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徘徊於此岸彼岸間的靈魂

      ——《河的第三條岸》賞析

      唐金龍 安素英

      巴西作家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以其代表作《廣闊的腹地條條小路》和短篇小說集《薩加拉納》名世, 他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對小說文體、主題和語言等方面進行了革新。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廣東卷現代文(文學類文字)閱讀所選的《河的第三條岸》便是其作品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小說以孩子的視角, 透過清晰而單純的敘述, 漸次展開了一幅圖畫, 無論是“遠觀”還是“表玩”, 都滿蘊著悠長的意味。

      “盡職、本分、坦白”的父親, 與常人相異之處僅在於他“更沉默寡言一些”。然而, 正是這位看似平庸的父親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毅然決然地離家, 走進了一種漂流的生活狀態。直到終老, 他再未離開過那條“用含羞草特製”的船。

      “父親”義無反顧地選擇與河流終生相伴的原因似乎是難以捉摸的。但長期以來“河的第三條岸”這一充滿理想光環卻又遙不可及的意象, 令很多人心腦神往。那是人的心靈在家庭、社會甚至人生中無所依憑時的一種精神支撐, 具體在本文中便是“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母親是一個我們在文學作品中司空見慣了的形象。她善良勤勞, 渴望幸福生活但又因循守舊。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 不支援,知道父親的行動後, 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 就呆在外面, 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 她覺得羞辱, 但在物質方面她卻“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

      而“我”每天放置在河邊的食物, 是父親這種“漂流狀態”得以維持的原因之一。“我”是父親精神的理解者和支持者, “我”還是父親理想的繼承者, 所以孤獨的父親需要“我”。“父親, 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我”甚至下定決心“無論何時, 我會踏上你的船, 頂上你的位置”。“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似乎全力支援, 但對於“父親”的行為, “我”的內心又不甚理解。當父親接受“我”的提議後, 我渾身戰慄,害怕極了, 甚至“發瘋似的逃掉”, 把父親看作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而自己則被冰冷的極度恐懼感徹底庵沒。

      神秘的土地, 如火的驕陽, 綿延的雨季, 緩緩流淌的河流,希望還是絕望, 靈魂因困惑而萎靡。父親無論怎樣漂浮都走不出生他養他更有著他生命延續的此岸, 但父親終歸還是開始了漂泊, 在那種令人窒息的絕望中, 攜著靈魂的失落與精神的孤獨碑鐲上路。

      現實中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此岸, 但真正能夠將精神凌駕於肉體之上的又有幾人?

      作者似乎在講述一個關於靈魂的寓言, 過去或者未來。作為一種精神絕對自由的至境的彼岸, 毫無疑問是虛幻的。人們都在上下求索, 但很多時候結果又都同父親一樣——我們到達不了那個美輪美奐的彼岸。於是, 命運便在“孤獨——漂泊——孤獨”的輪迴中延續。

      但幸運的是, 無論如何, 我們都在選擇“漂泊”, 哪怕最後我們還是在“盡職、本分、坦白”中終老, 可我們畢竟有過了對“河的第三條岸”的嚮往和追尋。因為不管到達與否, “又寬又深, 一眼望不到對岸”的生命河流都需要我們穿越,不管是乘風破浪還是長眠水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kh1cn5hd發動機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