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要說明朝藩屬國當中誰最忠誠,毫無疑問便是鄰居北韓王朝了,而北韓王朝從建立到獲取明朝承認,中間還是頗為經受了一番挫折的。北韓王朝一直將明朝奉為宗主國,兩國之間關係極為密切,北韓經常入朝朝貢,而大明也經常性的幫助其抵禦外敵。簡單介紹一下北韓王朝建立的過程吧。

    李成桂政變奪權,朱元璋賜予國號“北韓”

    其實在明朝初期,高麗和明朝的關係並不融洽,尤其是在東北領土方面存在爭議,雙方關係一度極為緊張。

    △高麗國王王禑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定鐵嶺衛,行文告知高麗,同時要求高麗歸還佔領的開元路。此事不僅遭到高麗的拒絕,而且高麗國王王禑和權臣崔瑩還密謀進攻遼東。同年四月,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遼東。

    李成東在率兵渡過鴨綠江後,發現行軍困難、糧草不濟,於是想要班師回朝,但遭到拒絕。之後李成桂說服曹敏修,雙方回軍發動兵諫,王禑被逼退位,崔瑩則被流放,李成桂轉而擁戴王禑之子王昌即位。

    △李成桂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王禑又派人暗殺李成桂,但事情敗露,李成桂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愍王之後而不許入朝為藉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並將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隨後又將二人殺死。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殺死重臣鄭夢周之後,廢除了恭讓王。同年七月,李成桂在開京壽昌宮即位。

    △李成桂

    李成桂即位之後,便確定了和明朝友好的國策,先後多次遣使訪明,歷數前朝諸多不是,意圖使明朝承認其正統地位,但朱元璋認為李成桂乃是謀反奪國,因此除了賜予其國號“北韓”外,並不承認其為北南韓王。

    兩次王子之亂,北韓一度陷入混亂

    第一次王子之亂: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在重臣鄭道傳等人的勸說下,立八子李芳碩為世子,這令在李成桂奪國之中功勞卓著的五子李芳遠極為不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李芳遠發動軍事政變,亂刀砍死了異母弟弟,十七歲的世子李芳碩和十八歲的李芳蕃,之後又率兵衝入重臣鄭道傳家中將其殺死。為了避免王子間的互相殘殺,李成桂決定提前退位,將王位傳給了第二子李芳果,是為北韓定宗。

    △李芳果

    第二次王子之亂:李芳果雖然繼位為王,但朝中大權卻被李芳遠所掌握,定宗對其言聽計從。建文二年(1400年),為爭奪王位,李成桂第四子李芳幹又發動政變,矛頭直指掌權者李芳遠,但由於計劃洩露,只得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起兵,之後兵敗被擒,流放兔山巷 。之後不久,李芳遠被立為世子,同年十一月,李芳遠受禪為王,是為北韓太宗。

    △李芳遠

    李芳遠執政時期,終獲明朝承認

    李芳遠繼位之後,同樣需要明朝承認其正統地位,於是遣使訪明,希望得明朝皇帝的冊封。

    建文三年(1401年)六月,明惠帝朱允炆遣通政寺丞章謹、文淵閣待詔端木禮封李芳遠為北南韓王。

    △明惠宗朱允炆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在得知朱棣已經成為明朝新的皇帝后,李芳遠立即派遣使臣前往明朝朝貢。同年四月,李芳遠再次派遣臣子李貴齡入貢。

    自此之後,明朝與北韓關係開始變淡極為密切,且一直維持到明朝滅亡。由於北韓與明朝一直比較親近,不僅經常入朝朝貢,且對明朝的各種要求都是儘量滿足,而明朝也多次在北韓需要幫助的時候派兵予以支援。

  • 2 # 踏雪吟春

    毫無疑問,必是北韓。作為明朝的重要藩屬國,北韓以“小中華”自居,處處都模範學習明朝,是漢化最為深入的一個藩屬國。在明朝行將滅亡之際北韓王國不離不棄對大明帝國依然事奉恭謹。

    北韓王朝是北韓半島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開國君主李成桂於1392年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北韓之國名乃明太祖朱元璋親賜,“東夷之號,惟北韓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明朝賜北韓君主親王袞服、大印,北韓王世子必須要由明朝譴使冊封。北韓王國偏安一隅,地少民疲,其從建國一開始就對明朝實行事大主義的國策,雙方的朝貢關係牢不可破。

    以“小中華”自居的北韓王國更是處處都在學習效仿明朝,李成桂建國不久就開始抑佛崇儒,確定了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理念,北韓模仿明朝的內閣議政制度(左相、右相對應明朝的首輔、次輔),以六曹(明朝的六部)分掌國事。北韓世宗發明北韓文字“諺文”(也叫訓明正音)之後,漢字並沒有被擯棄,上流階層及讀書人依然都在使用漢字。在明朝的眾多藩屬國中北韓王國是漢化最深的一個國家。

    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年至1597年),日本的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兩次分別派兵14萬入侵北韓,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八道盡陷,宣祖大王退守江華島,多次譴使入明求援。萬曆皇帝乃下詔命總兵李如松、將軍麻貴等帶兵4萬(後增加至7萬人)入朝抗倭,中朝聯軍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萬曆二十六將倭寇趕出北韓半島,八道光復,正祖回師漢城,涕零上表,感謝明朝的再造之恩。

    明朝晚期東北的女真人開始崛起,並不斷蟬食明朝的遼東國土,明朝與北韓的陸路交通被隔絕。天啟七年(1627年)和崇禎九年(1636年)後金先後兩次入侵北韓,史稱丁卯胡亂和丙子胡亂。特別是丙子胡亂清太宗黃太極更是親率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短短的一個北韓八道即盡數淪陷,仁祖大王被困在南漢山城,北韓被迫向清朝乘臣納貢,改奉清朝為宗主國,棄崇禎年號改用天聰年號,北韓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

    北韓雖表面臣服於清朝,然北韓君臣上下對清朝的野蠻人行徑依然極度反感。在北韓史書《北韓王朝實錄》裡經常可以看到“胡虜”、“韃子”等對清朝的各種蔑稱。北韓從骨子裡依然是心向明朝,對清朝的無奈臣服實際上不過是做做表面文章。

    明朝滅亡後,曾經長期在清朝作為質子的北韓孝宗大王李淏曾在國中秘密操練軍士,怎麼起傾國之兵十萬,聯絡南方的鄭成功南北起事驅逐胡虜恢復漢統,後無奈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放棄。北韓王國內部一直棄清朝年號,始終心念明朝的各種好,因此始終都在使用崇禎年號,甚至在北韓典籍中出現了“崇禎二百三十四年”這樣的時長年號。明朝開國276年,北韓王國可謂是不離不棄一直追隨到底,即便最後不得不臣服於清朝,也不過是“陽奉陰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x的平方加y的三次方等於1則y的導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