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方家妹妹

    歐洲王室現存歷史非常悠久,其中屬英國王室最為著名。在王室中,公主頭銜通常指的是君主的女兒或者是君主的孫女,也就是有血緣關係的女孩。

    一般嫁給王子的王室女性,並不會自動成為公主,除非她本身就是出生在另一個王室,比如現在的西班牙王太后,她曾經就是希臘的長公主。根據英國王室的貴族規則,戴安娜王妃在1981年與查爾斯王子大婚之後,她獲得了“威爾士王妃”的頭銜,所以她在英國王室中的身份是王妃殿下。凱特·米德爾頓是威廉王子的妻子,現在的“凱特王妃”只是大家對她的尊稱,她官方的皇室身份是劍橋公爵夫人·凱瑟琳殿下。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戴安娜王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平民王妃”,在全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尤其在她不幸車禍去世之後,戴安娜的形象又一次被拔高,成為了無數人心中近乎完美的一個人。

    編輯搜圖

    (戴安娜舊照)

    那麼,戴安娜為什麼會這麼受人愛戴呢?她究竟做過哪些事呢?

    戴安娜是英國第八代斯塞賓伯爵的女兒。斯塞賓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最早是做羊毛生意起家的。15世紀,斯塞賓家族透過向國王查理一世獻禮,成功獲得了爵位。在經過幾個世紀的經營之後,斯塞賓家族逐漸走進了英國權力圈的中心。英國近代歷史上不少實權人物,都和斯塞賓家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由於出生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戴安娜從小就擁有優越的教育條件。但值得一說的是,戴安娜一直對文化課程不感興趣,甚至連高中補考都無法透過。

    不過,對於一名公主而言,只要能夠完美地繼承高貴優雅的貴族氣質,長大後再嫁給一位王子,就已經是為家族作出巨大貢獻了。

    1977年,16歲的戴安娜認識了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在經過幾年的相處後,查爾斯向戴安娜求婚,兩人於1981年正式宣佈結婚。婚後頭幾年,王子夫婦出雙入對,是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侶。

    但實際上,查爾斯和戴安娜的結合,更像是懷有目的的政治婚姻。

    因為早在1970年,22歲的查爾斯就在一次馬球比賽中,偶然認識了一名叫做卡米拉的女孩,並迅速墜入了愛河。不過由於身份的差距和王室的壓力,查爾斯並沒有能和卡米拉修成正果。

    1973年,卡米拉嫁給了一位追求她多年的軍官安德魯·保爾斯,併為他生了孩子。但查爾斯卻始終對卡米拉念念不忘。哪怕卡米拉已經結婚生子,查爾斯仍和她保持著相當親密的關係。

    編輯搜圖

    (查爾斯和戴安娜)

    在和戴安娜結婚後,查爾斯和卡米拉的聯絡有增無減,這令戴安娜非常苦惱。

    實際上,無論是美貌、高貴、氣質,貴族出身的戴安娜都是完全碾壓卡米拉。但由於戴安娜文化水平太低,劍橋畢業的查爾斯王子幾乎和她沒有任何共同語言。

    反過來,儘管卡米拉沒有戴安娜高貴,但她超高的情商,卻能夠療愈查爾斯心中的一切創傷。查爾斯的確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自他1952年被確立擁有王位繼承權,成為英國王位的繼承人以來,查爾斯已經當了二三十年的王儲。在女王身體一直健康的情況下,查爾斯無法登基的尷尬記錄,顯然還會延續。而每當他心煩意亂的時候,只有卡米拉能讓他沉靜下來。戴安娜卻根本做不到。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王子夫婦的婚姻生活其實相當不愉快。由於在婚姻生活中非常不幸福,戴安娜只能將自己的愛灑向整個世界。

    在世界範圍內的各種公益活動中,人們常常會看到戴安娜的身影。為了幫助世界各地的窮苦人民,戴安娜曾多次親身探訪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窮苦地區。她不顧自己的身份,總是在第一線對窮苦百姓提供幫助。

    為了呼籲人們支援反地雷運動,戴安娜不顧危險,多次親赴安哥拉、波黑等戰亂地區,並親自踏進地雷區視察。

    編輯搜圖

    (救助傷殘兒童的戴安娜)

    她多次探視當地因觸雷而導致傷殘的平民,並且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將一幕幕慘烈的景象展現給了全世界。在戴安娜的努力下,“國際反地雷運動”迅速發展壯大。越來越多不幸的人們開始得到全世界的幫助。

