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海之冰t

    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了可能會有一點點自卑,而且這種人自尊心特別強,有一點點的說話不太順耳他們認為有可能是在說自己!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

  • 2 # 書影鎏光

    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如果要回到這個問題,那首先要說清楚,什麼是“愛”。

    愛是理解,愛是包容,愛是關心、感動,還有付出。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愛是一種情緒,從嬰幼兒開始,人就有了這種情緒體驗。

    當嬰幼兒哭鬧的時候,被家人溫柔安撫,他們能感受到安全。

    當嬰孩發現了自己的“手”,並把玩具扔來扔去,來表達自己對掌控感的快樂時,如果家人能微笑著陪他玩,他就會感覺到“成功”的喜悅。

    但是如果家人嫌煩,大吼孩子不要亂扔東西,那麼小嬰孩就可能被嚇壞,變得畏懼和不安。

    相比大聲吼對孩子,徹底的冷漠對孩子傷害更大。

    從小無人理睬的孩子,就像長在荒涼的沙漠上,根本沒見過原野裡的綠草和鮮花是什麼樣,他們怎麼能描繪出一座花園呢?

    一個人,如果小時候成長在缺愛的環境裡,那他們長大後,很難感覺到愛,也很難表達出愛。

    因為“愛”需要一個最基礎的心理素質——同理心,就是對別人的情緒,感同身受的能力。

    一個人,如果他的情緒從來沒被人理解和重視過,慢慢的,他可能連什麼叫“疼”都不知道了。

    看到別人傷心,他可能毫無知覺。因為他自己傷心的感覺已經太遙遠了,遙遠到已經想不起那是什麼滋味,怎麼會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呢?

    別人開心,他也莫名其妙。

    從小缺愛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塑膠袋裡,對人類正常的情感會有一種隔離敢。

    他們不是不想愛,很可能是不會愛。

    但這種情況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善。

    如果缺愛的孩子,在成年後的生活中,能碰到真正關心他們、包容他們的人,尤其是親密戀人,而他們也能認識到自己的狀態並努力改變,那麼,他們“愛”的能力也會慢慢恢復。

    只是,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也需要愛人耐心的陪伴。

  • 3 # 做人要談定

    小時候缺愛的話,心裡是很自卑的,他就特別渴望有愛,也會特別的愛別人,因為他從小缺愛就能體會到缺愛的滋味,所以他會特別愛別人的。

  • 4 # 六六14090

    關於這個問題我只想講個真實的故事。是我孃家大院裡的鄰居,我叫他都叔叔。都叔從小母親就去世了,撇下了他和弟弟妹妹三個小孩子,最小的弟弟才幾個月大。都叔的父親把三個不懂事的孩子,留給年邁的父母自己下了關東。一去不返沒了音信。那是三四十年代的時候,他家在山區。山嶺薄地的一對老人帶著三個小孩子,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都叔領著弟弟要飯,受盡了欺凌,都叔說他經常餓得連路都走不動。是村裡的大爺叔叔嬸子大娘,看他們可憐不斷的接濟他們。這個一口那個一頓的,很幸運都叔沒被餓死,他長大了十八歲時參加了華人民解放軍。他乾的很好沒幾年就提了幹,後來他專業了回老家當了公社的武裝部長,再後來幹到了縣裡的領導。就是這個小時候連頓飽飯都沒吃過的都叔卻是一個充滿大愛的人。體恤下屬,熱愛百姓。跟他一起工作過的人沒有不誇他的。他們村甚至周邊的村,他都在不違反政策的情況下幫了很多很多。我家和他只是鄰居而已,沒有太多交往,我們也沒求他辦過什麼事,我母親在世時和他家阿姨很合得來,經常在一起啦家常,僅此而已。可都叔對人的熱情,對鄉里鄉親的無私幫助我們是有目共睹。他去世時已退休十幾年了,可悼念他的人卻是人山人海。

  • 5 # 韞心理

    如果小時候缺愛,長大後就會很容易不接納自己。或者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或者拼命努力想要優秀到完美,以為這樣就能得到關注和關愛。

    如果對自己總是有很多懷疑和排斥,建議去讀黛比的《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且認真做書裡的練習。實踐遠比懂道理重要,難的是實踐,但是我們必須透過實踐去調整自己因為缺愛而形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接受自己的怨恨,怨恨是因為我們想要父母的愛,他們是我們此生最親的人,想要他們的愛,這沒什麼不對。

    注意警惕自己的愧疚感,有些很好很善良的孩子會因為自己對父母的怨恨和不乖產生強烈的愧疚感,這愧疚感會傷到你自己。

    找個可靠的人,把自己的愧疚感表達出來;或者一個人寫下來,不要憋在心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道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