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首先,要熟悉50鏡頭的視野和透視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是取景的藝術。
因為50的視角有限,定焦又無法拉近拉遠,所以你就要勤於走動,“腳動” 去改變取景的範圍。當你離被攝主體2、3m 的時候,你就知道,太近了,那就遠離一點,離個5m 左右拍半身人像。
Leica M-D+50/2 AA,byRyosuke Takeoka
什麼時候是你用50mm用得最好的時候?那一定是你出門只帶了這一支鏡頭的時候。強迫自己習慣50的取景框,久而久之,不用舉起相機,你就知道能拍到什麼。
心中有框,何須取景?
NO.2
學會剋制
50的透視也比較平淡,既沒有廣角的大沖擊力,也沒有長焦的壓縮感,所以出片率不高。
但是你瞧呀,現在什麼都喜歡大,都喜歡多,恨不得包羅永珍,但50偏偏就讓你剋制,一個框就這麼些東西,給你一個有限的範圍,考慮進距離、景深、構圖等一系列因素,強迫你學會取捨,有些場景再美也不屬於50,拍不了的畫面,要能忍痛割捨。
50/2 ,byRyosuke Takeoka
長期練下來,保準拍攝基本功穩穩的。
NO.3
有目的性地進行構圖訓練
這個焦段缺乏衝擊力,所以構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然很容易變成“隨手拍”。
可以有目的性地練習,比如先拍一個事物,嘗試多種構圖方式,比如對角線構圖、黃金分割構圖,不要嫌棄一個場景拍過就不拍了,換個角度也許就有驚喜;
Leica M7 + 50/2 v4,by Silent Scope
再就是留白的不同,讓被攝物充滿畫面拍攝,然後再將留白擴大,將主體比例縮至畫面一半拍攝,最後將主體縮至畫面一半以下拍攝。
Leica M3 + 50/2,by Edoardo Lovato
Leitz Summar 50/2
這樣有目的性地嘗試不同的構圖方式,你很快就能對構圖有自己的理解。
NO.4
不要陷入大光圈不可自拔
大光圈淺景深效果固然迷人,但切勿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說實話,大光圈照片確實好看,但看多了後難免審美疲勞。
Leica 50/1.0的大光圈,by Moaan
50mm 常用於街拍拍攝,試問街拍又有多少人會使用大光圈?建議不要一味沉迷在背景虛化中不能自拔,不妨多思考50鏡頭本身的獨特效果,至於光圈嘛,不如就把鏡頭放到最佳光圈。
Leica IIIc + 50 SUMMAR,by sul tastoNO.5
最後,忘掉套路
說起50,尤其是徠卡的50,你可能第一反應會想起人文紀實,想起佈列松,於是那些大師們的拍攝作品就跳入了你的腦海,你看到一個場景時,會下意識地代入那些經典作品來判斷當前畫面適不適合50拍攝。
NO.1
首先,要熟悉50鏡頭的視野和透視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是取景的藝術。
因為50的視角有限,定焦又無法拉近拉遠,所以你就要勤於走動,“腳動” 去改變取景的範圍。當你離被攝主體2、3m 的時候,你就知道,太近了,那就遠離一點,離個5m 左右拍半身人像。
Leica M-D+50/2 AA,byRyosuke Takeoka
什麼時候是你用50mm用得最好的時候?那一定是你出門只帶了這一支鏡頭的時候。強迫自己習慣50的取景框,久而久之,不用舉起相機,你就知道能拍到什麼。
心中有框,何須取景?
NO.2
學會剋制
50的透視也比較平淡,既沒有廣角的大沖擊力,也沒有長焦的壓縮感,所以出片率不高。
但是你瞧呀,現在什麼都喜歡大,都喜歡多,恨不得包羅永珍,但50偏偏就讓你剋制,一個框就這麼些東西,給你一個有限的範圍,考慮進距離、景深、構圖等一系列因素,強迫你學會取捨,有些場景再美也不屬於50,拍不了的畫面,要能忍痛割捨。
50/2 ,byRyosuke Takeoka
長期練下來,保準拍攝基本功穩穩的。
NO.3
有目的性地進行構圖訓練
這個焦段缺乏衝擊力,所以構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然很容易變成“隨手拍”。
可以有目的性地練習,比如先拍一個事物,嘗試多種構圖方式,比如對角線構圖、黃金分割構圖,不要嫌棄一個場景拍過就不拍了,換個角度也許就有驚喜;
Leica M7 + 50/2 v4,by Silent Scope
再就是留白的不同,讓被攝物充滿畫面拍攝,然後再將留白擴大,將主體比例縮至畫面一半拍攝,最後將主體縮至畫面一半以下拍攝。
Leica M3 + 50/2,by Edoardo Lovato
Leitz Summar 50/2
這樣有目的性地嘗試不同的構圖方式,你很快就能對構圖有自己的理解。
NO.4
不要陷入大光圈不可自拔
大光圈淺景深效果固然迷人,但切勿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說實話,大光圈照片確實好看,但看多了後難免審美疲勞。
Leica 50/1.0的大光圈,by Moaan
50mm 常用於街拍拍攝,試問街拍又有多少人會使用大光圈?建議不要一味沉迷在背景虛化中不能自拔,不妨多思考50鏡頭本身的獨特效果,至於光圈嘛,不如就把鏡頭放到最佳光圈。
Leica IIIc + 50 SUMMAR,by sul tastoNO.5
最後,忘掉套路
說起50,尤其是徠卡的50,你可能第一反應會想起人文紀實,想起佈列松,於是那些大師們的拍攝作品就跳入了你的腦海,你看到一個場景時,會下意識地代入那些經典作品來判斷當前畫面適不適合50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