    而在艾滋病仍被人們視為高傳染性疾病的年代,戴安娜甚至親自探訪了艾滋病人的病房,並給了患者一個大大的擁抱。戴安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對艾滋病病人的偏見。

    戴安娜與很多作秀搞慈善的名人不同,她總是不停地在全世界奔波,不畏懼髒亂和危險,以實際行動悄悄地改變著這個世界。

    因為她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戴安娜的名聲享譽世界,世界人民也親切地稱呼她為“平民王妃”。

    不過,雖然戴安娜名滿天下,但卻始終無法得到一份真誠的愛。1996年,查爾斯和戴安娜正式離婚。而在第二年,戴安娜就在一場交通意外中不幸去世。

    在戴安娜去世之後,插足王子夫婦感情的卡米拉一時間遭到了無盡的口誅筆伐,人們紛紛為戴安娜感到惋惜和不平。再加上戴安娜生前的形象是那麼的美好,人們一時間更是難以接受。

    最終,在媒體的刻意渲染下,戴安娜的形象開始被無限拔高,成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物,永遠被人們所緬懷。但不得不說,戴安娜的確配得上這一切讚美。

    (參考資料:《戴安娜傳》等)

  • 3 # GET資訊

    首先,英國皇室的影響力(並不是好的方面)早已不侷限英國本土,在戴安娜成為王妃的時代就已經成為歐美地區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了,戴安娜享有的一切名聲和讚譽都是基於她王妃這個身份,所以在看待戴安娜受愛戴這個問題時不要去做橫向比較其它領域的傑出女性,看她作為一個王妃和前人的不同就會好理解的多。

    然後我們再來逐一分析戴安娜受愛戴的原因。

    1.皇室自帶的關注度

    正如一開始提到的,英國皇室是全世界的談資,在戴安娜出現之前就陷入過各種各樣的流言和緋聞風波,無孔不入的小報記者使得女王、親王乃至王子、公主的一舉一動,都赤裸裸地暴露給大眾,特別是當時的王儲查爾斯王子因為幾段緋聞戀情,而引發的幾次公關危機導致英國皇室大失人心,同樣,因為查爾斯的舉動,也使得英國王室陷入了民眾的質疑危機。

    2.反常的故事

    戴安娜和查爾斯的戀情就像灰姑娘的童話,誰不愛聽,查爾斯這個愛闖禍的花花公子,與戴安娜巨大的身份差距,以及小報記者鋪天蓋地對查爾斯瘋狂追求她的報道,人們在並不看好查爾斯的這場婚姻的同時,也對這樣的愛情故事多少有著一分期待。

    3.親切的王妃

    在戴安娜之前,英國王室留給英華人的一直是刻板、莊重的形象。但是戴安娜把所有的開朗、活潑和歡笑帶入了冰冷的宮殿,她很喜歡逃離家庭生活去和白宮的廚子們聊天,聊些關於喜劇的話題。對於平時的僕人,戴安娜也會告訴他們叫我戴安娜,別叫我王妃戴安娜,為英國王室增添了活力和歡笑,同時也將最真實的王室形象帶給了英國大眾。

    4.百變的形象

    戴安娜在當時是不折不扣的時尚女王,在選擇著裝顏色上,戴安娜並不保守。婉如一個調色盤,草綠色、珠光粉、湖藍色...這些別人平時不敢嘗試的顏色在她身上都很合理,成為了許多經典穿搭的活體教科書。

    5.公益

    與如今的英國王室不同的是,當年的王妃應該專注於皇室內務,而不是公眾事務,戴安娜跟伊麗莎白女王說自己想去參與艾滋病的活動時,女王的回答明顯是不滿意的,她直接就說了,“你就不能做些恰當的事情嗎?”

    在女王看來,身為王妃的戴安娜是不應該拋下皇室事務去做那些事的,更何況在那個年代,人們對艾滋病這種死亡疾病還不瞭解,與現在人對艾滋病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

    當年她熱衷於做慈善相信真的是無人能及,雖然這引起了英國皇室們對她的嚴重不滿,但仍未停下戴安娜的“腳步”,她一生至少參與了150項慈善活動。

    6.殘缺的美

    完美的結局往往只能被銘記一時,而悲劇卻能成為永恆的經典。

    人無完人,婚變給戴安娜的人設補充了真實感戴安娜前後擁有7位情人倒也頗有傳奇色彩,即便是出軌也被解讀成身處皇室的悲哀,到此時大家的注意力早就不在皇室身上了,而是專注這個獨特的王妃,而她最終和情人死於車禍,英年早逝,對於她傳奇一生的而言,更是一個讓人永遠銘記的原因。

