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貴龍魄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多年。其中,舉人和進士是其中兩項重要的功名,卻有很大的區別。在數千年封建科舉制度中,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功名是無數讀書人的終極夢想。科舉制度是指朝廷允許普通士人和官員都可以自願向官府報名,經過分科考試,依照成績從中選取人才和授給官職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1.鄉試屬於地方公務員招錄,考中即為舉人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和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2.殿試屬於國家公務員招錄中的複試,考中即為進士


    進士的初試為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Quattroporte,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護。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3.只有舉人才有資格考進士,考不中進士的舉人雖不受重用,卻並不悲慘


    從以上舉人和進士的考取方式可以看出,只有各地舉人考中之後才有機會參加會試和殿試,最終被錄取為進士。但實際上,舉人已經算是功名的一種,可以擇優做官,但這種官員基本上都是地方性的小官和事務性官員,比如小縣的縣令以及學管等。


    縱觀科舉制度成熟之後的舉人,從地方性小官升遷到中央成為大官的很少,所以舉人的地位在官場中很低下,且經常被進士出身的官員所鄙視。在官員考核中,舉人中的最優等還不如進士中的最低等。最後演變為在日常的施政中,舉人以功為過,進士卻以過為功。由此可見進士和舉人在官場之中的個人際遇十分不同。


    到了明清時期,朝廷中樞重臣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更加大了進士和舉人的區別,所以舉人都是千方百計地參加會試,以博取最高的功名。


    舉人與進士比起來雖然頗受委屈,但在封建社會中,已經屬於統治階級的一員,得中舉人即被稱為“老爺”,即使不做官也是當地縉紳名流,重大事項都可以發表意見,見官不下跪,且有座位。可以說,在封建官場之中,如果舉人沒有特別遠大的志向,在當地發展也是順風順水,畢竟官僚體系中,有功名的還是少數。


    概而言之,舉人和進士的區別有三:


    其一,考試級別不同,舉人為鄉試優勝者,在省城舉行,為地方性考試,進士為殿試優勝者,在京城舉行,為全國性考試;


    其二,主考官不同,舉人主考官為京官,下派到各省主持考試,進士主考官名義上是皇帝,故稱為天子門生;


    其三,前途待遇不同,舉人中舉即可出仕做官,但無出身,只能作為低階官員和事務性官員,進士可做官可編撰,為朝廷中流砥

  • 2 # 醜的太帥

    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

    明清科舉分為三甲。頭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稱“傳臚”(起初,三甲頭名亦稱傳臚,後僅限於二甲頭名),中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所以,舉人和同進士的區別: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

    明清科舉分為三甲。頭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稱“傳臚”(起初,三甲頭名亦稱傳臚,後僅限於二甲頭名),中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之窗幾點進入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