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風吹來145

    因為朝代末年統治階級腐敗,導致社會矛盾尖銳。

  • 2 # 使用者2356558946572

    朝代前期一般都經歷農民起義,生產關係得到調整,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教訓,與民休息。而末期統治腐敗,社會問題積重難返,矛盾尖銳。

  • 3 # 我們yche503

    明朝後期天災人禍不斷,從而導致社會矛盾急劇迸發,腐朽沒落的明朝統治者進退失據,奄奄一息。最終李自成僅用了2天的時間便攻破了北京,崇禎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那麼拋開天災不說,我們看一下明朝後期的社會矛盾究竟有多嚴重。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明朝朝臣中為數不多的明白人,兵科都給事中曾應遴上疏崇禎帝,疏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臣聞有國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今天下不安甚矣,察其故原於不均

  • 4 # 於明陽1

    元朝社會矛盾尖銳,是因為當時的統治黑暗,使人民生活在動盪的社會局面,農民和地主的矛盾不斷惡化,元朝中期,稅收直接增加了十數倍,到了元末,竟然漲到了五十倍。

    直接的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本身農民就生活在如此複雜的社會下,還要瘋狂的收稅,而且還有土地兼收吞併,貴族佔無人耕種任由它變成荒地。就讓國家的糧食產量還有經濟跟不上,人們生活困難,元朝後期統治黑暗,局勢動盪不安,而這些往往就是一個國家從盛到衰的一個標誌。

    而當時國家沒有收入就從農民身上索取,使人民生活更加艱難,而且他們還侵佔遊民牧地,藉此收回了許多土地,又直接的導致了民族不團結和內部矛盾不斷,於是總總的矛盾堆積是最後爆發的導火索,元朝的後期,勞動人民的身份更加低微,勞動得不到重視,地主官僚橫行霸道,造成尖銳的社會矛盾。

  • 5 # 使用者516350576834

    無法遏制的文官集團導致中央權力失衡,誘發了政治、經濟等其他問題。

    財政困難,賦稅來源由天啟朝時期的商人為主,轉為了農民為主,沉重的賦稅壓垮了農民的肩膀。

    土地兼併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失地農民,失地軍戶成為明末起義軍的主要來源。

    軍人尾大不掉,募兵制的軍隊和家丁制的軍隊開始不受朝廷約束,逐漸轉化為地方軍閥。

  • 6 # 綠綺333

    明朝後期以後就不重農抑商了,江南一帶的工農業產品瓷器、絲綢、茶葉大量出口海外,以至於當時世界上大量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沿海一些如鄭芝龍等從事海運的富商已經富可敵國,其私人艦隊配合官軍多次打敗當時的海上強國荷蘭的艦隊!

    至於明亡,主要原因還是中國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轉化期,皇權與官僚許可權沒有很好平衡,導致皇權衰落、官僚腐敗並存。

  • 7 # 過去將來

    就中國的歷史來說,每一個朝代末期,社會矛盾尖銳,最主要的原因是分配的過於懸殊造成的。

    每當朝代初期,從上到下勵精圖治,人口相對較少,土地相對較多,土地矛盾不是很突出。隨著朝代發展,人口逐漸增多,而土地相對集中於高官等大地主手中,並加緊對底層百姓的盤剝導致政府財政出現問題。這是王朝末期社會矛盾尖銳的最主要原因。

  • 8 # 不凡雪梨4o

    中國封建王朝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民的負擔問題,如果農民有土地,賦稅不足以壓垮他,他們只要能生存,只會安分守己,做個良民,順民。但如果失去了土地,做了佃戶,又遇天災,或戰亂,天災人禍,苛捐雜稅,農民實在活不下去了,就會因為某個細小的導火索,引爆農民反抗的烈火!