  • 4 # 艾大洋寫意

    戴安娜王妃被稱為英國“平民王妃”。是英國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母親為人低調,非常有親和力,然而天妒英才卻遺憾因故早逝。結婚之前的職業是一名護士,一生對政治和官場的名利之事不感興趣,熱心公益和慈善。

  • 5 # 木橋讀書看劇

    戴安娜的愛情八卦不說了,大家都知道,說說“戴安娜效應。”

    儘管去世多年,但“戴安娜效應”在英國依然存在,可以說已經成為當今現代英國君主制的指導原則。

    或許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但事實就是,她確實深深影響了當今英國君主制。

    生前影響

    在戴安娜出現之前,英國王室和民眾之間是很有距離的,自帶“天生神秘感”

    《經濟學人》前主編白芝浩就曾經表示:“神秘是英王室的生命,他們不應該暴露在日光下。”比如女王從不接受任何採訪,在未來也不打算破例。

    所以,那時的王室對普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可是二戰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曾經的大英帝國經濟低迷,王室在國民心中的威望也不斷降低,很多人甚至質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王室迫切需要改變,只是那時,誰也沒想好該怎麼變。就在這時,戴安娜出現了,她的行為幾乎顛覆了人們對王室的傳統印象。

    和從前高高在上的王室成員不同,戴安娜喜歡和普通人接觸,真誠地走進公眾的生活中。她將王子們送進普通學校,積極參與各種慈善工作。她利用自己的影響來提高人們對從麻風病、家庭暴力、心理健康等多種問題的關注。

    1987年,戴安娜和一名艾滋病患者握手。1989年,戴安娜在美國哈萊姆醫院中心自發地擁抱一名患有艾滋病的7歲兒童,這在當時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那時的人們對於艾滋病的認識不多,對艾滋病患者充滿了恐懼和厭惡,《紐約時報》將戴安娜描述為“一股新鮮空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戴安娜不再只是一個王室符號,而是成為了英國民眾心目中的一位好友,甚至是親人。CNN 系列節目中提到, “人們對她產生了一種親情,就像對自己摯愛的朋友、母親、姐姐一樣。”

    戴安娜不僅讓英國王室在美國揚名,更以一己之力重振了英國君主制。

    死後影響

    1997年,一場意外讓戴妃在巴黎香消玉殞。

    當時,伊麗莎白女王不在倫敦,並且拒絕回去親自悼念,同時拒絕為這個前兒媳舉行國葬。查爾斯自己跑去法國迎回了前妻的棺槨。

    其實站在女王的立場上考慮,她的做法或許也沒有太大問題。畢竟離婚就不是王室成員了,還讓王室丟了那麼大的臉。《時代》週刊也做過相關分析,“認為英國王室特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他們看問題獨特的視角。皇族成長的環境令他們難於與大眾接觸。”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自傳中也提到這一段,他說:“王室的迴應完全符合原著,但沒有考慮到人們對這本書不屑一顧的事實。”

    大量民眾認為王室麻木不仁,女王冷漠無情。英國迅速掀起一場民權浪潮,質疑君主制存在合理性的激辯隨處可見。當時的民調顯示,只有48%的英華人認為皇室還有存在的必要。

    伊麗莎白女王絕對沒有想到,戴安娜的去世以及王室對此事表現出來的冷漠,居然讓延續千年的君主制遭遇到二戰後最大的危機。

    後來,還是在時任首相布萊爾的斡旋下,女王才答應在戴安娜下葬前發表悼念詞,並且降半旗,不過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

    好在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伊麗莎白是個聰明人,她很快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1997 年 9 月,女王發表了悼念講話,稱讚戴安娜“非凡而有天賦”。

    而在葬禮當天,葬禮隊伍經過白金漢宮時,女王現身向她的前兒媳鞠躬。 在此之前,女王從來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女王向任何人鞠躬——從來沒有”,歷史學家簡·雷德利。)

    一位與王室關係密切的觀察人士說:“在那一刻,很明顯女王意識到了戴安娜對君主制的影響有多大。她知道,如果她想重新獲得臣民的好感,就必須從戴安娜一事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她以前從未做過的情感層面上與人們建立聯絡。”

    戴安娜去世的這些年裡,英國王室一直致力於修復王室形象,試圖重建威望。可以說戴安娜生前重振了英國君主制,死後也永遠改變了這個古老的制度。所以,不管人們出於私人情感還是客觀現實喜歡她,都是有理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信小管家怎麼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