜夫人的個人原因,導致其被劉備冷落,失去了在歷史上露面的機會;

    3、為了打壓糜家兄弟,劉備刻意淡化糜夫人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導致糜家與劉備的親密度降低。糜竺身居高位,並不能說明他的親密度有多高;就拿勸進表來說吧,馬超還排第一呢,難道能說他和劉備的關係,比關、張還要好嗎?

    糜竺只是當了個毫無軍權的安漢將軍,更別說糜芳只是區區南郡太守了。

    二、進位漢中王勢力重新洗牌

    古代的臣僚有個習慣,一旦他們覺得時機恰當,就會對主上瘋狂勸進。只有主上更進一步,他們這些做下屬的,才有更多的機會受到封賞。

    所以,主上的每次“進步”,對其勢力內部勢力來說,都是一次瘋狂的大洗牌。有人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輸得一無所有。

    糜家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進行投靠,那手裡拿的可是劉備集團的“原始股”啊,按理說,該有一筆天大的分紅。

    進軍益州之後,劉備集團的股東是越來越多了。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利益,劉備都需要顧及。

    這幾輪的瘋狂融資,已經把糜家的股份稀釋得差不多了。所以糜竺在人生地不熟的蜀中,當個沒軍權的將軍;糜芳在國家前線當個隨時被人訓斥的太守。

    這是劉備集團改革的陣痛,毫無疑問糜家兄弟成了其中的犧牲品。

    三、關羽倉促出征導致矛盾激化

    曹操攻打漢中,準備了8個多月;司馬昭伐蜀,準備了一年有餘。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戰爭前期的排程是要花大量時間、精力進行準備的。

    建安24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後,5月進位漢中王,關羽獲得假節鉞的特權。同年7月便發動襄樊之戰。

    從取得征伐許可權到出兵,最多也就兩個月的時間。也由不得關羽不急,漢中之戰後,曹操在北方的威望跌到了谷底,如果不能抓住這個天賜良機展開攻勢的話,那真是千古憾事了。

    兩個月的時間,要做好出兵的準備,其中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尤其是對於荊州官員來說,由於錯過了漢中盛宴,再加上相距遙遠。所以這些人,在劉備進位過程中,所能獲得的實惠是少之又少的,糜芳也是這其中的一員,心裡的牴觸情緒自然是有的。

    關羽生性高傲,再加上緊張的準備週期,能給這幫消極怠工的傢伙有好臉色,那才是怪事了。沒有完成軍資準備的糜芳、傅士仁便撞到了槍口上。

    關羽只是威脅,回來要找他們算賬。我懷疑,要不是實在騰不出手來,二爺真有可能直接把這兩個傢伙,拉過來給祭旗了。

    關羽這邊的死亡威脅,再加上後來呂蒙的兵臨城下,這傢伙直接叛變投敵,就沒什麼好驚訝的了。

    寫在最後:

    不是二爺不懂安撫後方官員的道理,而是這個戰機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劉備集團都是鑽空子的高手,無論是徐州、荊州、還是益州,哪個不是火中取栗給撈出來的?碰上這個有可能讓曹操吃大虧的機會,關二爺沒理由會錯過。

    安撫後方官員,這件事關羽既沒有時間做,也沒有能力做。後方官員的情緒不穩,主要是來自劉備進位後,帶來的權力洗牌。

    權力的洗牌,導致了眾多的消極怠工,以及不配合情況的發生。襄樊之戰的失敗,也完全敗在了團體的配合上面。

    按照戰略構想,關羽攻克襄樊,得到上庸的配合之後,直接擁有威脅許都的能力,黃河以南的地盤,簡直唾手可得。即使攻略失敗,只要守住襄陽,也足夠曹操寢食難安的了。

    但實際上呢,上庸劉封孟達的不配合、荊州後方官員的消極怠工、東吳盟友的背刺,全都讓關羽給趕上了,最終落得敗走麥城的結局。

    導致這一切的原因,自然跟關二爺的性格有關,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更深層的原因,來自益州方面:

    劉備稱王有點太過著急了,漢中之戰結束,就急著稱王。那麼論功行賞的話,益州人員,各個是功勳彪炳,荊州留守人員,則都是默默無聞。

    連關二爺都想去益州,找馬超PK呢,其它人心裡的委屈,就可想而知了。

    打了一輩子仗的關二爺,自然也清楚自己面臨的內部環境,需要時間來安撫,但還是不願意錯過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吧。

