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13713759011956

    三更,古代時間名詞。

    古代一晝夜分十二時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屬於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連同首尾共五個節點,稱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為一更,亥初二刻作為二更,子時整作為三更,醜正二刻為四更,寅正四刻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則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臺北時間23:00~第二天1:00。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子夜變歌一》:“三更開門去,始知子夜變。” 唐崔顥《七夕詞》詩:“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時秋七月中旬,見田中早稻已熟,吩咐軍士假扮作商人模樣,將車埋伏各村裡,三更時分,一齊用力將禾頭割下,五鼓取齊。” 指三更更鼓。郭沫若《高漸離》第四幕:“ 懷貞夫人 倚門而立者有間,室外有打三更之聲。”

  • 2 # 糊塗先生aoe

    “三更”大致對應於地支時法的臺北時間是子時23∶00—1∶00,古人把從黃昏到第二天拂曉這一時間段分為五更,所以三更在子時。

  • 3 # 使用者4061055692680

    三更指當天的23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

    古代的子時是臺北時間23點到凌晨1點,

    三更是子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表格中填的數字為什麼會自動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