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錄杜甫(712-770)詩1451首,僅次於白居易(2848),多過李白(996)。不過寫月亮的詩並不是很多(據本文筆者統計,大約四十餘首)。而且,杜甫的月亮,似乎沒有李白的月亮那般有名(如“床前明月光”等),似乎也沒有張九齡的月亮那般有名(如“海上生明月”),甚至沒有他的後輩蘇軾的月亮那般有名(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事實上,僅就“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的“月是故鄉明”,便可以與李、張、蘇的月亮打擂臺的。當然,文無第一,文壇雖有盟主(之前之後這都是不言而喻具不說在口裡不寫在官樣文字的事實),但沒有擂臺的。或者換過角度來談這一話題:沒有人敢說他的月亮比別人的月亮更像月亮,也沒有人敢說他的月亮就比別人的月亮多一隻耳朵。而且重要的是,詩,就它的本質來講,在於它的異質、在於它的個性。
杜甫的月亮,就是杜甫的月亮。
月亮,作為思鄉、懷人的共識標牌,從《詩經》起,便開始了它的廣告效應。《詩經/陳風/月出》裡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和《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裡的“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等詩句,就是這種月亮的最早廣告。杜詩裡的“夜深坐南軒,明月照我膝”、“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泥留虎鬥跡,月掛客愁人”等到。繼續並廣大了這效應。但是,杜詩裡的月亮卻這種月亮:“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風飄呂律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等。這樣的月亮,顯現出詩人寬厚而慈憫的胸懷。也就是說,希望月亮的光照,在黑暗的夜裡,給天穹下的人們,所有的人們,更多一些光亮和溫暖。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蘇軾的“千里共嬋娟”,正是“萬里共清輝”的衍生和擴大。當然,這也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衍生與轉義。
這還不是杜詩的月亮。杜詩的月亮是這樣的: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杜詩的月亮,沒有李白張九齡蘇軾那般的達觀,杜詩裡的月亮是有缺陷的。也就是說,由於月中的桂樹太繁榮太茂密(典出《山海經/海內經》之“吳剛伐桂”),因此其樹蔭遮擋了月亮的光亮。也就是說,月亮的光亮並沒有全部地灑向處於黑夜的人們。於是,詩人有些憤世嫉俗地呼喊,把月亮裡的桂樹全部砍掉,讓被桂樹遮擋了的月光重新煥發。一絲一線地全部給予處在黑夜裡的人們。詩人的這種悲憫、這樣寬厚、這樣仁慈的胸懷,因為這句關於月亮的詩得以充分表現。這便讓我們想起詩人的“三吏三別”,特別想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人文情懷。“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的憤世與理想,是《春江花月夜》(張若虛)的月亮不具備的,甚至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等不具備的。杜甫這兩句詩,是從黑夜來認知月亮的光亮,這樣,光亮才顯得更為重要和珍貴。杜甫的這兩句詩,是從人性複雜來認知月亮的光亮,這樣,惟有光亮才有可能洞悉人性黑暗的一面。杜甫的這兩句詩,是從社會的坎坷程序來認知月亮的光亮,這樣,也許才有可能讓社會程序不至於總在一種迴環往返中踟躕前行。
《全唐詩》錄杜甫(712-770)詩1451首,僅次於白居易(2848),多過李白(996)。不過寫月亮的詩並不是很多(據本文筆者統計,大約四十餘首)。而且,杜甫的月亮,似乎沒有李白的月亮那般有名(如“床前明月光”等),似乎也沒有張九齡的月亮那般有名(如“海上生明月”),甚至沒有他的後輩蘇軾的月亮那般有名(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事實上,僅就“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的“月是故鄉明”,便可以與李、張、蘇的月亮打擂臺的。當然,文無第一,文壇雖有盟主(之前之後這都是不言而喻具不說在口裡不寫在官樣文字的事實),但沒有擂臺的。或者換過角度來談這一話題:沒有人敢說他的月亮比別人的月亮更像月亮,也沒有人敢說他的月亮就比別人的月亮多一隻耳朵。而且重要的是,詩,就它的本質來講,在於它的異質、在於它的個性。
杜甫的月亮,就是杜甫的月亮。
月亮,作為思鄉、懷人的共識標牌,從《詩經》起,便開始了它的廣告效應。《詩經/陳風/月出》裡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和《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裡的“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等詩句,就是這種月亮的最早廣告。杜詩裡的“夜深坐南軒,明月照我膝”、“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泥留虎鬥跡,月掛客愁人”等到。繼續並廣大了這效應。但是,杜詩裡的月亮卻這種月亮:“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風飄呂律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等。這樣的月亮,顯現出詩人寬厚而慈憫的胸懷。也就是說,希望月亮的光照,在黑暗的夜裡,給天穹下的人們,所有的人們,更多一些光亮和溫暖。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蘇軾的“千里共嬋娟”,正是“萬里共清輝”的衍生和擴大。當然,這也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衍生與轉義。
這還不是杜詩的月亮。杜詩的月亮是這樣的: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杜詩的月亮,沒有李白張九齡蘇軾那般的達觀,杜詩裡的月亮是有缺陷的。也就是說,由於月中的桂樹太繁榮太茂密(典出《山海經/海內經》之“吳剛伐桂”),因此其樹蔭遮擋了月亮的光亮。也就是說,月亮的光亮並沒有全部地灑向處於黑夜的人們。於是,詩人有些憤世嫉俗地呼喊,把月亮裡的桂樹全部砍掉,讓被桂樹遮擋了的月光重新煥發。一絲一線地全部給予處在黑夜裡的人們。詩人的這種悲憫、這樣寬厚、這樣仁慈的胸懷,因為這句關於月亮的詩得以充分表現。這便讓我們想起詩人的“三吏三別”,特別想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人文情懷。“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的憤世與理想,是《春江花月夜》(張若虛)的月亮不具備的,甚至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等不具備的。杜甫這兩句詩,是從黑夜來認知月亮的光亮,這樣,光亮才顯得更為重要和珍貴。杜甫的這兩句詩,是從人性複雜來認知月亮的光亮,這樣,惟有光亮才有可能洞悉人性黑暗的一面。杜甫的這兩句詩,是從社會的坎坷程序來認知月亮的光亮,這樣,也許才有可能讓社會程序不至於總在一種迴環往返中踟躕前行。