    關羽死於敬業,所以能得萬世香火;糜芳降於心中的不忿,所以活著都被人奚落。

    人生在世,所做的每個選擇都關乎著自己未來的路,慎重、慎重~

  • 9 # 歷史笑春風

    在關羽敗亡的原因中,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是一個關鍵因素。正是他們的投降,使得荊州最重要的兩座軍事重鎮江陵和公安落入敵手。關羽因此失去了後方,也喪失了部下的家眷,使得大軍離散。在史書上說糜芳、傅士仁是因為遭到關羽的斥責而投降的。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一、糜芳、傅士仁投降的經過。

    糜芳和傅士仁都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尤其是糜芳還是劉備的外戚。當年劉備在徐州陷入危難的時候,糜竺、糜芳兄弟將妹妹嫁給劉備,還陪送了大批財產,讓劉備得以東山再起。隨後糜氏兄弟拋棄了一切,跟隨在劉備身邊,為他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在入川之後,自然在荊州也留下了他最信任的部下。荊州最重要的兩座城池是江陵和公安,這兩座城池經過劉備和關羽的苦心經營,成為荊州的重要軍事據點。只要守住了這兩座城池,荊州就穩如泰山。因此,劉備派傅士仁守衛公安,糜芳守衛江陵。

    可是出乎劉備意料之外的是,在荊州之戰中,正是這兩座固若金湯的城池發生了意外。當時關羽率領主力攻打襄樊,在取得了水淹七軍的勝利後,與曹軍陷入了相持。東吳君臣認為武力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便對荊州發動了偷襲。

    呂蒙派部下白衣渡江,一舉突破了荊州的江防,來到公安城下,鎮守公安的傅士仁被迫投降了東吳。隨後他跟隨吳軍前往江陵,江陵的守將糜芳也隨後投降。由於他們兩人的投降,使得關羽失去後方。最終關羽在撤軍途中,大軍離散,他自己也在逃往蜀中的途中被東吳的伏兵擒獲,隨即被殺。

    二、糜芳、傅士仁投降的原因。

    我們看《三國志關羽傳》的記載,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他們不滿關羽平日裡輕視自己,二是在為關羽的前線軍隊提供供應的時候沒有做到位,引起了關羽的不滿。關羽說要在將來回師的時候對他們治罪,引起了二人的恐懼。因此,在孫權偷偷拉攏他們的時候,兩人選擇了投降孫權。

    我們看這兩個原因,從關羽的性格來看,是能夠站得住腳的。因為關羽這個人十分狂傲,而且他的性格被公認是“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關羽既然傲慢地對待士大夫,自然對傅士仁和糜芳不會有什麼好臉色了。

    至於關羽說要回軍之後對糜芳、傅士仁進行治罪,也是可信的。關羽這個人由於性格傲慢,說話時不計較後果。在孫權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的時候,關羽不但當場拒絕,還當著使者的面撕毀書信,破口大罵說什麼“吾虎女安嫁犬子”。關羽連東吳的君主孫權都如此謾罵,更不要說對糜芳、傅士仁這兩位自己的部下了。

    如果說糜芳、傅士仁作為劉備的親信老部下,還能夠有所倚靠的話,當時的一個情況加深了他們的恐懼。那就是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將假節鉞的權力封給了關羽。這使得關羽擁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而關羽也讓毫不猶豫地行使了這個權力。

    關羽沒有得到劉備的允許,就自顧自地發動了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獲得巨大的勝利後,關羽威望達到了頂峰。如果關羽對糜芳和傅士仁行使假節鉞的權力,他們不但不敢反抗,還會凶多吉少。在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的情況下,無怪乎兩人會另尋出路了。

    三、糜芳、傅士仁投降的真相。

    不過,如果僅僅是因為上述的兩個原因,就會讓糜芳和傅士仁這兩位長期跟隨劉備的部下投降,似乎理由還不充分。因為糜芳和傅士仁對劉備的事業貢獻很大,在經歷長坂坡之戰那麼危急的時刻都對劉備不離不棄。沒有理由在劉備的事業已經取得了輝煌成果,自己也隨著劉備的事業得到重用,卻背棄了劉備。

    即便是關羽對兩人不滿,甚至說出威脅他們的話,可是要是真的處罰他們,也要得到劉備的許可才行。劉備是不可能眼看著關羽對他們趕盡殺絕,而關羽作為鎮守一方的諸侯,也不可能獨斷專行到斬殺重臣的地步。所以說,糜芳、傅士仁兩人不會有性命之憂,關羽的威脅也不會是他們投降的主要原因。