    聰明一點的人會成為農民領袖,會給農民許諾什麼“均田免賦”,或是“永享太平”等等!星星之火就會演變為燎原之勢!結果是要麼起義的領袖被封建王朝招安,封官許願,要麼整個被血腥鎮壓,即使是一鼓作氣推翻了舊的王朝結局還是一樣,又一個王朝開始了,農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受苦受難。

    所以說,中國古代農民起義沒有一個是真正成功的,都是改朝換代的工具而已

  • 9 # 使用者9801566135348

    是當時的統治者沒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社會矛盾轉移,導致了社會矛盾集中爆發,體現在以下兩點。

    1、黨爭延續,而黨爭的惡果就是,參與黨爭的人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根本不顧自己的政敵提出的策略是否於國有利、於民有益。

    2、財政困難,賦稅來源由商人為主,轉為了農民為主,沉重的賦稅壓垮了農民的肩膀。

  • 10 # 石頭魚20830401

    每到王朝末期,政權與人性,以及國家和民眾的關係也越緊張,它們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不可調和,社會矛盾尖銳。

    1、專制制度違反人性。

    老子認為人有追求自由和迴歸自然的天性和動力,而皇權專制制卻一定要剝奪民眾的一切自由和權利,民眾想要追求富足、智慧、勇敢和尊嚴,而專制制度卻要讓民眾貧窮、愚昧、懦弱和奴性十足,於是皇權與人性發生了劇烈衝突,陳勝和李自成們便要向皇帝索要失去的自由。

    2、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莊子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權力的爭奪,他認為只要人類將自身劃為三六九等,那麼皇帝的地位就會至高無上,奴隸自然會賤如婁蟻,於是皇帝之位便成了野心家們爭奪的物件,只要皇帝的名號還在,竊國大盜就會不斷產生。

    從陳勝開始,張角、黃巢、方臘、朱元璋、李自成和洪秀全等人都登基稱帝,李淵,楊堅、王莽和宋太祖等人也是換湯不換藥,他們的目的仍然是奪取最高權力,於是民眾等來的不是解放,而是新一輪的奴役,於是這樣歷史不斷在中華大地上重演。

    3、國家關係紊亂

    專制王朝透過暴力和陰謀獲得政權,而非人民同意,同時,它又用暴力維護和行使權力,因此,它始終無法建立合法性。

    與此同時,專制政權徹底顛覆了國家,政權和民眾的關係,政權成了民眾的主人,國家成了政權的私有財產,民眾成了為政權服務的奴僕,這種本末倒置的關係,必然會導致政權和民眾與國家為敵的現象,它們之間永遠也不可能和睦相處。

  • 11 # 使用者6872181420347

    朝代末年的社會矛盾尖銳是確定的,每個朝代都如此。朝代末年也就是統治者昏庸的時代,也是最腐敗的時侯,社會矛盾最大的時候,這個時候統治者只求享樂而不好好治理國家,那個時候人民之間貧富差距巨大,所以社會矛盾尖銳,情況如此了。

  • 12 # 使用者2384132280820

    朝代末年的社會矛盾尖銳。是封建迷信腐敗制度導至的。是封建社會少數資產階級統制勞苦大眾,欺壓百姓,魚肉人民,貪汙腐敗,積怨成疾的結果。

    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是透過揭竿起義,打著維護人民利益的旗號推翻前朝得來的,新王朝的建立之初,都順意與百姓,發展生產力,穩定社會為主。

    隨後便是王親分割,貪髒妄法,魚肉百姓。慢慢矛盾加劇,尖銳到再有貧民造反,推舊立新。改朝換代。

  • 13 # 70後學渣

    明末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皇權與舊官僚(士人)舊地主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萌芽與封建主義的矛盾,三是社會底層與統治階級和社會中上層的矛盾,換句話說,如果把明末劃分為皇室,官僚,新資本和平民四個階級,那麼這四個階級都是兩兩相互對立的,也就是說每一個階級都有三個敵人,幾乎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絕望的社會局面,是一個個連環的死結。結果就是李自成造反,皇帝竟然拿不出軍餉,而李自成進京後卻能輕鬆從官僚和商賈身上刮出天量的財富。

    再之後,就是大家知道的,農民(平民)與舊官僚和新資本矛盾進一步加劇,後者最終走出了徹底斷絕明王朝的大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廈大什麼時候開始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