    那麼導致糜芳、傅士仁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在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荊州已經敗局已定,這兩人在生死考驗的面前,沒有必死的信念。再加上不甘心為輕視自己的關羽而死,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們選擇了投降孫權。

    荊州必敗的原因,是它根本無力再為戰爭堅持下去,襄樊之戰耗盡了荊州所有的戰爭潛力,已經讓荊州處於崩潰的邊緣。從關羽出兵襄樊時起,到東吳襲擊荊州時,戰爭已經連續進行了長達近半年的時間。雖然期間關羽取得了水淹七軍的勝利,可是這個勝利更加重了荊州的負擔。

    因為當時關羽率領了三萬多軍隊在前線作戰,水淹七軍的勝利,有讓荊州背上了三萬曹軍俘虜的負擔。為這些人員提供後勤供應,已經超出了荊州的能力範圍。為了完成任務,荊州軍隊居然去搶奪東吳的大米,給東吳襲擊荊州提供了藉口。

    關羽對糜芳和傅士仁的斥責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可是保證前線的後勤供應,是糜芳和傅士仁無法完成的任務。他們用盡一切辦法,也無力迴天。在這種情況下,東吳的襲擊,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這個時候起,糜芳和傅士仁已經知道荊州已經陷入了滅頂之災。

    就算是糜芳和傅士仁堅守公安和江陵,等到關羽率軍返回,也無法挽回荊州的命運。因為襄樊之戰已經掏空了荊州的物資儲備,關羽率領的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能多苟延殘喘數日而已。糜芳和傅士仁心中對此十分清楚,因此他們才選擇了投降東吳。至於說關羽斥責他們,只不過是他們投降的一個因素,並不是主要的原因。

    結語:

    糜芳和傅士仁在荊州之戰中投降東吳,獻出了荊州的軍事重鎮江陵和公安,使得關羽遭到了敗亡的命運。在歷史上記載這兩人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對關羽輕視自己不滿,並且遭到關羽的威脅,害怕將來遭到懲罰。

    但是,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兩人投降東吳的原因,是他們已經無法承擔為前線保證後勤供應的任務。由於襄樊之戰的持續,掏空了荊州的物資儲備,關羽還不願意回師,讓糜芳和傅士仁陷入了絕境。如果關羽因為後勤供應不足而撤軍,糜芳和傅士仁必然會遭受嚴厲的懲罰。

    在荊州之戰時,糜芳和傅士仁清楚知道荊州的末日已經到來。即便他們付出犧牲,關羽能夠及時趕回荊州,也會因為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遭到必然的失敗。經過多方面的權衡,糜芳和傅士仁最終選擇了投降東吳。關羽斥責糜芳、傅士仁是促使他們投降的一個因素,但不是他們投降的主要原因。

  • 10 # 身如柳絮隨風擺

    還要怎麼安撫?關羽出征還要一個個去送禮拍馬屁嗎?別人不叛變就你糜芳傅士仁叛變?首先自己無能就別去怪人家看輕自己,關羽手下也不只糜芳傅士仁兩個,怎麼沒聽馬良 王甫 趙累 廖化等說關羽輕視過他們?有功當賞有過當罰!賞罰不分是乃軍中大忌,這是作為一名基本的將領的操守準則!自己如果沒過?領導吃飽撐的要治你罪?這顯然不是糜芳傅士仁能推脫罪責的理由,自己犯了錯,不想著將功贖罪?卻推說是領導輕視自己?故自己有權犯錯,領導還要順著自己安撫自己?張遼 李典不睦,合肥只有數千守軍,然而面對孫權十萬軍來襲,也沒聽說張遼或李典有叛逃之心,然而兩人卻能摒棄前嫌共同對敵,八百破十萬!當年周瑜攻打曹仁能守住南郡一年之久,糜芳 傅士仁還是分守南郡 公安,比起當年的南郡曹仁還有利,曹仁孤軍都能守一年,難道糜芳傅士仁的南郡 公安連一個月或半個月都守不住?自己犯錯在先,畏懼責罰,而後貪生怕死獻城投敵,卻把罪責推給“領導輕視自己”這種理由,這顯然不是一個身為合格的武將該乾的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平板v6和m6高能版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